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家风故事1500_我的家教家风故事(5篇)汇编
(篇一) 自古道:家国无小事,不学礼,无以立。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接力棒。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并能引导个人积极向上的一股无形的道德力量。“家风”就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家族成员个人的气质情操与理想志向。
家风是一个家族融化在血液中的气质,是每个家族成员力量的源泉,是沉淀在每个家人骨髓里的品格,是风范,是格调。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仁人贤士的立家之本。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穿越历史,至今不朽;
《颜氏家训》《诫子书》《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家书家训,日月闪烁、昭喻世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等家风古训,山川流芳、世人尊崇。
家风无影无形,潜移默化地规范、熏陶与培养着家人的行为,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每个人立于世,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在我的脑海中,始终存有我的家风。说到家风,不得不提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一名医生,做事总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他不但对自己要求严苛,对我们兄弟姐妹亦是如此,他时常教导我们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谨,就像给人看病是一样的,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在父亲的办公室玩耍,看见父亲办公桌上有一些白纸,我就对父亲说:“这些纸可以带回去打草稿演算用”。可是父亲脸一沉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它也姓“公”,巴掌大也不能往家里拿!”。我当时心里还有点意见,认为父亲小题大做、古板老套。随着我一点一点长大懂事,从学校到社会,父亲的严苛始终如旧,经常给我讲一些“立世要慎独、做事要严谨、为人要谨微”等等道理,从大事小情上不断提醒我“张端、张正、张直”,及时消除我身上的“歪脖子”和“斜叉枝”。长大后,渐渐地我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是怕我“小树苗长歪了”会贻误终生。至今想来,父亲不是一个胆小怕事、思维守旧、行为古板的人,他是给我留下了我们家族为人处世的“严谨”家风。这种家风,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和絮叨式的教诲,教育着我们养成了一种对待事业忠诚职守、对待家庭和顺亲诚、对待生活尚朴节俭、对待社会心善谨行的品格,也正是这“严谨”家风造就了我坚毅柔情、清正廉洁、刚劲善良的品质和性格。
在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中,我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大危机,我没有被下岗所击倒,在父亲的鼓励下,我从头再来,先后做过酒店服务员,干过省级服装代理,吃过苦流过汗。慢慢地扭转了不利局面,**年,我创办了铜川市乾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创业初期,我的亲朋好友并不看好我,纷纷劝戒我不要折腾了,父亲却在背后默默地鼓励支持我继续创业,记得他曾经对我说过: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树不长高、终难成材,人不努力,百事无成。想好了的事就要去做,只要严谨,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在父亲的教育下,十多年来,我把握机遇,严谨做事、努力创新,先后创建了铜川市王益区银泰广场1号项目,申办了省级物业管理资质,建设了王益区创业孵化基地,王益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等项目。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与肯定,先后被评选为铜川市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铜川市优秀女企业家、陕西省优秀女企业家、铜川市第二届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士、王益区政协委员等光荣称号。公司也在**年成立了党支部,选举我为党支部书记,公司又先后被政府相关部门授予先进企业、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实践基地等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更是来源于父亲传递给我的“严谨”家风。
家风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这一春风不仅醇化着我,也醇化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母亲也是家风的坚守者和美化者。记得从小到大,母亲无论做什么事,也是一板一眼,既严谨不失活道又灵动不失规范。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街坊领居,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愿意找我的母亲帮忙。有一次,已经很晚了,母亲还在灯底下缝衣服,我就对母亲说“明天再缝吧”,母亲却说“今天的事今天干完,明天还有事哩”。直到很晚,母亲才歇息下来。母亲做事也很小心,从不愿自己的不小心伤着他人。记得有一次母亲把家里的一些衣服收拾起来送给一个每天在门口捡垃圾的大妈,她悄悄地把衣服放到那位大妈的车子上,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了。我就问她“你怎么不告诉人家啊?”母亲说:“送给人家就行了,说多了怕人家心里难过。”后来,母亲把每个季节的都找一点给了那位大妈,还对我说“帮忙就要想的周到些,咱虽然不富裕但一定比她强吧!帮一点是一点,也是积福哩!”这就是我的母亲,虽然言语不多,但她做事为人的态度却是我家家风的最好诠释,母亲对家风的坚守一直影响着我,也更让我明白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
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
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
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在“严谨”家风的教诲下,我并没有止步不前。出征前我再次向父亲请教,父亲说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聚业兴家要严谨,日常生活赖谨慎;
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慎行慎独。这就是父亲给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家风营养。
“家风正”,则“人格正”,能安居乐业,“家风正”,则“社风正”,能政清人和,“家风正”则“国风正”,能兴国安邦。一个家族要繁荣,一个社会要进步,一个国家兴盛,需要一个一个的家风积极发挥正能量,并聚合成一股民族的力量,泽被世世代代,造福神州大地。在此,我呼吁,真诚的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为国家、社会铺就万千多彩祥云、留下满地温馨花香。
(篇二) 三件“家族宝藏”传家风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正在热播,这档集结了九大国家重量级博物馆27件珍贵馆藏文物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引发了全民的疯狂追捧和热烈讨论。大家在津津乐道那一件件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时,更为每一件国宝背后所承载的家国复兴、民族文化故事所深深震撼和感动。
在我家,也有三件颇有历史的“家族宝藏”,它们虽然称不上名贵,也谈不上价值连城,却成为祖祖辈辈都奉若至宝的精神财富。
第一件:书法《吃亏是福》 每一个初进我家的人,都会被客厅悬挂的一幅字所吸引,上面写着“吃亏是福”四个大字,每一个都写得遒劲有力,直欲破壁而出。
这四个字,是高祖父的杰作。高祖父生前是方圆十里出了名的老中医,不仅医术高超,妙手回春,而且医德高尚,仁心仁术,从来不收穷人的看病钱,为此,乡亲们都非常尊敬他。当年,红军长征时路过家乡,高祖父不仅主动去给伤员看病,更连夜进山采摘草药,送给战士们路上使用。
高祖父生前没有其他爱好,除了钻研医术救死扶伤之外,闲暇时光就喜欢舞文弄墨,也正因为如此,活到了88岁高龄。临终前,高祖父特意写了这幅字,并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告诫子孙后代们:人生在世,要少一些贪念,多一些慈悲,吃亏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唯有秉承着善良的品行,拥有一颗淡泊、知足、禅意的心,才能品尝到生活的甘甜,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二件:紫檀木戒尺 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虽身为“文化人”,却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对子女的管教非常严厉。为此,爷爷特意找人做了一把紫檀木戒尺,并在上面刻下家规:“凡我王氏子孙,做人忌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做事忌无诚、无信、无礼、无节,如有犯者,重责二十。”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饥荒,全家人经常吃不饱饭。一天,爷爷和奶奶出去工作了,忙到中午都没回家,弟弟妹妹们饿得大哭,大伯没办法,就跑到镇上的公社偷了一些粮食。回家后,得知此事,爷爷当即拿出戒尺责罚了大伯二十大板,双手都是血,然后亲自押着他去公社认错。爷爷挥舞着戒尺说:“穷,并不可怕,做人必须要有骨气!以后谁再做偷鸡摸狗的勾当,我手中的戒尺可六亲不认!” 正是在这把戒尺的“鞭策”下,父亲兄妹几个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而且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出类拔萃。
如今,爷爷的紫檀木戒尺被“供奉”在客厅的香台上,早就不再行使它的特殊使命。但是,每年春节或中秋吃团圆饭时,家族所有人都会对着紫檀木戒尺鞠三个躬,那不仅是对爷爷最深切的缅怀,更是内心深处对戒尺的一份肃穆与礼赞,同时告诫子孙后代们:无论何时,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的心中都要有一把“无形的戒尺”,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第三件:无偿献血证 在我家的书房里,有一个做工精致、古色古香的小木箱,里面不是装着贵重的物品,而是几叠“无偿献血证”——这是多年来,全家人义务献血的爱心见证。
父亲年轻时,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失血过多,但医院的血库不足,母亲急得快哭了。正在这时,一名病人家属得知后,主动献血,才挽救了父亲的性命。从那天起,父亲便决定,每年定期去义务献血,把“爱”传递下去。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我从小就对义务献血充满了憧憬。大一下学期的“五四”青年节,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庄严的党旗下宣完誓后,我便意气风发地去献血。献完血后,我收获了生命中的第一张无偿献血证,激动不已。19岁生日那天,我还惊喜地收到了血液中心寄来的精美卡片:“我们以生命的名义,感谢您的奉献!”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了奉献的光荣。
现在,全家人依旧坚守着“爱”的约定:每年的生日、国庆节,或工作取得了成绩、晋升等,都要去献血来激励自己。我也会以身作则,把小木箱的“秘密”传承下去! 这三件普普通通的“家族宝藏”,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家风家训,更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成为留给后世子孙的一份价值连城的“传家宝”。这是三笔无形的巨大财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三) 姥爷的叮嘱 摘要:我们走进医院的病房,很小的一间屋子,屋内被暗红色的窗帘紧紧裹着,天花板垂下来的灯光微微亮着,没有一点声音,俯视着一张铺着雪白被褥的病床。
我们走进医院的病房,很小的一间屋子,屋内被暗红色的窗帘紧紧裹着,天花板垂下来的灯光微微亮着,没有一点声音,俯视着一张铺着雪白被褥的病床。
姥爷就那样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密密的皱纹自额头拉到了他的嘴角,嘴里不时发出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什么,我凑近了听,只听见姥爷嘴里断断续续地说着:“ 您放心吧,父亲,我会叮嘱孩子们,继承您的遗志,您安心吧”。说着说着,眼角滑落一丝晶莹的液体,姥爷又在说梦话了。
我的姥爷80多岁了,身体日渐衰弱。6月的一天,姥爷住进了医院,住院的第三天刚好是太姥爷牺牲的日子。姥爷的父亲肖元凯是一名烈士,在姥爷心里,父亲是英雄。据《襄阳县志》记载,1930年6月12日,太姥爷组织领导樊城区太平店肖庄的农民起义,结果在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宁死不降,壮烈牺牲。从此,姥爷便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思念。
过了一会儿,姥爷醒了,看见我来了,就用他的两只手握住我,问我:“燕子,没上班吗?”“嗯嗯,今天休息。”我回答着。等精神恢复了一点,他又接着说道:“燕儿啊,在单位工作你要勤快,当年你太姥爷也是共产党员,为了人民解放才牺牲的。咱家是烈士家属,可不能给太姥爷丢脸,更不能有贪念。你姥爷年轻时经历过战争,也见过八路军,人家可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啊,你现在当上了公务员,可不能拿群众东西啊。”其实这样的话我已听过太多遍,但让我真正打心底里感受到此话的分量,还是在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因为经历,所以懂得。我赶紧回答道:“姥爷,我是一名党员,遵规守纪意识可强着呢,保证不越雷池一步。”我们相视一笑。
我就是在姥爷的唠叨声中长大的。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姥爷就要求我入党,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关于党,我最初是从太姥爷的故事里知道的,我甚至幻想过共产党员都是“金刚不坏之身”,怎么砍头牺牲都不怕。后来才明白,哪有人不畏惧死亡,哪有人没有欲望,只是把责任与信仰看得比个人利益更重要,只是在抉择面前坚守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当我毕业成为一名公务员时,姥爷更是谆谆教导,告诉我什么是人民公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念。
除了时时叮嘱,姥爷还以身作则,以他高尚的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年10月,樊城区太平店镇对太姥爷的墓地进行修缮,并树立肖庄农民革命纪念碑。**年又新建肖庄革命纪念馆。太姥爷的墓地就伫立在山坡上,除了纪念展馆,政府为体恤烈士家属,还盖了两间四合院,并多次邀请姥爷去那里住。但是姥爷一口回绝,说:“我不占公家便宜,我不给党添麻烦,我不要补贴。钱应该花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姥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年清明节、建党节等重大纪念节日,肖庄农民革命馆都会举办爱国主义教育、颂党恩教育等活动,来接受思想洗礼的人络绎不绝。姥爷每年都会早早去到那里,把院子打扫干净,对每一个来参观的人,姥爷都会唠叨几句。如果是公务员,就会告诫他要清廉为官,要珍惜党的培养和人民的信任,把革命先烈的精神薪火相传;
如果是学生,就会告诉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如此年年,孜孜不倦。我知道,姥爷是将自己对党的那份热爱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了。
姥爷还有一大爱好,看红色经典剧。他最爱看的是电视剧《潜伏》。这部电视剧反映的一个主题,就是共产党人的信念战胜一切。余则成对共产党的信仰是真实的、无坚不摧的,所以不论情况如何危急,他都无所畏惧地斗争着,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牺牲一切。每每看到这里,姥爷都会慷慨激昂,感慨于共产党人坚强如铁的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障。这时,姥爷还会再一次提醒我:“燕子,你要做一名清清白白、立场坚定的共产党员,这是你的信仰,也是你的灵魂。”他总是反反复复地说着这样一句话,提醒我,勉励我,直到扎根于我的心里。
姥爷的故事很平凡,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自觉。他的信仰有血有肉,实实在在——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如此便是一生。
每一个人,都会奔往不同的方向,寻求不一样的东西。但有的人,一路走来,始终不忘开始的方向,始终不忘初心的温度,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篇四) 春风化雨润无声 今年春节,因为孩子刚出生,我们家留在北京过年。岳父从家里带来了一箱子好肉好鱼,年三十晚上大家一起动手,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岳父小时候在饭馆里长大,学了一手好厨艺,烧的一道红烧肉肥而不腻,咬着满嘴流香。吃着红烧肉,听着新年的鞭炮声,我便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家里穷,父亲多年在外地读书,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家里最好的伙食就是一小碗红烧肉。每次母亲自己不吃,都留给我。我在大快朵颐之余,不禁奇怪:难道妈妈就不喜欢吃吗?母亲笑着给我讲,她小的时候,外婆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都盛到桌上,让大家多吃,大家让她吃的时候,她便说锅里还有很多,直到有一天,母亲偶然进了厨房,才发现锅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听了这个故事,年幼的我似懂非懂。后来自然慢慢明白,这是母亲对我的无私关爱,这无私关爱先天源于母性母爱,后天却是从外婆处养起来的。
我的外婆今年81岁,是一个地道的苏北农民,一辈子都在村里和农活打交道。每天她都要早早起床,操持农事和家务,既要挑水种地、养鸡养猪,又要烧菜做饭、照顾孩子,一肩挑起了家庭内务的重担。苏北农村并不富裕,有时生活还很艰苦,亏得外婆勤劳能干,一家人过得还算有滋有味。外婆用红薯和杂粮混米饭,用菜籽榨油,过节的时候烧些鸡和猪肉。家里的衣服则是由外婆自己织了布,请人染上色,缝纫起来给孩子们穿,大舅穿不上了就给更小的舅舅们。柴米油盐,吃穿用度,外婆把好的东西全都留给家人,自己却极为节俭。时间长了,舅舅们和母亲都跟着养成了习惯,每天有的去种地,有的去养猪,母亲的任务就是准备猪的饲料,老家叫“挑猪草”。有时舅舅们在河里抓到了手指长的小鱼,就拿到火上烤得喷香,分给全家。
外婆眉眼和顺,待人以善,与亲戚和邻居相处十分和睦。她从不打骂孩子,却从不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和要求。她常常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了文化和本领,将来才有饭吃。因为时代所限,她自己没有受过很好的文化教育,却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小舅读书最好,学了计算机,取得了硕士学位。母亲受到外婆熏陶,对父亲外出读书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外婆不仅让孩子们读书,还教他们做人。一位舅舅不喜欢一位远房亲戚的为人,结婚时不想请他,外婆说:“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能不请家里人呢?”还让舅舅在婚宴上向那位亲戚敬酒。舅舅们成家后,有时难免和媳妇有些矛盾,外婆就成为了调解者。她从不袒护自己的儿子,总是一碗水端平,以理为先,谁做错了就直面批评谁;
如果双方都有责任,她总是先批评自己的儿子。可如果舅舅们真的有了困难,她又尽力帮助。四舅长期在外地打工,生了女儿没法照顾,她就把孩子接过来,用米粥喂大,现在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外婆的严管厚爱赢得了子女们的尊重,也促成了家族的和谐。舅舅们和母亲耳濡目染,对他们的子女也是这样要求的。
外公去世之前,曾经长期身染重病。他原本就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后来得了中风,侧半身瘫痪,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儿女们大多在外地工作,亲戚们也不可能长时间帮忙,外婆就以70多岁的高龄,独自承担起了看护之责。外公180多斤的大个子,瘦小的她要像对待新生婴儿那样去照顾。渴了饿了,她要喂水喂食;
有大小便,她要端着马桶去接;
每躺一会,她要半扶半抱地帮他下床活动,尽可能延缓他身体恶化。外公垂暮之年病痛交加,身心更有脆弱之处,有时小便不畅,外婆一接就是两个小时;
有时情绪失控,外婆就温言安慰。她以一己之力,把外公从死神掌中留下了整整8年,直到外公去世都陪伴在他的身边。为了照顾外公,她奋不顾身,有一次为了用力把他扶好,自己却摔了一跤,把腿摔成了骨折。她患有白内障,母亲多次要她去南京做手术,她坚持不肯离开外公,外公去世后才接受治疗。
外婆就这样在她的小屋里默默守护着她的家族和家人,一守就守了几十年。她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读过经史子集,讲不出家德家风的理论,但却很好地担当和履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家长的责任。中国人历来讲究家国观念,于国为公、于家为私,其实家庭内部,也是有着公和私的。外婆对待家人,可以说是做到了无私关爱。她就像苏北大地上吹过的一缕春风,把所有的心血洒进一方小小沃土,苦不以为苦,累不以为累,看到家人之乐,便是她之乐。这就是外婆的修身路、长征路、人生路,一条以无私关爱家人为乐的路。上天可以夺走人的一切,唯独夺不走这样的心路。一个人不管能力大小、地位高低、视野宽窄、财富多寡,都可以为自己选择一条修身进德的心路,都可以选择一些崇高的追求。外婆不善言辞,但她的德行映在我们这些子孙的眼里,印在我们的心上,这就是一种传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冬去春来之际,舅舅们纷纷带着子辈孙辈回到外婆的身边,四代同堂相聚,好不热闹。年三十的晚上,我打电话向外婆拜年,她很是高兴,还把电话交给表哥,让我向舅舅和兄长们拜年。我边说边想着,等我的孩子再大一点,一定要带回去,让外婆看一看。
(篇五) 说起家风家训,大家的脑海中瞬间闪现的可能是书香门第和名门望族们教子有方、待人有礼教、处世有涵养,比如大家所知道的《颜氏家训》、《曾国潘家书》等书籍。其实在我看来,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只占少数,能够代代相传,繁衍不息的华夏文明则是普通百姓的家教文化。而我也是这普通百姓的一份子,说起我家的家风,没有令人动容的特别之处,即“忠孝、勤廉、和气”,无外乎些浅显易懂的家教小故事,但却深植于我心,伴随我的成长。
对于“忠孝”的启蒙,还得从搬凳子吃饭说起。自我有记忆以来,爷爷奶奶一直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故而吃饭时都是围坐在一起,因爷爷奶奶的年迈,走到厨房的这一点距离都很费力,这是我变会被爸妈赋予搬凳子给二老的重任,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但是从爷爷奶奶那满脸的堆笑,以及不停的夸赞懂事的时候,让我干劲十足,来回奔跑而毫无怨言。现在想来,怕不是凳子坐着如何舒服,而是子孙的孝道让他们心满意足。“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难怪有人会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生命交界处的链接,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我为儿时父母让我尽“孝”的传递而自豪。
对于“勤廉”的影响,得从外公的故事讲起。外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我有记忆以来,每日深夜的灯下,总看到他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文字,准备着第二天的备课笔记。因那时学校资深教师较少,外公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着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无论在哪里,他所带的班级,任教的学科,都是响当当的好。自年轻师范学校毕业后,外公一直在乡村教学,早出晚归,以校为家。乡村学校资源短缺,外公认真钻研教材,只要有教师培训,他都积极报名参加,虚心求教,勤奋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更受的同行的好评。外公的优秀,学校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被升级为教务处主任,而这时,有部分的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在进入社会后在学校谋得一职,而外公均一一拒绝,他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子们的将来自有孩子们自己做主。”是啊,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勤更能补拙;
而勤奋获得成果的同时更不能忘记廉洁。
至于“和气”,得从我的婆婆说起。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婚后的我都是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记得刚刚认识我老公时,听到他对妈妈评价的第一句话就是“好管事的大妈”。农村的生活犹如一个大舞台,每天上演着不同的节目,每当周围邻居吵架时,我的婆婆总会出现在第一视线。农村读书识字的人也不少,对于文绉绉的大道理有些不能兼容,但却非常认可婆婆那番“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言论。只要她出马,事情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在想来,大家共有的这份和气,才成就了我们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家风,更是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也是民风社风的根基。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灵魂,它不是挂在嘴边的唠叨,也不是贴在墙上的名言警句,它是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动作”。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我们只有在严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才会健康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