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德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德育途径和方法等对德育的实施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从经济、地理、政治等方面与我国都有深刻联系的美国、新加坡、日本高职院校的德育概况,以期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水平有所启示。
关键词: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德育;启示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学校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一切有利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提高的方法或活动、德育实施的方式都可以称为德育的途径。随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德育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学生犯罪活动的增加,学生的德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概况
1.美国高职院校的德育概况
美国是个经济大国也是文化强国,美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在1960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了整套的高职教育体系。在美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实施中,注重全面主义,注重“以人为本”。
美国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公民“我是美国人”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有爱国主义思想及对国家忠诚思想的培养、遵守国家的法律,形成合乎资产阶级道德的世界观、价值观。
在德育内容方面,美国有明文的法律规定高职院校必须开设国家历史课程,以此宣传本国的法律、价值观和个人主义。美国的高职院校广泛开设的德育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公民》、《民主问题》、《美国宪法》、《现代社会》、《时事》、《西方文明史》和《伟人事迹》等课程。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开设了多门外国文化的选修课,以供学生了解他国政治和法制文化。
美国高职课堂德育的特点是所开设的德育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也没有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各个州有各自的权利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德育在学校的实施权利更多的下放到任课教师的身上。在美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教师属于“双师型”,他们通常具备扎实的技能知识和浓厚的企业文化思想背景,在课堂上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灌输职业道德思想。
美国高职院校注重情感的陶冶,注重人文环境、校园环境的整合,许多高职院校教室的墙上或走廊里张贴了很多名人名言,“让墙会说话”,进而达到影响学生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美国高职院校反对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提倡问题讨论式的德育教学。通过非灌输式的教学把死板的理论知识通过另外一种学生更容易认可的接受的方式进行,减少学生的反感。
除了传统的德育方法外,美国高职院校德育实施的途径还有:注重利用隐性课程;建立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建立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室;注重社区服务和实践。美国建立了很多历史遗迹、名人塑像、主题公园等,通过这些场所的展示来进行德育熏陶。宗教在学生德育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都设有教堂,许多家长都是信教徒,美国电台有专门的宗教节目。美国高职院校社团种类繁多,在学校里基本上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团队。美国校园心理咨询师个人专业水平都很高,例如印第安纳州的常春藤技术社区学院心理咨询处咨询师就有24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生3人、其他10人)。此外,美国非常重视社会服务活动。有的州设立相关的法案,只有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服务活动才能毕业,有的州设立专门的资金支持社会服务计划。在美国高职院校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参与了社会服务活动或企业实践活动,美国社区学院的实践课程占了所有课程的40%-60%,例如辛辛那提大学建立了与企业的合作教育的模式,即让学生在一年中1/4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中去实习。
2.新加坡高职院校德育概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是一个种族繁多、文化多元化和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新加坡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办学特色和长处,注重使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并对传统教义进行创新。新加坡教育体系中的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有南洋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和淡马锡理工学院5所理工学院。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我是新加坡人”意识。自新加坡1965年建国以来,德育课在它所开设的课程中一直是一门必修课程。分别有《儒家的伦理学》、《生活与成长》、《生活教育》、《公民与时事》等等,每门德育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除了专门的德育课以外,德育还渗透到其他各种各样的学科中进行。例如在5所理工学院中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生物化工、海洋技术、市场营销等,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学习涉及相关行业的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由此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为了使学生德育效果得到巩固,新加坡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以下5项课外辅导活动,即榜样、阐释、规劝、环境和体验。社区实践服务活动中主要有关怀与分享计划、清洁环境计划、临时服务计划等。新加坡高职院校实践活动中依据德国高职院校“双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工厂”概念,即在学校中引入工厂中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即时、即地地接受企业的各种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新加坡理工学院和共和学院还引进了PBL教学法,强调学生从“做中学”,在校园工厂中学习企业文化。
新加坡高职院校建立了立体性的德育网络。除了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方式外,在学校德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些理工学院与世界著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例如南洋理工学院与日本三菱企业、德国的FESTO企业均有业务往来,南洋理工学院每年都会派本校学生到合作企业中实习,学习先进的技能知识和企业文化。义安理工学院的学生则要求所有本校的学生必须要参加一项海外学习生活。
德育的传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文化传递法,即通过讲述生活实例、道德故事等用国家古老的道德传统和价值观来影响学生。其次是设身处地考虑法,旨在培养学生多为他人、多为社会思考问题,脱离自我中心主义。新加坡高职院校引进美国高职院校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法。价值澄清法简化为五个步骤(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做出选择,采取行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培养和判断。道德选择法通过对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问题,进行价值观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