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调研报告7篇
调研报告可以涉及不同领域,包括市场研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调研报告是调研事情的文字证明,是实施一项措施的书面借鉴,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贫困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贫困调研报告篇1
一、南部山区农村贫困成因
1、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旗南部山区总体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起伏多变,坡度大,土层薄,抗蚀能力弱,一遇暴雨冲刷,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春旱、强降雨、大风、冰雹、早霜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2、农业人口素质偏低,小农意识严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又是生产力发展中最能动、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而南部山区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偏低,表现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劳动人口的平均文化水平低,劳动者的素质低下。劳动力人口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所占的比重低,具有农业生产专业技术的人员比重更低。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相当落后,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老守田园”思想严重,缺乏进取精神,传统农业的耕作种植方式又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陡坡耕种、顺坡耕种、乱开荒,土地不是精耕细作,高产高效,而是“以多取胜”,主要依靠土地生产获取家庭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以前农村贫困户实行纯生活救济的扶贫方法,使一些人滋长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形成“越给志越短,越给人越懒”的现象。
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南部山区相比北部平原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历史欠账多,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山高坡陡,耕地破碎分散,坡耕地多,基本农田少,农业机械作业困难。多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服务功能退化,水资源匮乏问题突出,旱地多,水浇地少。农牧业生产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处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以自给性农产品生产为主,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低。
二、南部山区永久脱贫之路
1、大力推广应用农村实用技术
要彻底摆脱农村的贫困状况,做到真脱贫、永久性脱贫,除了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进行“输血”外,最主要的是依靠农村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而“造血”功能的实现,必须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要靠有文化、懂得农村实用技术的农业人口作支撑。而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农民的教育、离不开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应用。治贫必先治愚,变“输血”为使其“ 造血”。按照“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的文化教育和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牧、水利、林业、国土、发改等部门的作用,深入农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或实用技术的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山区群众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讲座;也可以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还可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农牧林水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观念转变的教育,使山区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推进雨水集蓄利用,积极推广喷灌、滴管、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强化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增强农业防汛抗旱能力。二是加大南部山丘区坡改梯建设力度,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加快改善农业机械作业条件。推广蓄水保墒技术,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取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彻底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坡改梯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平整土地、建设田间道路、完善田间配套工程等工程措施。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切实提高贫困山区粮食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旱作节水农业,有效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3、坚持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如果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那么农业发展的后劲将面临巨大的冲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重大。首先,鼓励农民群众植树种草、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通过立法禁止毁林、毁草、开荒等掠夺式开发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把环境治理同农民利益联系起来,鼓励农民对荒山、荒丘、荒滩的承包和租赁,通过他们的劳动,努力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贫困调研报告篇2
位于贵州中部地区的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是贵州众多贫困村中的一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该村和省内其他贫困村一样,在贵州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劳动力转移、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通村通组道路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全社会经济全面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像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这类贫困村的发展速度则显得有些缓慢。在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任职的这段时间,我通过在村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对该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了一些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如何发展像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村这类省级一类贫困村的工作思路。
一、贵州省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基本情况。
贵州省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有农户140户、810于人、实际常住人口620人;该村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有500余人;党员17名,其中女党员5名,65岁以上老年人80人、16周岁以下小孩190人、外出经商人数不足7人、167人外出务工;村现有可耕田地共1100亩,其中水田700余亩,年产稻谷约1.75万公斤。有集体荒山300余亩,基本没开发;提灌站1个,提灌站输水管道年久失修,群众用水困难;目前村有一个从学前班到三年级的不完全小学。
该村无集体收入来源,村举办集体活动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日常水稻种植、玉米种植、油菜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目前,有比较零星的西红柿、大葱、花生种植;有三户种有小规模的经果林;在村没外出的主要劳动力的创收方式是协助外村包工头搞建筑工程承包,一部分退伍回家的军人则以钻探打水井增加收入。目前全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8户、73余人,全村xx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200元。
同时,该村距离市中心区仅6公里,安普二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安顺黄果树机场就位于村东面2公里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通透性好,且能连方成片,适宜规模化发展。
二、贵州省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明显。该村没有主导产业,传统的农作物没有市场竞争力,很难形成产业拉动力,原有的农作物种植生产经营水平低,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大多数村民仅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稻田上,与外界交往较少,也不太关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二是人文环境较差,思想受到束缚。像很多贫困的农村一样,该村基础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村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比例显高。村两委发挥作用不到位,部分人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很多农民对传统习惯抱残守缺,长期处于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经济状态,形成封闭式的循环格局,形成了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攒个油盐钱的典型贫困村。
三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长期以来,该村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灾,必然引起减产减收。比如,xx年暴发的特大干旱,导致夏季水稻种植无法按时插种,同年6,暴发的洪水淹没了大面积的农作物。
四是群众安于现状,小富既安。该村的农作物种植全部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业,主要表现在农民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即安意识较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村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该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围绕“依托扶贫政策,建设美好干河”这一主题,以“抓农业种植基地示范点建设,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载体,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立足于干河村现有传统农业,优先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促进基地建设,使本村经济发展上台阶,依托市场促进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助农增收,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5500元。”的发展思路;鉴于该村的发展思路和现实条件,可以从如下几步着手发展:
一是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农村脱贫说来说去没有一个领头人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纵观中国大地上的亿元村就是因为他们的带头人的领导决策。像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这样的贫困村,不仅需要能带领农民脱贫的领导班子,还需要班子成员眼界开阔,一心为民,善于化解矛盾纠纷、能统观全局和有开拓精神。另外,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组织的保障作用出发,积极探索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联村帮扶、联户帮助、联事定责等活动,活动可根据党员的素质、兴趣、专长、年龄等方面加以分类设立诸如:“宣传政策岗、收集民意岗、监督村风岗、致富帮贫岗、管理村事顾问岗”等岗位引导和服务群众发展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确保村级在运行中认识、领导、责任、管理、监督到位。
二是统一思想,打破其传统农业思维。村贫困的根在人,人贫困的根在思想,对于一个省级贫困村来说,从一个台阶迈向另一个新的台阶,首先需要从思想上推动村的发展,从思想上高度统一,形成一股绳,这样才能做到行动的协调一致,更快更准确地达成目标,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典型促动、政策引导,转变村干部的观念,不断地利用理念标准来引导班子成员,不断地用思想交流方式求共识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时的开展由上级部门指导的贫困村座谈会、讨论会、文娱活动等为村民的思想交流提供平台,达到求同存异,达成发展共识。
三是在传统农业上嫁接现代农业。从贫困村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引入“高投入、高效率、高环保、低成本”模式,就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来说可以利用该村是城郊村的优势,组织精干人员成立种植开发合作社,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安顺开发区宋旗镇干河村农业,围绕种植做文章,利用该村该村距离市中心区仅6公里,安普二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安顺黄果树机场就位于村东面2公里处,便捷的交通优势,做到种植与工业互促式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利用农业开发合作社的专业优势和人员、市场优势带领广大群众种粮跟着市场走,啥好卖种啥,啥值钱种啥,并适时的发展畜牧业生产消耗农业生产剩下的下脚料,逐步形成循环经济。
四是在当前帮扶的基础上再创新帮扶模式。贫不是给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扶贫不仅要改善当地贫困户落后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贫困户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要给他们充分的尊严和自信,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贫困村的大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党委、政府,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民,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为经济发展打造坚强后盾,才能更好的实现贫困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贫困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帮扶措施上,抛弃那种“撒胡椒面”式的帮扶方式,帮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帮扶资金,循序渐进。集中力量和资金因地制宜,一个点、一个项目、一个时间段的帮扶。比如:帮扶部门可根据自身情况帮助贫困村建设一个养殖场或者种植小区等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壮大贫困村的集体经济,避免村级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
贫困调研报告篇3
回顾自己25年的工作生涯,发现我在物资企业经商xx年,在行政单位工作至今xx年。经商、机关工作生活了25年,唯独没有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农村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带着疑问,我选择到贫困村小蒙屯村去挂职当第一书记。选择下乡挂职,我的初衷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人生,更好地为将来写作积累生活素材。因为我爱好文学,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我想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亲身体验农村生活,通过观察最基层最低层人民的生活,积累素材,让今后的写作更接地气、更接近现实。
当我在农村生活几个月之后,我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比城市生活条件差远了。如何缩短城乡差距?农民群众需要什么?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写什么?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我要写的内容。
首先,我想目前我要写的文章应该是写实文章。比如写调研报告,要写出农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我初试小牛刀,试着把一篇论文《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才能做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工作——以泉水镇小蒙屯村为例》参加钦州市扶贫攻坚论坛论文比赛获得三等奖。这篇论文中我从农民致富的角度去思考,我发现农民一是需要致富信息。干什么能多挣钱?种什么、养什么能多挣钱、挣大钱?农民二是需要技术培训。农民迫切需要各种科学技术,目前主要需要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农民三是需要资金扶持。有致富路子和生产技术,没有资金生产启动不了,只要有了资金,才能生产产品,有了产品才能创收。为了解决农民的这些需要,国家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干部驻村扶贫机制。农村扶贫工作要如何开展最有效?我认为,扶贫既要注重输血(即直接给予农民资金及物质支持),更要注重造血(即对农民要进行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还要进行产业技能、市场意识等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培训)。对于相对贫困落后的村庄而言,有了输血的注入,如再注重造血功能的提高,采取授之以鱼,亦授之以渔的工作方法,则既能使当地农民解决当前的困境,又能获得长期的自力更生的生存能力并由此产生长效的收益,农民逐渐实现经济独立,不再依赖政府的扶贫救济,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扶贫开发的意义,这才是推进扶贫及新农村建设工作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城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举措。
这个小收获让我更加相信真实的能给人提供参考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希望在以后的农村工作生活中要从不同角度去调研,挖掘不同领域比如基层党建工作、计生工作、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助增收、民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题材,力求写出一些有见解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领导作决策提供参考。
其次,我要搞文学创作。写散文,写小说,这些都是我努力的方向。俗话说好文章千古传诵。我虽然没有很好的文才,但是,我热爱文学,我也许不会写出很优美的文章,但我直感我会成为一个有正义感能传播正能量的好作家。我希望拿起一支拙笔写出充满激情的充满斗志的文章,来鼓励更多的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多做贡献。这世上雄才大略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而且大多数是农村人。如何发挥众多普通农村人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去推进社会改革发展才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我要写的题材。
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一定要发展文化教育与发展经济双管齐下才能打造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教育是个很重要的事业。思路决定出路、头脑指挥手脚。有好思想好心态的人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冲劲。而一个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依靠学习。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文化立国,文化强国。提高国民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让农民多受到好的教育,才是缩短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中国要全面走向小康社会,就要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城市辐射农村,如果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水平相当,那么社会才会稳定,全面走向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也许就是党委政府下派机关领导干部去下乡建设新农村及扶贫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下乡挂职的两年时间里,我一定要做到八个多走多说多做多写。多走,就是多走村入户搞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多说,就是多宣传鼓动,把好思想灌输给农民,提高农民思想素质;多做,就是多跑上级部门找经费,多做好事实事,为农民谋利益;多写,就是多写反映基层生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的文章。
我到乡下挂职工作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一年来我与所驻村的村委干部打成一片,感情融洽,大家一起为美丽乡村(扶贫)工作出谋划策,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虽然乡下的物质条件比市里的差,但是,我能克服这些不足。相反,我很喜欢在乡下工作,因为能在乡下甩开膀子为农群众办实事好事,得到农民群众热情欢迎和尊敬感觉很好。而且乡下的田园风光很美丽,不用花钱旅游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平坦的田野和美丽的绿树红花,这些对我来说就足够让我开心的了。
贫困调研报告篇4
在xx区的贫困人口中,有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贫困母亲。她们中不少人还生活在极度的贫困状态:口粮不足、缺乏收入来源、身患绝症无钱医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们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困苦和劳累,做出的牺牲更多,付出的代价更高,承受的压力更大。可以说,在贫困人口中,贫困母亲的生活境遇最为艰辛。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母亲的关注和支持,20xx年10至12月,区妇联组织全区各级妇联开展了“关于贫困母亲家庭生活现状”的专题调研活动。几个月来,xx区各级妇联干部走村串户,通过采取统计、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式,重点对九个镇(办)场的贫困母亲家庭进行了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这些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具体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家庭现状
“贫困母亲家庭”特指因丧偶、离异、身患重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妇女家庭。在这些家庭中贫困母亲不仅经济负担重,而且精神压力也很大,是弱势人群中最需要关心的特殊困难群体。
(一)基本状况
据初步调查,目前,全区共有贫困母亲家庭393户,总人口为1238人,平均每个家庭3人,2口人家庭72个,占18%。3口人以上的家庭321个,占82%。主要经济来源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完全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的70户,占17.8%;二是靠政府低保、下岗退休生活费、遗属抚恤金和打零工维持生活的63户,占16.2%;三是靠从事家政服务等非稳定就业收入维持生活的51户,占12.9%;四是靠种口粮田维持生活的173户,占44%;五是靠亲戚、朋友帮助接济的36户,占9.1%。
(二)主要困难
调查显示,贫困母亲家庭普遍存在子女求学、患病就医、无创业技能、无住房或住房拥挤等“四大困难”。在393个贫困母亲家庭中,有49个家庭将“子女求学难”作为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占12.5%;有102个家庭将“本人创业难”作为最需要得到解决的困难,占26%;有194个家庭将“疾病诊治难”作为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占49.4%;有6个家庭将“住房困难”作为最需要得到解决的困难,占1.5%;有42个家庭将“其他困难”(注明:救助米、油、教育孩子、子女就业等)作为最需要得到解决的困难,占10.6%。
1、供孩子读书难。393个贫困母亲家庭中,约55个家庭的孩子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总数的14%;107个家庭的孩子正在读高中(或中专、职高),占总数的27%;约56个家庭的孩子上大学或待业,占总数的14%。这些贫困母亲为了供她们的孩子上学承受着极大的经济压力。调查情况显示,孩子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55个家庭中,有36个家庭的孩子上小学,19个家庭的孩子上初中,分别65%、35%。就读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家庭,每学年支出孩子教育费用最高的一般为1000元左右,最低500元左右;四至六年级最高1200元左右,最低800元左右;初中一年级最高2100元,最低1600元左右;初中二年级最高2900元左右,最低1900元左右;初中三年级最高一般3000元左右,最低2900元左右。虽然教育管理部门规定有些费用是否交纳由家庭选择,但贫困家庭的母亲们为了使孩子与其他家庭孩子一样,宁可节衣缩食,一般都是选择交纳,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家庭鱼肉基本不进门,常年青菜、土豆、豆腐干子加咸菜,偶尔蒸个鸡蛋改善伙食,生活十分艰苦。孩子学习费用的沉重压力,使得她们几近窒息。
2、本人创业难。贫困母亲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年龄相对集中在40岁以上,其中25—35岁年龄段约占14%,35岁以上的约占86%,在393个贫困母亲家庭中,体弱多病、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没有资金、没有创业能力的共占50.8%;36%的贫困母亲即使找到工作,由于技能单一,加之为了照顾孩子,她们只能在离家较近的镇、村、社区或辖区单位,从事保洁、护绿、照顾病人、替人做饭等收入低、不稳定的家政服务的工作。
3、疾病诊治难。据调查显示,由于贫困,39个家庭贫困母亲的丈夫身患绝症,无钱医治离世;有相当数量的贫困母亲有病不能及时就诊;还有的自我保健意识差,又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个人卫生保健,加之基本营养补充不足,教育孩子成人成才压力大,贫困母亲常常带病劳作,恶性循环,健康状况普遍很差。调查显示,有病不上医院就诊的母亲达到82%;18%的母亲患有各种疑难杂病无钱医治。她们普遍不做定期妇检;患各种妇科疾病的比例高。调查结果使我们对贫困母亲的健康状况十分担忧。
4、教育子女难。在393个贫困母亲中,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89%,高中以上占11%,独自教育子女往往力不从心,对如何教育孩子成人普遍感到茫然。她们担心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自卑;担心孩子因失去父爱而自闭;担心孩子过早尝到生活的艰辛而厌世。归结到一点是担心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社会正常轨道。据与贫困母亲座谈调查,相当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有的虽然学习较用功,但不愿与同学交流;有的害怕别人歧视,过分敏感,情绪和行为上容易冲动,形成与同学的对立。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家庭贫困,他们大多具有自卑心理,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5、住房困难。据调查分析,在393个贫困母亲家庭中有6个家庭把住房困难作为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她们有的没有自己的住房,或借住亲戚朋友的房子,或挤住娘家,或租住社区居委会的房子,即使有住房的家庭房子也很小,多数是50年代建造的,有的已经成危房,生存环境恶劣。
(三)贫困母亲身处困境仍自强不息
调查发现,贫困母亲家庭生活普遍困难,作为一家之主的贫困母亲虽身处逆境,困难重重,却仍然体
现了中国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393个贫困母亲家庭中,有224个家庭的贫困母亲依靠种田、做家政服务或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其中完全依靠种田维持家庭生活及其他开支的有173人,她们历经风雨与坎坷,没有退缩,没有怨言,默默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生命不息,劳作不止。
二、贫困原因
(一)收入水平达不到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统计资料反映,我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支出,20xx年为300元左右,其中食品消费180元,衣着20元,家庭设备用品30元,医疗保健10元,交通通讯10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30元(其中教育20元),居住30元。调查结果显示,贫困母亲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以下的占大多数,按平均消费水平只能填饱肚子。至于穿衣、看病、子女教育等基本消费则没有经济收入支持。
(二)家庭解体,收入锐减。离异、丧偶使家庭结构残缺。在393个贫困母亲家庭中,因夫妻离异造成家庭结构残缺的有11户,占2﹒8%,因丧偶使家庭结构残缺的有38户,占9﹒7%。离婚的主要原因,一是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夫妻矛盾而分道扬镳的占31%,离异后对方缺乏责任心,借口没有钱养孩子,将抚养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母亲。二是夫妻积怨深厚,离异后一般双方很难见面,或者对方无正当职业,应给孩子的抚养费很难到位。在丧偶家庭中,90%以上是因丈夫生前患重大疾病或不治之症,治病期间用光了家里的储蓄,甚至债台高筑,使得家庭经济陷于困境。
(三)缺少谋生技能,自救相对困难。贫困母亲大部分处于中老年,她们文化程度较低,谋生技能差,有的体弱多病,没有谋生能力。她们的孩子正处于教育、生长发育阶段,为减少家庭开支,照顾孩子一日三餐都在家吃饭,即使有一技之长,可以谋到较高收入的工作,但又离家较远,左右权衡,只好就近从事低收入且不稳定的体力劳动,因而影响了家庭收入,使之陷于贫困。
三、对策和建议
贫困母亲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家庭不仅面临物质生活贫困,有相当多的还面临精神生活贫困。这些家庭成员都是妇联工作的对象,关注、关心、帮助她们,妇联组织责无旁贷。今年以来,区妇联组织全区各级妇联对贫困母亲生活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各级妇联还针对贫困母亲生活现状开展了帮扶活动。虽然各级妇联组织尽心尽力为她们中的一部分人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她们的生存生活状况。要从根本解决贫困母亲家庭实际困难,还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帮助。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以期从整体上改善贫困母亲家庭状况。
(一)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环境。帮助贫困母亲家庭,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贫困母亲家庭面临的困境,让社会了解她们的生存状况、主要需求,使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明确各自应该怎样给予援助等;要宣传贫困母亲自强不息,宣传她们的孩子在困境中求上进的典型,鼓励贫困母亲家庭成员提高自我的信心和能力;要宣传社会各界帮扶典型,树立“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社会公德,给予贫困母亲精神动力。
(二)真情关爱帮助解决就业。帮助贫困母亲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是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的能力。针对贫困母亲普遍存在的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实际情况,要帮助她们提高职业技能作为重点,根据市场需求和她们的就业愿望,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技能培训,丰富培训内容,保证质量,提高她们的就业创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和帮助她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奋发图强,摆脱困境,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要提供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政府设置的公益性岗位,要向贫困母亲倾斜;社区的便民服务项目和灵活就业岗位,也应注意安排贫困母亲;各用人单位凡有适合贫困母亲就业的岗位,应尽可能吸纳她们就业。
(三)部门联动实行医疗救助。妇联组织要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关爱贫困母亲身心键康活动。如:通过发放“爱心体检卡”的形式对贫困母亲实行医疗救助,贫困母亲可持“爱心体检卡”免费进行乳腺和妇科病的常规检查服务,对特别困难、患病的贫困母亲持“爱心绿卡”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可享受折扣优惠;与相关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妇女保健知识服务,帮助贫困母亲了解生殖保健知识,增强身心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四)政府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关心、帮助贫困母亲家庭除了需要妇联和社会各界继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提供就业帮助,更需要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在特定阶段给予特殊的经济扶助。建议民政部门将未纳入低保的贫困母亲纳入低保,同时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贫困母亲家庭实行生活困难救助。
(五)、积极开展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社区、妇联、学校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与贫困母亲家庭的沟通,改变悲观、自怜思想,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信心面对各种困难;帮助贫困母亲学习科学教子方法和与子女沟通的技巧,提供母亲与子女沟通的机会,改善亲子关系,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组织志愿者走进贫困母亲家庭,开展情感交流和心理抚慰,为她们提供法律帮助、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服务,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高度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追求社会公平的任务已经摆上了党和国家的显著位置,缩小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贫困母亲家庭的存在,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援助贫困母亲家庭是一项社会化工程,单靠妇联的力量非常有限。需要政府关心和支持,需要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帮助。给贫困母亲精神上多一份慰籍,经济上多一点支持,给她们的孩子多一份关爱,让困境中的母亲和孩子不再愁苦。总之,帮助贫困母亲家庭摆脱困境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贫困调研报告篇5
xx村贫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我县“xx”时期的贫困村之一,位于xx镇西南部,距xx镇政府所在地所在地90公里,辖xx一、二、三组,高让一、二组,半山组,纳坝一、二组,林桂组、龙山组、林或组,纳笑一、二组,卡同组、辉贯组,甲以一、二组等17个村民小组,共375户17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2人,龙滩库区移民户802人,农村五保户4户4人,农村低保户57户143人。全村总面积6430.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2公顷(水田17公顷,旱地115公顷),目前种植有核桃1810.48亩,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以水果、板栗、食用菌、杉木、网箱养殖、山羊养殖为主,xx年人均纯收入1692元。
二、贫困面貌
(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xx镇政府至xx村的村级公路为水泥路。村内的林桂、纳笑屯为砂石路,雨季路面泥泞,路况较差,可勉强通行;卡同、威贯、龙山、林合、纳坝、甲以、高让、半山等八个屯未能通车行路,交通极为不便,出行难成为xx村发展的瓶颈。xx村半山屯有3户后靠搬迁户尚未通电,其余各屯(户)均已通电。建有人畜饮水工程,但受投资及水源限制,工程建设规模有限,无法在旱季发挥出更有效作用,人畜饮水面临一定困难。xx年,水利系统预算投入40万元,在卡同、辉贯、林合、龙山等屯新建自来水工程,新建和加固维修高让、半山、纳笑屯田间渠道,改善了xx村多年来本来就少有的农田灌溉条件。相关项目目前还在施工。
(二)教育事业困难较多
xx村有1个村完小,全校占地面积291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166平方米,开设1个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共7个班,有教职工7人,其中,校长1人,代课1人,专任教师5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
xx村完小xx年秋季学期在校生165人,内宿生101人,有标准铁床架60床,学生人均拥有床位0.5个。全村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入学率100%。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村完小的伙食质量保障难度大,蔬菜尚可从附近农家购进,肉类食品必须从集市购买,极不方便。同时,由于山川广袤,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上学极不方便。
(三)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受限
xx村共有党员46人,其中,70周岁以上3人,40到70周岁9人,40周岁以下34人。党员年轻化程度较高,且文化程度在全村范围相比较高,体现出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xx村“两委”班子中,党支部书记李世祥47岁,村委主任班荣登45岁,村委副主任林汉宁47岁,村妇女主任王美娟35岁,年龄比例较为合理。走访中发现,村委班子及各村民小组组长都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及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良好愿望,有较强的意愿管好村级事务。
xx村建设有办公用楼1栋,建筑面积308平方米,内设卫生室。还设有“农家书屋”,约有书籍700册,可供村民阅读使用。但村级管理服务制度不够健全,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培训。由于村屯分散,宣传设备、设施不够,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宣传到位。
(四)社会发展较为欠缺
民风民俗方面。该村以壮族群众为主,村民爱唱山歌、团结和睦、互爱互助、乐观积极、热情好客,乡情浓郁,乡风质朴,但全村除小学外,没有体育、文化设施,难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硬件和软件都严重缺乏。
村容村貌方面。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导和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高,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客观原因,村屯污垃设施严重缺乏,除了村委所在地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屯建有小型垃圾收集池外,其他屯都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居住环境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县引导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群众越来越多,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统计数据来看,全村375户居民中,已经没有茅草树皮房,只有45户还住在木瓦结构的旧房子里,绝大部分群众都已住进砖混结构的楼房。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房技术保障,大部分群众建设的新房还存在抗震能力弱、“三通”难度大等问题。以林合屯为例,全屯共有23户群众,却分为6个居住点,最高的居住点目前未通自来水;从码头到该居住点大约3.5公里,只通机耕路,但路况极差,摩托车都难以通行;目前该屯群众已全部住进楼房,但没有框架结构楼房,其中只有一户进行过装修。林合屯的这一情况具有较强代表性。
产业发展方面。种养殖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已创建有天峨县xx镇世祥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天峨县xx镇高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天峨县康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天峨县丰盛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天峨县李林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但多数合作社为这两年新创建,正值投入阶段。该村外出务工人数229人,在本村务农人数867人,在校学生172人,其他为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等,劳动力转移率较低。
三、贫困原因分析
(一)人口素质总体相对低下
全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文化教育,熟练掌握运用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比例很低,科技意识差。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收入水平低。部分群众不相信科学,只相信经验,存在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别人养什么就跟着养什么的观念,创新意识不足,短视现象严重。部分群众保守思想和安土重迁意识较为严重,当调研组提出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并实现进城梦时,大部分群众顾虑重重。有的担心到县城养不活家人,有的担心还不起购房贷款,有的认为到县城买房花费太大、得到房子太小,有的担心集中居住难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二)产业发展空间较为狭窄
xx村地广人稀,植被繁茂,但是处于龙滩水库水源涵养区,山高坡陡。田地单块面积小,肥力弱,不适宜机械化耕作;耕地零碎,土层瘠薄,易涝易旱;排灌条件差,滑坡灾害频繁;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农业种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竞争力弱。调研组从县城前往林合屯,乘车半个多小时,乘船1个多小时,还需步行1个多小时。当地群众也反映,瓜果蔬菜类农产品从屯里面运送到县城由于辗转颠簸,一般都会烂掉一半左右。调研中还发现,大部分群众都将大部分土地用以种植杉木,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谈及产业发展计划时,个别群众提出扩大山羊养殖规模,但被大部分群众否定。
(三)享受扶持政策相对较少
xx村地处莽莽大山深处,历史上长期与世隔绝,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但是由于xx村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扶贫开发的难度极大。上级对xx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需求相比,十分不足。从xx村林合码头至林合屯各居住点共有大约4公里路程,由于该屯既位于龙滩库区,又只是单淹(只淹耕地不需搬迁)地区,该屯建设入屯公路时,既没有享受到扶贫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也不符合移民部门的帮扶条件,当地群众户均投入近万元也只建成一条部分地方坡度超过30度的低等级车行路。一到雨水季节,边坡塌方严重,路面坑坑洼洼,行车安全系数极低。
(四)自然生态承载能力减弱
长期以来,xx村农民修房造屋、生产生活都依赖森林资源,局部地区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日益恶化,但是村民人口越来越多,高科技劳动工具越来越普及,人们利用、改造和破坏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当地自然生态越来越难以适应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有炭窑,一些较大的木头被丢弃在路边,个别群众毁林造林。一些群众进行山羊养殖,也给当地生态带来较大的破坏。
四、几点建议
当前,和xx村相比贫困面貌一致、贫困原因类似的贫困村还有很多,为他们找到一条合乎实际的脱贫路子,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加大生态移民搬迁宣传动员力度,促使贫困群众通过移民脱贫。移民扶贫是当前我县推进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生态移民又是当前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把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他们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到城市安居,也减弱当地自然生态压力。在动员群众生态移民时,应重点把握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问题,从就业、就医、就学、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搬迁群众扶持和引导,促使他们在城市得到发展,在城市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有效提升生产生活设施保障水平,帮助贫困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由于部分贫困村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较少,人们自行筹集资金建设的生产生活设施质量差、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利用率和安全使用系数低,对改善生产生活质量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要加大对贫困村屯特别是人口数量较多且未进行生态移民村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出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对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设施进行加固或改造,对已不能发挥作用的设施进行升级或新建。帮助贫困群众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他们投入精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三)通过“七个一批”综合施策,因户制宜探索各不相同的脱贫路。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观念落后等共同因素外,贫困户具体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病因灾返贫,有的是无劳动力致贫,有的是因有子女上学一时难以脱贫。对此,我们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对贫困对象“七个一批”进行分析(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发展一批、移民安置搬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教育资助帮扶一批、边贸政策扶持一批),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探索扶贫具体思路。
(四)引导贫困群众合理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认识不足,全部栽植成长周期长、经济收益慢的杉木,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存在盲目现象,未能走上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互相结合、短以养长、长以补短的产业发展轨道,坐拥百亩以上人工林,但近几年内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我们要利用我县特色业发展迅猛、幅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引导贫困群众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与林木业发展相结合、相补益的良性发展模式,才能促进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
贫困调研报告篇6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作为xx镇xx村精准扶贫工作小组专班的成员之一,对xx镇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xx镇20xx年建档立卡的18个重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位于xx市xx区xx镇中部,与xx城区相距约2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5公里。全村总人口1470人,总户数423户,辖八富湾、斋公湾、六屋湾、小黄湾四个自然湾,4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27人,村两委干部4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98亩。全村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导产业,20x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230元。
目前,全村路、有线电视、宽带、电话、自来水都已经通到村组户。居民用电已接通到户,但存在进线老化,电压不稳的情况。已建成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12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入户摸底调查。我所在的工作专班将人员分为四小队,每一小队负责对xx村中的一个自然湾开展调查,根据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会中识别工作思路要求的两套名单原则,在20xx年建档立卡确认的贫困户、贫困村名单基础上,入各湾进各户再进行一次详细调查,确保贫困户信息的实时更新。第二阶段,精准识别。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新增贫困户名单逐一对比甄别确认。最后对贫困户名单进行民主评议和票决,最终确定xx村产生的贫困户数为132户,总人数为505人。第三阶段,制定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四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对132户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并填写了调查摸底表,建档立卡,分类管理,按贫困程度分为了重度、中度、轻度三类,按致贫原因又分成了因病、因残、因教、缺技术缺劳力4类。
(一)因病致贫。家庭成员患大病,巨额费用导致家庭困难,全村共有59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4.69%。如李坤占一户,其儿媳熊莉莉患白血病,治疗花费近30万元,报销7万元,自费22万多元。
(二)因残致贫。家庭主要成员因残疾或痴呆傻精神障碍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收入低,全村共有23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7.42%。如李友青一户,李友青本人、妻子陈梅芳均为精神残疾,住房破旧,儿子李俊因贫辍学在家。
(三)因教致贫。家庭中有1-3个孩子上学,学费生活费压力大,同时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镇内高中学生全部在xx市区或市外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全村共有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6.06%。
(四)缺劳力缺技术致贫。主要是家庭结构异常,以老人和小孩为主,或五保、孤儿,或家庭青壮年成员非正常死亡、失踪、出走、家庭无能力创收,全村共有42户,占总贫困户的31.81%。
四、制定扶贫计划
根据调查研究收集到的情况,结合我村发展实际,初步确立两产业一精准的发展思路,即传统水稻油菜产业和水产养殖业齐头并进,因户施策,对特殊贫困农户精准扶贫。
(一)发展村特色产业,两条腿走路。目前,水稻、油菜种植产业是当前xx村的主导产业,在群众中有一定基础,为了使我村的传统水稻、油菜种植产业走上规模化道路,需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80万元,改造塘堰2口,清理沟渠1公里,新建小型滴灌站3个。坦塘面积有60多亩,可以发展水产、家禽养殖业,相应增加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扩大农机具补贴在水产养殖中的补贴范围。同时,将积极引导种植农户成立合作社,打造品牌,开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实现农超对接,带动全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大适龄人员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就业能力,就近推荐安置到市、区、镇招商企业务工,提高收入水平。
(二)因户施策,精准扶贫。根据每户致贫的原因按照轻度贫困户在2015年至2016年脱贫,中度贫困户在2017年脱贫,重度贫困户在2018年脱贫的目标,争取全村在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同时,根据致贫原因制定不同脱贫帮扶计划。①因病致贫的,纳入大病救助和争取慢性病补助;②缺乏技术技能的,组织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和就业技术培训;③因学致贫的,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减免学费或补助生活费得到资助;④完全没有劳动力和收入来源的以及所有五保户,实行政府兜底,纳入低保救助或五保供养。
(三)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对居民生活、生产电网进行改造。计划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7万元,对全村每户的照明电进户线进行升级更新,同时,架设1500米八富湾至小黄湾的生产用电线路,解决生产用电安全问题。二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计划投资82万元,对村湾内4处近3000米排污沟进行清理。卫生方面,配齐配全保洁人员及保洁工具,加大对卫生的投入。三是开展村庄亮化美化工程。计划投资18万元,对村级公路两旁以及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植树绿化,安装100盏太阳能路灯,硬化一条长100米、宽3米的斋公湾至坦塘路。
五、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充分借助各单位、各部门的力量,强化资源整合,拟定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度,加强与包村单位联系、沟通,在编制规划上报建设项目时重点倾斜安排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三位一体(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扶贫格局,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
(二)重视农户身体健康,加大宣传健康科学生活理念的方式方法。xx村因病致贫的户数占贫困户总户数的44.69%,几乎占了总贫困户的一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除了做好对已患重大疾病农户的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助等帮扶措施外,还要防患于未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并由政府和卫生组织联合通过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来引导农户践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更大程度上保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实现造血式扶贫的重要基础。
(三)加强孝文化在扶贫工作中宣传力度,以孝扶贫。扶贫济困是孝文化的直接体现,xx又是孝文化名城,通过大力宣传孝亲文化价值观,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加扶贫工作,可由地方政府引导搭建自助公益平台,通过政策表彰激励等途径,统筹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增添更多的扶贫力量。
贫困调研报告篇7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的工作要求和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牵头组织农发办等部门对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贫困村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我县总人口xx万人,农业人口xx万人,耕地xx万亩,水田xx万亩,水浇地xx万亩,水平梯地xx万亩,80%以上属中低产田,人均耕地xx亩。目前,全县未通过上级验收的贫困村尚有xx个,贫困人口xx万人。这些贫困村大多位于边远山区,山高坡陡,土地瘠薄,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落后,精神生活贫乏。贫困村致贫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我县贫困村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区和秦岭山系的边远山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由于这些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讯、上学、就医等设施改善投资大、成本高、难度大,一定程度上被社会发展边缘化。致使这些地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据对关口镇干沟村的调查:该村有xx户xx人,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有耕地xx余亩,xx亩以上联片耕地几乎没有,大部分是几分或是几亩分散在一沟两岸的山坡上;虽然修通了简易公路,但是公路沿沟而上,到了夏季洪水冲刷便没有公路,农用物资还是靠肩挑背驮;九十年代,农户集资拉通了两相照明电,由于线路老化,年久失修,线路损耗大,到了晚上仍然是头上电灯,桌上油灯。
二是人口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发展步伐太慢。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根据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表明,全县贫困户劳动力受教育面很小,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27.6%,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只能从事简单或低收入的生产活动,收入水平低,难以脱贫。
三是自然灾害频繁,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我县处于秦巴山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特别是高山贫困户所在地更是生态环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不仅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无法保障,甚至生命也时刻受到威胁。有人曾用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来形容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危害程度。据xx年对xx个贫困村xxxx户的调查,因自然灾害致贫达xxx户,占调查总农户数的9.2%。
四是疾病、伤残、弱智、子女上学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我县农民大部分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剩下的那一少部分正好是贫困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特别是贫困户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据xx年对xx个贫困村xxxx户的调查,因疾病、弱智致贫达xxx户和xxx户,分别占调查总农户数的12.9%、11.3%。自90年代以来,农村家庭子女上学已成为家庭贫困的又一因素,大多数农村家庭对子女考上大学既喜又忧,喜的是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能摆脱贫困,忧的是考上大学学费高却供不起,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借债又导致这些家庭步入贫困行列。
二、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贫困人口收入增长为目标,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积极落实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综合措施,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扶贫责任。我县坚持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核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把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列入农村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了县级领导挂联乡镇和扶贫重点村(特困村),县直部门包扶重点村,乡镇干部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县扶贫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3次以上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各乡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从宣传政策入手,积极引导和组织干部群众投身于扶贫开发,扎扎实实搞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二是坚持政府统筹,实施资源整合。我县对列入计划的贫困村建设,逐村规划,集中投资,先难后易,分批实施,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坚持政府统筹、项目捆绑、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突出主导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技能培训四大重点,做到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到村。各相关部门以重点村为平台,依照立项衔接计划的要求,科学编制贫困村建设规划,逐项落实扶贫资金。另一方面由县扶贫办牵头,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把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重点村项目建设的扶贫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水利资金、国绩资金、交通补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电资金、教育普及资金、卫生补助资金以及帮建单位的帮扶资金等集中捆绑使用,从而形成了共同支持贫困村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启动一个、建成一个、脱贫一个、验收一个、出列一个。
三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各地以整村推进为契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烤烟、蚕桑、林果、中药材、劳务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良种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扶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培育农民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xxx个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产业建园xx余万亩,人均达到xx亩以上经济园。xx镇xx村发展狮头柑xxxx亩,仅此一项每年户均收入过万元,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贫困村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步伐。
四是创新扶贫机制,注重扶贫效果。在严格执行省市有关政策和《xx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xx县财政扶贫资金直通车管理办法》、《xx县重点村和移民搬迁管理办法》、《xx县重点村和移民搬迁建设验收办法》等文件规定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扶贫村落实三个一制度,联系扶贫村的县级领导每年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办公会,每季度到村察看一次项目建设,每月过问一次项目进展情况;对规划内新启动的扶贫重点村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要求参与竟标村各类捆绑资金不得低于xxx万元,并结合村级班子情况、村民意愿和投入能力情况、乡镇过去已启动重点村规划项目完成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确定下年度的重点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贫困群众全面参与扶贫项目选定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扶贫资金、项目和贫困户名单在村内张榜公布、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五是强化督导考核,确保任务落实。今年,县上将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工作作为县对乡镇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县扶贫办制定了详细的县对乡镇扶贫开发考核细则,明确了每一项工作的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间。县扶贫办内部也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考评办法,严格实行干部职工连片包乡制和绩效考核奖惩制,将扶贫工作同个人业务一起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三、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据xx年统计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xxx元以下的贫困村xxx个村(不包含xx年确定的xx个特困村)、占全县xx%,贫困人口xx万人(不包括五保救济户),占农业总人口的xx%。其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xxx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xx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xx%;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xxx-xxx元之间的低收入贫困人口有xx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xx%。xx年以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这个中心,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克难奋进,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人口从xx年的xx万下降到xxxx年的xx万。截止目前,在规划的xxx个扶贫重点村中,全县共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xxx个(含xx年新规划的.xx个特困村),已通过省、市验收xx个,在建xx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xxxxx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xxxx万元,部门捆绑资金xxxxx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拆款)xxx万元。
一是贫困村建设态势良好,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各级各部门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平台,紧紧围绕修路、引水、通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据统计,启动建设的xxx个贫困村,新修、改造村组道路xxxx公里,硬化村组公路xxx公里,完成农网改造xxx杆公里,建成人饮工程xxx公里,新修水窖xxxx口,使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产业扶贫初显成效,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多年来,我县坚持以产业开发贯穿扶贫工作始终,走出了一条因村制宜选产业,项目配套促产业,信贷扶贫扶产业,完善机制保产业的产业扶贫路子,各村坚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烟、桑、畜、矿、姜等主导产业,人均达到1亩以上经济园,拓宽了农民增收来源,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增收问题,贫困户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我县的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xxxx年全省百万贫困户增收工程现场会推广了我县贫困村产业建设的经验。
三是技能培训得到加强,贫困户素质有所提高。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不同区域、不同主导产业,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使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启动实施的重点村中,80%以上的贫困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输出xxxx余人,稳定并扩大了就业人数和就业渠道。达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预期目的。
四是贫困村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启动建设的贫困村能够以四改三建两通一推广为抓手,狠抓以改灶、改厕、改圈、改院为主的旧房改造,圈、厕、沼三位一体的沼气建设。启动建设四改三建示范户xx万户,新建沼气池xxxx口。使原来重点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据调查,xx乡xx、xx、xx、xx、xx、xxx个贫困村,四改三建示范户建家xxx多户,占x个村总农户数的xx%以上,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贫困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修缮、新建校舍xx所xxxx平方米,为贫困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夯实了基础。新建村级医疗室xx个xxxx平方米,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就医难问题。新建村级活动室xxx个xxxx平方米,为村级两委提供了活动场所,促进了村级自治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和社会救助体系,这些都为贫困村加速脱贫创造了条件。
四、贫困村建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增加扶贫重点村的数量,提高扶贫重点村财政扶持资金。我县十年规划有xxx个扶贫重点村,当时全县有行政村xxx个,没有列入规划的村xxx个,这些村仍有相当多的贫困院落和贫困户,他们也需要相应的投入扶持,建议县上向中省争取,将这些村列入扶贫计划。十五期间,我县实施行政村合并,合并后的行政村人口大部分都在xxxx人左右,一个行政村面积一般在xx平方公里以上,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建设任务十分坚巨。目前中省下达每个重点村xx-xx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不足修一条几公里的村组简易公路。多年来实践证明,一个贫困村建设需要投入至少xxx万元左右,建议县上向上争取,提高扶贫重点村财政扶持资金。
二是继续加大项目资金捆绑力度。扶贫重点村大多处于高山区,基础条件恶劣,群众收入不高,缺乏建设资金,虽然县上落实了整村推进,资金捆绑的资金投入机制,但贫困村多,项目资金有限,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资金捆绑难的问题。各部门由于各种原因限制,项目资金捆绑难,落实更难,单靠扶贫部门给每个重点村xx-xx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很难解决贫困村的突出问题。
三是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村贫困的主要根源是贫困人口劳动力素质底,没有一技之长。多年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是扶贫治本之策,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充分开发利用贫困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规模,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