残疾人运动员事迹6篇
事迹材料可以引导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为了激励自己我们要及时总结自己的事迹,无忧文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残疾人运动员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残疾人运动员事迹篇1
xxx,男,汉族,初中文化,现年55岁,xx县柑子镇桅子村5组建档立卡贫困户。
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
幼年时的xxx得了一场重病,然而几十年前的桅子村交通不便,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的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致右脚残疾,从此劳动力也基本丧失。
1988年,父亲离开了人世,留下母亲一人独力抚养带大兄弟四人。等到三个兄弟结婚独立生活后,因不愿打扰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负担,xxx和母亲相依为命。他决定在自家山周围摘野菜、采药材,用贩卖来的钱贴补家用。从那以后,xxx无论天晴下雨,每天都是一瘸一瘸的'上山,然而大多时候因地势陡峭、雨天湿滑等原因无功而返。得来的钱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但xxx也从未放弃过!
精准扶贫点燃致富梦想
20xx年对于xxx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他被镇村评定为桅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为自己规划了一条脱贫致富路。他先是申请到了c级危房改造的项目,对年久破败老房子和泥泞的院坝进行整改,彻底改善了母子二人的居住环境,xxx平日里在院子里种些花草树木,有空就到村图书室翻阅一些种植书籍学习,慢慢的积累了点苗木花卉栽种培育的经验,他决定向村上申请小额贷款,弄一个花卉培育地,他争取到了两万元小额扶贫信贷,并邀请县乡两级农技专员为自己规划花卉苗木培育项目,20xx年初种植花卉苗木200余株,他通过向县农业局技术专家学习苗木栽培技术和购买了许多花卉苗木培养专业书籍自学研究,很快他就掌握了营养钵调配、插苗、等专业技艺。
20xx年8月xxx成功注册了xx县丰景苗木培养场,扩大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中药材种植。20xx年底他们家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自己成功脱贫了,事业也有了初步规模,能不能帮助村民一起致富呢”,他积极动员周边农户一起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30余户村民共种植黄精100余亩,20xx年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400余元。其中有6个村民在吕建平的培育场务工,每人每月可收入1000余元,xxx还参加了电商培训,在淘宝网开辟网上营销渠道,拓展花卉和中药材(黄精)销售市场,花卉和中药材通过线下销售到重庆、达县、广安等周边地区。xxx说,他一定会坚持将花卉苗木和中药材(黄精)种植事业做下去,还要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奔康。
家庭和睦,微笑奔康
xxx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邻里眼中的“模范家庭”。他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构建和谐村庄。通过努力,他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是村民们眼中的“人生赢家”。
20xx年底,四川省作协创作办主任马平来桅子村写生,xxx及其事迹激发了马平的创作灵感,以xxx为引子创作了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中篇小说《高腔》。20xx年小说《高腔》被改编为同名话剧。20xx年在成都首演,xxx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首演式,并与作者、导演、演员合影留念。
残疾人运动员事迹篇2
xx县“麟龙”挂面掌门人xxx,自小身患先天性髋关节脱臼(俗称“跛足”),历经43载春夏秋冬,一瘸一拐,跛脚而行,身残志坚,自力更生,敢想敢干,百折不挠,不仅自己创业实现理想抱负,并且带动众多残疾人士脱贫致富,成为xx残疾人励志自强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
年少持家,身残志坚勇担当
1988年,xxx家遭不幸,父母相继生病住院,家中负债累累,举步维艰。为了帮助家庭减轻负担,年仅13岁的xxx忍痛放弃学业,随亲戚到广东打工。因身体残疾,四处碰壁,几经波折才在亲戚的帮助下进了一家毛纺厂当“缝盘”学徒。
返乡创业,自强不息展抱负
十年艰辛,十年付出。1997年,为了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xxx揣着在外打工挣得的3万多元积蓄,从广东回到xx老家。
在亲戚帮助下,xxx盘下县城繁华地段的一家干鲜店,初次经商,缺乏经验,不善经营,当年就亏损2万多元,门面租金都难以支付。但这并没有让她意志消沉,而是更加坚定了她干就干好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改进销售模式等方法,生意开始步入正轨,同时逐渐向经营广安特色农产品转型。
时至20xx年,xx特色农产品在市场长期供不应求,xxx代理的手工挂面、手工空心面常常“断货”,xxx决定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手工面加工厂。同年9月,她拿出多年经商的`全部积蓄,租赁400余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注册“麟龙”手工面认证商标,当年生产“麟龙”牌手工面20余吨,实现产值30余万元。20xx年又投资100余万元,新建1000余平方米的工厂大楼,全新升级生产设备。
20xx年8月,xxx被四川省残联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20xx年3月被xx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xx县残疾人自强模范。同时,因诚信经营,xxx被县个协吸纳为会员,先后担任组长、理事等职务,被广安市个协评为优秀理事。
心怀感恩,致富不忘馈桑梓
在“麟龙”手工面厂成立之初,她积极与县残联、县就业局对接,主动联系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并通过中介市场、张贴招聘广告、工友介绍工友等方式,广泛吸纳残疾人入厂就业。
每逢“全国助残日”期间,她都积极配合县残联工作,自发组织企业残疾人宣传队,每年都能募集资金近2万元,为县委县政府和县残联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出了表率。
10年来,她先后帮助1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目前企业尚有常年务工残疾人23名,年均务工收入达3.5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全力投身公益事业,20xx年5月,她出资在九龙镇补巴桥村建造一座公路桥,解决了乡邻出行难题,并长期联系资助3名残疾学生。如今,xxx已经成为xx县残疾人创业的一面旗帜,她的故事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守护梦想、砥砺前行。
残疾人运动员事迹篇3
xxx,男,1970年2月出生,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经理。在不到一岁的时候,一场疾病夺走了他健康的肢体,右腿从此失去行走能力。但他身残志坚,20xx年创办服装企业,现年产值已达5700多万元。他扶贫助残,创办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实行订单式培训,带动1000多名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筑脱贫路,铸自强魂,他躬行不倦。xxx个人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残疾人自强模范”、“山东省自主创业模范”、“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临沂市十大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创办企业
1987年,xxx被县残联推荐到县福利羽绒厂工作,从此,他与服装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肯吃苦、爱钻研,很快从一名普通机工成长为班长、车间主任、技术科长,一直到销售经理。正当他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企业却出现严重亏损,1998年秋天,xx福利羽绒厂被迫停产改制,他也只好下岗。下岗那天,他独自走在县城大街上,心灵的空虚总感觉到无依无靠,尤其是看到高中的同学都陆续走上了优越的工作岗位,他却失业走在人生的十字街头,儿时的感受又一次降临到他的面前。但是他没有埋怨老天不公,也没有埋怨命运捉弄,“悲观失望,人生就没有路可走”,他鼓足勇气,自筹资金购买了一台缝纫机,在县城租赁了两间房屋,和妻子一起,办起了一个以自己名字为店名的中波制衣店,经营着服装加工生意,本着薄利、便民、服务的原则,他专心设计、精心经营,当年就实现收入1万多元,手艺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信赖。
20xx年,xxx利用自己经营制衣店积攒下的积蓄,在县城南部租赁了两层沿街楼,购买了缝纫机、锁边机和定型机等16台服装加工机械,招聘了8名技术工人,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由于没有潜心研究市场需求,生产的服装花色品种单一,连续三个月没接到一份订单,公司见不到效益。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爱人的鼓励和帮助下,他总结了县羽绒服装厂亏损倒闭的经验和教训,调整了加工思路和经营策略,先后五去青岛、三下江南,专程考察了10多家远近闻名的'时装公司,潜心研究他们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战略,并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冷静分析,找出了不足和短处,调整了经营战略,坚持盯着市场干、围着市场转,走市场化的新路子。
为了打开市场销路,走出企业发展困境,他咬紧牙关,拖着残疾的右腿,多次带着样品和名片到青岛、苏州等地进行推介。功夫不负苦心人,青岛外纺公司给了他第一单生意,和他签订了420件防寒羽绒服。这样小的订单一般公司是不会做的,因为从运输原材料到加工完成后再运回青岛港,挣到的利润几乎不够来往的运费。但为了证明实力和信誉,他答应下来。接到样品之后,他亲自靠上,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从打板到生产,既当技术工人,又当质量检验员,直到420件产品全部完成。运送之前,青岛外纺公司专门安排质监人员登门验货,420件防寒服全部符合质量要求,外纺公司十分满意。从那以后,青岛外纺公司将更多的订单下放给他们公司生产,威海、济南、天津等多家外贸公司也纷纷前来洽谈业务,与他们公司签订生产加工合同。就这样,他们xx服装公司凭借着质量和诚信理念,很快打开了自己的市场,当年创利税47万元,实现了自主创业第一年开门红。
创业不忘残疾兄弟
致富不忘自己是残疾人,更想着还有很多困难残疾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了公司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平台,xxx开始实施他服务残疾人、造福残疾人的梦想。20xx年,xxx在县残联、人社局、民政局的支持帮助下,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广大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成立了xx县方正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服装设计、设备维修、服装缝纫、食用菌栽培、三车维修、公共礼仪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年培训就业需求人员达1000多人次,其中残疾人多达百分之三十。xx县方正职业技术学校20xx年被山东省残联表彰为“山东省优秀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20xx年被中残联命名为“国家级优秀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
20xx年,他以公司为依托,创办了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把残疾人技能培训、劳动就业和残疾人脱贫致富放作为基地目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残疾人就业和带动残疾人脱贫放在首位,注重人才技能培训教育,全方位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免费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残疾人达200余人次。目前,公司已安排36名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人均年实现收入达2.3万元,按国家规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给职工购买了五险一金。在基地,在公司,残疾职工获得了和其他职工一样高的权益,残疾职工的生活不断改善。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20xx年,正是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很多主要依赖出口的服装公司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放假或关闭。当时,为了xx服装有限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省、市、县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多次到公司和基地现场办公和调研工作,及时帮助公司解决基地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一年,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压缩利润,让利给更多的客商,使得公司的服装加工和营销网络得以迅速扩张,打造“xx最大的服装航母”的创业梦想得以实现。xx服装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一年一个台阶,一天一个变化,逐步得到发展和壮大。不仅如此,公司还带动县内外周边卫星服装加工企业(点)17个,带动就业人数达600人之多,带动了一大批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xx年xx服装有限公司又投资近40万元,成立了冬日暖阳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专门致力于保障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利,中心现已接纳20名智力、肢体和精神残疾人员。
20xx年圆满完成中残联、住建部、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无障碍厂房建设研究课题,为制定国家残疾人集中就业无障碍多层工业厂房建设标准提供了大量先期实践依据,并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工业园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优化残疾人劳动环境及人权状况的窗口。20xx年8月4日,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调研了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多层无障碍厂房,对厂房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十多年,先后安排36名残疾人就业,年免费培训残疾人400多人次,累计培训就业人员4000多人次,先后带动就业群众达600多人;累计筹集资金24万多元,为全县所有镇街敬老院五保老人购买了棉衣棉被。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自20xx年开始,xxx个人累计捐款捐物30余万元。
残疾人运动员事迹篇4
吴祺,女,汉族,1992年2月出生,共青团员,中专学历,高级技师。就职于平利县残疾人联合会,现借调国家残疾人游泳队,家住平利县城关镇西城社区。
吴祺于20xx年7被选入陕西省体校残疾人游泳队,成为一名游泳队员。15年来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刻苦训练、爱岗敬业、顽强拼博,由一名普通的残疾人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身残志坚苦练本领
吴祺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非凡的毅力忍常人之不能忍,受常人之不能受的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年累月地在游泳池中苦练本领。每天面对重复的动作、枯燥的生活,从未有一刻的懈怠。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努力去克服、去战胜,咬紧牙关挺过一次又一次难关。20xx年吴祺刚刚进入游泳队的时候,年仅12岁,和她一样大小的同龄人,大多还在学校读书,在家中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百般呵护,而她却不仅要远离父母亲人、远离家乡故土,还要接受超强度的专业训练,作为一个残疾女孩,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每当她脑海中浮现出这些的时候,她总是用训练去冲淡对父母亲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刚入队的时候,由于从来未接触过游泳这项运动,吴祺的训练成绩总是跟不上,曾想过放弃,最后在家人和教练的劝导下,她调整好了心态,重新树立了信心,找到了科学地训练方法,在训练中不懂就问,同一个动作别人练一小时,她就练两小时,通过自加压力超强度训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掌握了训练技巧和要领,成绩逐渐好了起来,信心也更足了。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她的成绩就在队里名列前茅,受到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吴祺爱岗敬业,热爱游泳运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自她12岁进入游泳队训练以来,遵守训练纪律,积极参加训练,经常超负荷训练,加班加点,每一个动作细节,她都认真对待,力求完美。她常说干什么事都要热爱、敬业、奉献,面对每一次比赛她总是认真准备,沉着应战、努力拼搏,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和力量,用尽全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用心用力去攻坚克难、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拼搏奋进屡获佳绩
吴祺从下水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努力地向前游着,从国内游向国际,从国内领奖台游到国际获奖台,最终游到伦敦和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她一路走来,多有艰辛,但最终收获了成功。15年来,她先后参加国际国内大赛16次,共获得奖牌46枚,其中金牌37枚,银牌6枚,铜牌3枚。先后两次打破世界纪录。20xx年她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获得女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同年,在陕西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暨首届特奥会上获得6枚金牌,在成绩面前,她没有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刻苦训练,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回报组织对她的培养。20xx年在国家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再次取得9枚金牌的好成绩,同年在加拿大公开邀请赛和美国锦标赛上又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xx年是她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一年,她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第十二届残奥会,并取得了女子200米混合泳第四名、500米蝶泳第五名、100米蝶泳第八名的好成绩。同年9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xx年,伦敦残奥会结束后,由于长期在水中浸泡和超强度的训练,吴祺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自感难以继续参加训练和比赛,故向组织提出了退役申请,但未获批准。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训练中,全力备战20xx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在本次比赛中,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本次大赛上又获得了1枚金牌和1枚银牌。本次大赛结束后吴祺又连续参加了巴西邀请赛和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并获得了3金1银2铜的优异成绩。
人的成功如果只是一次,可能会是运气,但如果多次获得成功,那就不是运气所能解释的了,这是勤奋、努力、刻苦、奋斗、拼搏、务实的结果。显然,吴祺属于后者,20xx年第十五届残奥会在里约举行,全国选派499名运动员参赛,吴祺再次入选,在本次残奥会上她同样获得了很好的成绩,随后,又于20xx年参加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获得2枚金牌,并光荣获得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参赛资格。
十五年来,吴祺为家乡和国家作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各级组织也授予了她很多荣誉。先后获得了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陕西省人社厅、残联授予陕西省“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安康市第十一届“优秀青年”、市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安康市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安康市文明委授予“安康好人”、平利县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
残疾人运动员事迹篇5
周霞,是来自湖南苗乡的“湘妹子”,打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不平凡。
因为周霞自小患上了罕见的皮肤病,这种病很奇怪,它会导致皮肤粘连严重,进而影响到肌肉骨骼的生长,尤其是对于手臂,所以,打从出生时候,周霞的左手就完全不能伸直。
但是更残忍的还在后头,在某一年,周霞还遭遇了车祸,造成她脑部受损,导致原本就已经不能伸直的左手更加的萎缩,甚至左脚也遭到创伤。
命运的打击,没办法击垮她,反而促使她更加乐观开朗地面对这一切,周霞并没有对于生活失去了本应该有的热情,反而信心十足地过每一天。
周霞与其他女孩一样,也喜欢和同学一块出门、一块聊天玩耍,对于周霞来说,自己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可以跑跑跳跳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路到周霞10岁那年,是命运被改变的那一年。
那一年,名叫李刚的教练发现了这个孩子,李刚是来自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残疾人体育协会的教练,他自己本身也是残疾运动员
所以在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周霞,就觉得周霞所散发出的活泼好动的气质,与其他的残疾孩子不同,完全就是一个运动员的`“好苗子”,当下就决定要收周霞为徒弟,来训练跑步。
而本身没事就喜欢运动的周霞,也很乐于接受训练,于是乎从10岁起周霞开始接受了正规的残疾运动员训练,而李刚也成为他的“基层教练”,之后李霞也进入业余体校、市体育学校,接受更完整系统性的学习。
随后,在教练李刚的推荐之下,周霞进入了残疾田径省代表队。
李刚曾经说过:“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周霞跑步,都说不像残疾人,但她这些年因为疾病,在训练上吃了不少苦。”
的确,周霞一路以来走得不容易,因为残疾运动员的训练跟一般训练不同,首先训练员要先代入同理心来训练,毕竟每个人的伤残程度不同,训练的内容就必须“量身打造”,要构思很多方法来帮助训练。
而每位运动员能够承受的训练都不尽相同,所以要在有限的训练当中,训练出最完美的状态,对于选手来说,承受的辛苦都是比一般运动还要辛苦的。
但“皇天不负苦心人”,周霞的努力,终究收获了饱满的果实。
周霞先是在省中的比赛,崭露头角,之后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女子田径项目中,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的好成绩。
终于在历经重重关卡,周霞取得了代表国家站上世界运动员殿堂——“残疾奥运”的机会,入选2021年8月第16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之中。
2016年里约残奥会田径比赛女子,t35级100公尺的比赛中,周霞以13秒66的成绩打破该级别残奥会纪录并荣获金牌,在拿到金牌的三天后,周霞在田径女子200米t35级的比赛中再一次的打破该级别记录,以28秒22的成绩获得冠军。
胜利的故事还在继续。
2021再批国家队战袍,参与延迟一年举办的2020东京残疾奥运会,如同5年前参与里约残疾奥运一般,她再一次的刷新了记录。
这次除了超过自己的原先成绩,周霞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展示了中国速度,为国争光,自豪而荣耀。”
2021年2020东京残奥,8月27日,女子100米t35级决赛中,她以13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
隔两天的2021年8月29日,周霞在女子200米t35级的决赛以27.17秒同样打破世界纪录,拿下金牌。
夺得金牌那天,远在湖南的爸妈工作工厂的宿舍,欢声雷动,正在田里工作的奶奶,在记者告诉孙女夺冠的消息,也是非常感到骄傲。
而金牌到手后的周霞,心怀感激的感谢支持她的人们,当记者问她有没有喜欢的运动偶像的时候,她豪爽的回答了令人吃惊的答案:“我喜欢我自己啊,我就是我自己的偶像!”
开朗的周霞,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但是这些奖章都抵不过她这些年来为了田径而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造就了周霞今天的成功。
残疾人运动员事迹篇6
xx,1963年11月29日出生在巴州区梁永镇寨门村一个普通百姓家庭,有过3年多的快乐童年,三岁时,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小儿麻痹症使他双下肢重度残疾,失去行走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家人没有放弃他,在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家人也把他背到学校,让他读书识字,后因种种原因,他辍学了。
为了以后能自力更生养活自己,1976年刚满12岁的他走上了拜师学艺的道路,跟随一个补鞋师傅学习了三年补鞋,每天早出晚归,付出了超出正常人几倍的努力。期间,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孩子还在读书求学,他消极过,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最终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这一切,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就这样,他用他那半截的身躯,从事过补鞋,养猪等多项工作,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接济了家人。
1994年,三十而立的他有了不满足,觉得不能就这样仅仅养活自己,而是要生活得更好,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仅仅只是读了1年书的他开始学习电器维修,其中的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懂电路知识就死记硬背,不认识字就向别人请教,别人都回家休息了,他还在修理铺看电路、认标识,不知烧坏了多少机器,赔了多少客户的机器。终于他熟练掌握了修理各种家用电器及电机的维修技术,目前已成为梁永镇家喻户晓的维修能手,每年纯收入达10万元左右。
xx靠自身努力,不等不靠,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提高了家人及自己的生活品质。但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深知在身边还有很多像他这样身残无助的人,他想到了帮助他们。20xx年,他用多年的积蓄在梁永镇街道开办塑料厂,聘用员工15人,其中残疾人有14人,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也树立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信心。虽然塑料厂后因市场等多种原因而关闭,但他帮助更多残疾人的`想法一直没变。
20xx年春,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到梁永镇升平村考察,看到了大片撂荒的土地无人耕种,产生了利用撂荒土地开展农业养殖项目的念头。xx与升平村村民蒋新华取得联系,在该村租赁撂荒土地120亩,买了30头种牛、50头种羊、维修加固2口堰塘计70亩,放养鱼苗10万尾,新建巴山土鸡养殖场一个,存栏10000多只,累计投资达60多万元。当时,环境很艰苦,一是缺资金,这笔不小的资金除了自己历年的积蓄就是从亲朋好友处借;二是缺技术,当时xx在农业养殖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逐步走出困境,在20xx年底初见成效。xx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改变了自身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同时他看到升平村有几个残疾人生活依然十分贫困,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脑海中又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再次帮助这些残疾人就业,目前在他种养殖基地有职工26人,其中残疾人24人。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xx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有理想、有目标,才能有未来,xx计划在20xx年再投入100万元,再建120亩的皂角园和70亩的葡萄园,同时加大对肉牛、肉羊养殖的投入,拓展市场,打造一个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更好地为当地残疾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