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篇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精选4篇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目录:
1、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稳固耕地基本盘 打好种业翻身仗 3、构建新发展格局 迈好开局第一步 4、攻坚克难成绩来之不易 凝心聚力开启发展新篇 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202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政策思路、战略战术布局、各项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全党全国人民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站上历史交汇点,深刻把握今年的“极不平凡”,才能理解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面对艰巨挑战和重大困难,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经济成就尤其亮眼,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二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7%、率先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注入强大活力。
实践证明,应对严峻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和经验总结,是未来发展的底气和后劲。
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疫情变化,加剧了明年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的态势,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受到的冲击,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国必须在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求发展。同时,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国内外经济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只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积极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全面恢复、持续恢复、在亮点渐增中恢复。
如今,经济恢复中的亮点逐渐增多,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恢复到原有水平,更要在恢复的基础之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贯穿“十四五”时期的主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要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要求用好宝贵时间窗口,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实现市场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失时机推动改革、通过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必须把牢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优势、凝聚合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2021年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上奋进,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稳固耕地基本盘 打好种业翻身仗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要部署,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指明了着力方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资源稀少、质量不高、污染形势严峻,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制约性因素。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要求基本农田要姓农,要种粮食,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决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确定耕地用途。特别是要保障现有14亿亩的三大谷物面积只增不减,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生产粮食和多元化食物,始终端稳中国饭碗,筑牢大国粮仓。
必须看到,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下降,既有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占用土地的原因,也有用地不节约、不集约的因素。因此必须对城市摊大饼圈地坚决说“不”,坚持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一起抓。切实稳固耕地基本盘,要下大力气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着力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做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项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藏粮于技,就是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优质高效、低耗低排、高效绿色的粮食生产方式,从供给侧看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农民收益的必由之路,从需求侧看是满足人民对食物高质量需求的必然选择。
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良种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粮食方面科技进步明显,实现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杂交水稻国际领先。但我国蔬菜及畜禽品种选育水平不高,亟待持续推进农作物、畜禽良种攻关。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发挥制度优势,加强“大联合”“大协作”,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关,破解一批“卡脖子”问题,集成创新一批实用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使我国重点作物和畜禽育种创新能力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真正打赢种业翻身仗,维护我国种业安全,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力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关键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 迈好开局第一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站在新起点上,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认为,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凝聚共识,精准施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事关发展全局。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明年经济工作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韩文秀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部署的基础上,注重采取关键举措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摆在明年八项重点任务之首。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工程圆满收官。就在几天前,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周志成院士看来,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协作是航天重大工程成功的根本保障。“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中央领导,正如会议指出的‘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会议提出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这让我们听了很受激励鼓舞。”腾讯公司副总裁袁民说,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锻造前沿技术,努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基础。会议明确指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认为,要把握当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大调整趋势,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区域布局,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有序健康发展。
“产业链现代化除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还要考虑体制机制层面的优化升级。只有技术一个‘轮子’往前跑是不够的,必须‘双轮’驱动,才能真正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宏任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强调,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我国企业高效参与国内外的科技、金融、人才等各领域的合作,同时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重要支撑。
“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前提下,此次会议瞄准国内循环中存在的堵点和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突出问题,强化注重需求侧管理,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蕴说。
王蕴认为,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既有利于供给结构优化和供给质量提升,又能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健康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实现供需良性互动,支撑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大、韧性强、活力足的发展优势。
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是明年扩大国内消费的一大着力点。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街道农村电商服务站门前,新鲜送达的快递包裹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站点负责人黎巧飞介绍,设置电商服务站点后,村民网购越来越方便,最近新年将至,站点平均每天收到的包裹有400多件。
“明年沿河县将持续推进电商进农村,提高村级站点覆盖率,加强供应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让老百姓享受更便捷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县乡消费潜力释放。”沿河县工业和商务局副局长冉茂万说。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会议一系列继续扩大开放的部署再次向世界释放鲜明信号——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让我们再次确信了植根中国的正确选择。我们很幸运能够在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的进程中同步而行,特斯拉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积极融入并为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一份力量。”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
领导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攻坚克难成绩来之不易 凝心聚力开启发展新篇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即将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社会各界认为,这一年历经艰难险阻,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要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严峻挑战下交出非凡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会议指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会议用‘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概括,十分贴切,令人振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说,我国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系列举措力度空前。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增速转正;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和工业利润增速转正;
6月,外贸进出口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转正……一个个转正指标勾勒出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一年风雨洗礼,身处一线的企业感触很深。
3月28日,返岗9300多人;
4月全面复产;
6月投入物联网自动化组装线……联想武汉基地“跑”出的“加速度”,让联想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关伟直呼“不容易”。“是国家一系列‘稳链’‘固链’扶持政策以及联想多年构建的供应链网络,确保上千家核心供应商‘不掉链’。” 会议指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看来,这个“唯一”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来之不易,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也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信心。
“95后”西安男孩苟朝阳是一起学网校的一名在线学习服务师。一年来,他见证了在线教育为“停课不停学”做出的努力。“对偏远地区孩子,在线教育能带来更多可能,技术催生的改变刚开始。” 建成开通5G基站超70万个、工业互联网向多领域延伸……中国经济激发更多潜力。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不平凡之年,我国交出不平凡的成绩单。”王鹏说。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会议鲜明提出了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
“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要主动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会议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增加了“可持续性”,体现短期和长期的结合。
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还有一些领域和行业没有完全恢复到常态。前期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一些政策不能急于退出。
“会议明确‘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更注重针对性和抵达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
“财政政策更强调提质增效。比如,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上主动作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提出,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相结合,更注重风险防范。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会议一系列提法引人关注。
“未来改革更注重在供需两端发力,更强调畅通二字。”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方芳认为,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适配性,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形成供需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并对2021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明年重点任务的第一项,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很是振奋。“我们正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蓝鲸NE1.5T发动机进行极限运行测试,以每分钟不低于5500转的转速连续运行超200小时,验证稳定性和可靠性。”他说,长安汽车将加大创新,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的问题。
“未来,深度学习框架、数字城市运营等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百度将发挥技术优势、开放数字能力,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创新。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不久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相关部门签署协议,共同推进长三角新型显示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域合力打造灵活高效的产业生态,长三角在实践。
“明年我们将聚焦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说,要把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放在突出位置,既着眼于补短板,更做强引领优势。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会议强调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我们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但消费环境、消费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说,两江新区正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建设一系列智慧新型商圈,以品质升级带动消费升级。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会议明确一系列改革关键举措,并聚焦种子和耕地、大城市住房等进行部署。
“坚持问题导向的任务部署和一系列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必将有力推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王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