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的认识教案7篇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总结和评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6-9的认识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6-9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
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米=100厘米)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 展现例题)
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
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
二、新授
1、认识毫米
(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
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
(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
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
那么1mm有多长呢?
(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
①从直尺上感受1mm
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
②测量感受1mm
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
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
6-9的认识教案篇2
?除法竖式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有余数除法的第二课时,因此我想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教学:
一、通过复习引入,有12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组可分几组?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1)摆小棒。(2) 画一画,圈一圈。怎样列式?还可以列竖式计算。导入新课。
二、新授部分。除法竖式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教除法竖式的认识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和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探讨,上网查询,说法各异。我觉得除法竖式的格式与加法、减法和乘法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怎样让学生自然的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根据学生写的除法竖式对比的写出正确的除法竖式,“厂”是竖式的除号,好像“厂房”的`“厂”字,教学反思《《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反思》。被除数住在房子里面,除数住在窗口,表示把总数进行平均分。商住在房顶,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把分得的结果就写在横线的上面,这条横线和加减法的横线一样也相当于等号的意思。
接着我又追问:商写在什么地方?它表示什么?(让学生观察摆小棒,分掉多少根?12根写在竖式被除数的下面.再观察分掉12跟后还剩下多少根?在竖式上我们能不能看出剩下多少根?剩下的写在竖式的什么地方)完成了竖式再介绍各部分名称,每个数的表示意义。
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的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练习部分,我设计将后面的练习作为一系列的闯关题出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在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不断闪要智慧的光芒。当学生得出结论的时候,我总要问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和想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学生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的生成。
结束了除法竖式的认识的教学后,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把握得较好的几个地方就是前面新授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出除法竖式,讲解得比较到位和详细,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这种方法;还有就是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理解。我也同时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不足:
一是临场应变能力应当加强,要做到心中有数。即使是自己为了某些外在的原因要赶进度,也要力求自己授课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出现了口误的地方,应当及时的改正。
另外应当注意再多听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然后从这中间去找解决如何更好的传授知识的问题。
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严谨和完整性,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对以后做应用题也是很有好处的。
6-9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6页中的例1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算一算。(口算下面各题。)
300+900= 1000+5000= 800+200= 8000—5000=
700—400= 160—90= 1500—800= 1000—300=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并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估一估。
1.红星小学有学生1203人,约有()人。
2.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358元,约有()元。
3.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5015元,约有()元。
4.一台冰箱的价格是2495元,约有()元。
指生进行估计,并让学生说说估计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求近似数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又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笔算。
①想法:把358和218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500。
②质疑:358+218会计算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2)估算。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钱超过了300元,电吹风的钱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元),所以带500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元买了200多元的电吹风,剩下不到300元,肯定不够买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巩固算法。
问题:带7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方法二:700元买了不到400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超过3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吹风。
方法三:700元买了不到300元的电吹风,剩下的钱超过4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的过程,亲身体会到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来进行估算,在算法交流中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数感。】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连一连。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5题。
(1)学生仔细读题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说明:第2问是求几千人?
(三)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估算的方法。
(四)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7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提示学生:“要包装3盒礼物”是多余的条件。
(五)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6-9的认识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人教义教版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 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相应电脑课件 、用硬纸做的一个圆柱、剪刀、尺。
五、教学流程预案:
一、谈话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圆形的特征,复习有关圆的知识。教师通过长方形纸旋转围成一个圆柱,揭示课题。
二、认识圆柱
1、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课件出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设计成圆柱形,增加立体感、美感。如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圆柱形。
2、认识圆柱形。
师:那么这些圆柱形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结合手中的立体图形自学数学书10页和12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题目:
圆柱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这些面都有哪些特征?
生自学。
师:把你学到的知识与同桌、朋友共同分享一下好吗?现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长整理好准备汇报。
小组长汇报。
底面:拿着圆柱,同桌面对面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个底面有什么关系呢?将圆柱两底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你发现什么?(课件)
板书: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
比较胖瘦两个圆柱,师:底面的圆大些,圆柱就粗些。出示感受。
高:出示高(吸管)矮两个圆柱,说说感受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来看看,你圆柱的高在哪里?有几条?你可以怎样测量最方便?
同桌互相测量圆柱体实物的高,学生反馈后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测量,讲评讲方法。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深化感知:(课件)
(1、)(课本11页)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柱?
(3、)让学生说出圆柱的有关数据。
4、教学侧面: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感受? 如果要想知道圆柱体侧面的包装纸有多大?怎么办?
学生操作: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它们和圆柱有怎样的关系?(课件)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a、在物体的侧面画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商标纸剪开。把剪开的图展开,再重新包上。与圆柱相比较,长方形与圆柱之间有关系吗?(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b、讨论研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也就是说:当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c、介绍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2)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和讨论,知道了圆柱侧面的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着图边问边答)当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时候,
(3)分别让学生在教似的引导下回答以上问题,再板书。
三、巩固深化:实际运用圆柱
1、请你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圆柱,分别得到以下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分别从哪个面看到的?(课件)
2、填空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它们是( )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3、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 长方形。( )
5、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6、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四、小结学习内容。(略)
板书:
圆 柱
侧面展开后与圆柱的关系:(略)
长方形纸旋转圆柱形
分别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
6-9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
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t;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独立完成后思考:哪些题是通过位数就可以比较出大小的?哪些题是通过第一位就比较出大小的?哪些是通过第二位、第三位呢?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比较大小我们通常从最高位想起,那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的?最小可以填什么?最大呢?第二位、第三位呢?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6-9的认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策略】
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发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
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4.计算器:
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生:计算器。
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
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5.电子计算机:
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生:电脑。微机。
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
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
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
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
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
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
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
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10-8925=126×39=312÷8=
6.34-4.7=
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
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520-438)时,怎么办?
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
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
师:重新演示一遍,以巩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
2.寻找方法速算:
25×4×8=13897×16×0=99+199=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到网页中继续去了解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
5.计算机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三篇
6-9的认识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