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 内容

物体画教案7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3-12-01 12:01:21     阅读:

教案的适切性要考虑到课程标准和教育政策的要求,以确保教学与教育体系保持一致,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便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物体画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物体画教案7篇

物体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这两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9、15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统计与可能性

(一)连线。

10个红球 摸出的肯定不是红球。

8红2绿 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多。

5红5绿 摸出的肯定是红球。

1红9绿 摸出的红球和绿球可能差不多。

10个绿球 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少。

(二)应用题。

1、校园里栽了4行树,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杨树,剩下的是柳树。栽了多少棵柳树?

2、三年级(2)班有28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8个同学分一组,全组可以分成几组?

3、手工组做了50朵花,送给幼儿园14朵,剩下的每3朵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4、两个小队做纸花,第一小队做了400朵,第二小队有4个队员,平均每人做80朵。这两个小队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参加农业活动,每个小队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个小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养场有奶牛200头,肉牛的头数比奶牛的3倍还多50头,肉牛有多少头?

7、每辆面包车坐22人,每辆大客车坐49人三年级有100名学生去公园游览。

(1)5辆面包车够吗?

(2)2辆大客车够吗?

(3)2辆面包车和1辆大客车行吗?

第二部分:植树问题

先填空,再列式计算。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 )段。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 )次。

2、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 )分钟。

3、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 )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两个兔子之间相隔2米。队伍长( )米。

5、一条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两头都放,一共要( );如果两头不放,一共要( );一头放一头不放,一共要( )

6、小明家住四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2级台阶,小明从一楼到四楼要走( )级台阶。

7、一条马路长56米,从头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 )米。

8、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小明家住四楼,要走( )级台阶。

9、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 )盆。如果在一个长20米的跑道一边,照这样放,一共可以放( )盆。

10、一根50厘米的钢条,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要锯( )次。

11、学校通道的一侧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路有( )米长。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物体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 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恐龙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恐龙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恐龙。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

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恐龙的( )面,我看到了恐龙的( )”。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恐龙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恐龙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三个面的恐龙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数学课本的上下 认识上面、下面 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恐龙、数学课本,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巩固练习

1、 摄影展览,连一连:

小猴子照出来的是:

小兔子照出来的是:

2、下面个图分别是在车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3、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4、连一连,并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5、 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四、 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物体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拉、按、压、捏、坐、跳、踩等方法感受物体的弹性,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

2.了解人们生活中广泛利用有弹性的物体,知道它们的用途。

3.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室外大型玩具----蹦蹦床、像皮球、羊角球、皮球、长皮筋等。

2.家长准备:尼龙袜、弹簧、皮筋、松紧带、海绵等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探索材料,感知物体的弹性。

1.教师: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拿去玩一玩,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引导幼儿自由玩,在玩的过程中,请幼儿可以多选用几种材料进行探索,并感知物体的弹性。)

2.教师:你们刚才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请你再玩一玩,看看这些东西会不会改变形状?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改变的?是怎样改变的?(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探索让物体变形,可以让幼儿合作进行改变形状)。

4.教师: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变形的物体能复原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复原的?请你来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进行介绍。

5.教师小结:有些东西用力拉它的时候,它就会改变形状,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了,这样的东西就有弹性。

(二)在活动室内寻找有弹性的物体。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材料,活动室里还有没有东西有弹性呢?请你去找一找。

2.教师:你发现哪些东西有弹性?你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说出拉、按、压、捏、坐、跳、踩等方法感受到物品的弹性)

3.教师:现在小朋友用力压一压、拉一拉、按一按的方法找找身上的哪些地方和哪些东西也是有弹性的。(请幼儿触摸的时候发现皮肤、头发、毛衣、袜子、松紧袖口等)

4.教师:你是怎么发现和感觉到的?(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压下去然后弹起来等)

(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生活环境中物体的弹性。

1.教师:请你到室外再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

2.引导幼儿在室外寻找、区分并讲述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说说是怎样发现的。

3.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许多有弹性的东西。

(四)讨论弹性和生活的关系。

1.教师:有弹性的东西有什么用?如床垫为什么要做成有弹性的?跳高架下为什么要放置海绵垫?衣服袖上为什么要装松紧带?(引导幼儿发现弹性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物体弹性的有用之处)

2.教师: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有弹性?回家后再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记得把弹性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哦!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请幼儿观察每种物体下落时的形态是否一样。

物体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辩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体会物体的特征。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猜测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有许多老师来看小朋友,你们感到高兴吗?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老师也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打开看看是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

二、分一分。

1、桌上这么多的礼物,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的在桌上一动不动,有的很顽皮,老是滚来滚去,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找找朋友?

2、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给它们分类?

3、各小组汇报得各种分类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

(1)按照大小来分,大的一类、小的一类。

(2)两类。一类能滚动的,一类不能滚动的。

(3)按作用来分,能装东西的,不能装东西的。

(4)按形状分,长的一类,方的一类,球状的一类,筒状的分一类。

……

(教师根据学生分类的方法,及时进行肯定与鼓励。)

三、认一认。

1、按形状分类。

小朋友,今天我们就按形状来给这些物体分分类,小组合作来分一分。

2、汇报分类结果。

你们是怎样的分,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也有可能分成两类。师肯定两种方法都可以,让这两种分法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后,再引导分成一类的小朋友看看还能不能再分?)

3、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a、刚才小朋友们把这些物体按形状的不同分成了四类,分得又快又好,真了不起!现在,请听要求,小朋友像老师一样,拿出一个物体,先仔细地看一看,它长什么样,接着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还可以玩一玩,想好了说给同学听一听。

b、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说各种物体的形状特征。

学生可能有:这些物体都是圆圆的,摸上去光光的,没有角的,就像一个球。

长长的,有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

四四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

有点长,有点胖,摸起来滑滑的,两头都是圆的等。

4、想一想。

给每一类物体取个名字。学生说说,根据学生取名情况,逐一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5、看谁拿得快。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A、老师说名称,小朋友在桌上拿出相应的物体,把它举起来。

B、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现在我们变换过来,我拿出一种物体,请你们说名称好吗?

6、出示这些立体图形的模型。

小朋友表现真棒,这么快就能认出这些物体的形状了。现在请你们来,猜猜是什么形状的?

师在讲台桌下摸模型,并说出特征。

(1)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2)长长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3)圆溜溜的,光光的,滑滑的

(4)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

四、举例。

1、在我们生活中,圆柱体到处可见,看一看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致,哪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在生活中看见哪些物体?

3小结: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以看见这些形状的物体。

五、巩固。

1、游戏“看谁摸得准”。

a、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物体。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这一组的两个小朋友闭上眼睛。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形状,另一个小朋友当评委,看看他们摸对了吗?

b、其他小组的小朋友,也想玩吧!赶紧照他们的样儿,玩一玩吧!

2、整理。

3、认识图形。

a、 刚才,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不但能看,而且不看也能摸对物体。哪你知道画在纸上的会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立体图形,学生说出形状。贴在黑板上。

b、出示课件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4、“分分”、“数数”。

师:我们一年级有个小朋友特别的聪明,用你们刚才玩的物体搭了一个模型,是什么呢?(屏幕同步出示)这只小狗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课件显示它的解体)问:一共用了几个物体?每个形状的物体又用了几个呢?

5、找一找。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物体是这些形状的物体拼成的。现在老师先要带小朋友到我们的校园里去找一找,看谁能找到数学知识?我们再到大街上去找一找,看看又能发现什么?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些图形组成的物体吗?

6、捏一捏。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物体,小朋友们想亲手制作一个吗?

请你拿出手中的橡皮泥,捏一个你最喜欢的物体吧!

六、小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数学》,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物体画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幻灯片、玩具小熊、水杯,长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从家里带来一个盒子,孩子们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师:老师需要三名同学上台来帮老师一个忙,谁愿意?

学生活动:将长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让三名学生分别站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观察到的盒子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师:(吃惊状),咦?这三名同学观察的都是老师带来的这一个盒子,为什么画出来的形状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抛出疑问,引发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生:因为刚刚三名同学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上下认识上面、下面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出示图片)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小熊、数学书,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四、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五、书本练习,课堂作业本练习做,反馈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物体画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理解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初步学会根据观察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如何根据视角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

(1)看看游戏,激活相关的生活体验

老师:给我看一个立方体(上面盖着布),上面有什么?提出具体要求,记住心中所见,不要说,过了一会儿,老师说他将开始回答问题,他把他们分成三组,另外两组看不见。

注意:立方体的每一面都贴着不同动物的照片,分组观看时,让每组观看不同的图片。

当老师说要急着回答时,就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看到的,这会导致意见不一的现象,首先,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不同,并根据他们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揭开盖布,给学生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观察面是不同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2)观察对象并体验他,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景色承载“拍照”。

(1)指导“拍照”方法:问桌子中间的熊“坐”,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做一个盒子来表达“相机”,用这个“相机”给熊“拍照”,看清楚然后下来“拍”。

(2)当场“拍照”:首先为熊“拍”一张照片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角度,想想这张照片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把“印”放在你的脑海里。然后换个角度,从熊的前面、后面、左边和右边拍几张照片。想想这些照片会是什么样子,把他们都放在你的脑海里“印”。

[分析:以模拟拍照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和分层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照片的外观,并将这些照片“印”放入自己的大脑中,引导学生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的东西,提高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照片识别:在屏幕上,输入熊的前面、后面、左侧和右侧拍摄的照片,让学生判断自己被带到了哪里,站在相应的位置。当学生对左右两侧拍摄的照片难以辨认时,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熊的左右两侧,从比一比角度拍摄的照片有什么区别。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熊的脸是哪一边的。再观察比较后,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站在相应的位置上。

?分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站在相应的位置,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观察和识别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很难辨认左右两侧拍摄的照片,要注意从整体上观察二者的差异,以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到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他们之间的差异。给小猫“拍照”。

[分析:有了bear“拍照”的上述经验,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让学生在书中加入连,并让他们利用在上述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和判断。]

三,动画:观察照片

4观察茶壶。

(1)请拿出一个茶壶,按照老师的指示放在桌子中间。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并在脑海中记录下每一次的出现。

(3)在屏幕上,让四个学生从前、后、左、右观看茶壶,并显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让学生判断谁看到了他们,并在书中写一行连。

(4)小组交流,全班复习,检查成绩。

?分析: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后,通过观察物体的变化,让学生重新参与到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5观察茶壶和茶杯

动画:看茶杯

(1)请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观察自己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里互相交谈,茶杯从你的位置在茶壶的哪一边。

(4)让一群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孩子看到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

[分析:观察对象由单一对象发展为两个对象的组合,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小组内观察结果的交流,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看到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不同的。]

动画:观察保温瓶

6反思总结深化经验。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到一些物体,我们如何观察他们?

(2)你在观察物体时发现了什么?

[分析:经过三次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进一步讲解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体验。]

(3)看这幅画,从不同的`角度想象景色

1、展示一张大楼的照片,上面写着:这是一个长方体建筑。2引导学生想象:从建筑的前、后、左、右,他们会看到什么?三,互相谈论小组中的想象结果。4展示四张图片,让学生判断他们在哪里看到的。

[分析:让学生根据建筑物的照片想象出建筑物的前、后、左、右视图,由于课堂上无法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利用眼前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旧知识进行合理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概念作为支撑,这是对的一年级子任务的挑战。本课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契机。在基础上学生想象与想象结果交流中,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一方面,学生可以做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反馈。]

(4)家庭作业

1动画:观察恐龙

2动画:观察电脑

五、课后你还想观察什么?下课后请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们,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学交流。

物体画教案篇7

执教: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美向阳

时间: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内容: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课前谈话:

中午我到你们教室里面,很多同学很热情,有学生问我贵姓。板书:姜,杭州。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题考考大家。一个啤酒瓶的盖和一个塑料球,请你比较一下,哪个重?哪个轻?

塑料球重,铁盖轻。

那我问:塑料和铁比较,哪个重?

铁。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铁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样大小的塑料和铁哪个重?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哪个重?

那谁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什么?

黑板上写着。

140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你们会观察吗?

会。

怎么观察?

一生上台演示。

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他是将物体扔下去观察的。

你认为他这种观察好吗?

生:不好。

为什么?

扔下去可能会将水溅出来,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盖到底是沉还中浮?

教师演示:沉,浮。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观察?

生:竖的让它下去。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所以我们将物体放下去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盖在水中是沉的。

刚才还有一个塑料块,那怎么来观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浮的。

像铁盖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学生:能。

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请大家抓紧时间。

你们都整理好了,请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

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

1419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

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1425怎样的物体是沉的?怎样的物体是浮的?

生:比较大的,比较重的都是浮的;比较小的,比较轻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现在有很多同学又举起手来了?

生1:弹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头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来了。

生3:那铁的……

有人提出疑问了?

生1:如果木块是很小很小的,它也会浮起来的。

如果一块很大很大的铁,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师: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又有新的说法了?

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

1430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入出示: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1433同学们,我们先静下来。

木块是大的,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

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他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

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来。

1437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1440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据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他们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掂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教师演示,两个沉下去了。

剩下的两个球会怎么样呢?哪个会浮起来一点,哪个会沉下去一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 ↑

重 轻

小 大

轻 重

《物体画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物体画教案7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