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摘 要: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德育教育也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来辨别是非,所以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基础,更是关键。德育不但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更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渗透。语文是学生的必修课,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树立正确的观念,做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就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展开初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好德育工作,就是要将德育和所有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只是单单的思想品德课才进行德育。语文教学除了教授字词和语言的运用,很多文章中都能反映出一定的道理,向学生渗透德育。
一、小学语文教材特点对德育渗透的促进作用
1.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思想内容广泛,角度不一,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工作。语文教材选择的文章有的蕴含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理,比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的文章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有的文章教会了学生要坚强、团结。可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的文章体裁广泛,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逐步加强学生的德育,在精神上给予孩子一片净土的乐园。
2.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提高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为指导思想。因此,小学教材的人文性很强,同时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中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语文教学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保证学生受到中国优良文化的熏陶,为他们以后成为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语文教材富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将所要表达的道理和思想感情蕴藏于故事中。课文多以记叙文为主,使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享受的同时,更受到了教育和激励。文章浅显易懂,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索然无味不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难以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的措施
1.将德育与语言文字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文章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同时,将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更能走进作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就领悟到文章的真谛。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通过阅读,学生只是从字里行间知道大家对周总理的热爱,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其中的感情,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灵车的到来……”这句话中很明显有两个词是互相矛盾的,“焦急”和“耐心”,作者为什么这么用呢?学生通过探讨和逐步的深入了解,慢慢地体会到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对周总理的热爱、怀念和不舍,老奶奶对总理的深厚感情和大家是一样的,受到课文的熏陶,让学生知道,要热爱国家、热爱领袖,更要热爱人民。
不管是教授课内文章,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为了加强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环节穿插一些有关爱国的歌曲或者诗歌,慷慨激昂的乐曲和节奏很快能够将学生带到相应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共鸣。
2.德育要和学生的情感相结合
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可以说小学生是感性认知,小学教材的课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文章以情为主线条,用情感动学生、引导学生,语文的课堂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情感中成长,在情感中明白道理,从而帮助学生由感知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例如,在学习《梅花魂》时,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回忆自己和祖父在国外生活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华侨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在学完课文之后,教师问道:“你们想对这位老华侨说些什么呢?”这样引导学生用情感去体会文章,去感受人物的真挚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逐步渗透德育并不是一种口号,也不是一时的举措,它需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长期坚持,一如既往。学生的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缺少德育的学生不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只有德才兼具才是优秀的人才。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没有固定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逐步加强,相信德育的胜利之门一定会敞开!
参考文献:
[1]凌希明.多种阅读训练法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文学教育:中,2010(01).
[2]江红良.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4).
(作者单位 重庆市武隆县双河乡木根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