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摘要]中国的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指导地位。二是必须划清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界限。三是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的根本宗旨。四是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必须改革和完善民主机制,批判“官本位”。
[关键词]教育改革;社会主义;育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2-0008-03
胡锦涛同志2010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谈到中国教育改革时说:“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认为,这实质是指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上必须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第一,教育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指导地位。
党章和国家宪法上一直写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和胡锦涛本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特别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条的内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国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不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对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总体上有指导意义,而且在他们的学说体系中,也有一系列的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教育与经济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教育的方针政策、教育的方法等的论述。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列宁和毛泽东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等都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遗憾的是,中国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非常薄弱,一些教育专业都没有开设专门的马恩列毛教育理论课程。充斥在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大多是照搬西方和原苏联的教育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偏差。同时,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确实有许多共同点,西方教育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毕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方针、教育理念等许多方面也不完全同于西方国家。一味地以西方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为标准,衡量中国的教育现状,就会使中国的教育偏离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中国教育改革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特别是离开其教育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第二,教育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划清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界限。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教育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问题时,紧接着就说,要“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这一思想与200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决定》在谈到党的思想建设问题时也特别强调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所谓“意识形态”就是说在思想意识领域内,存在着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对立。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又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固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许多精华值得学习和借鉴。但这两种文化本质上是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以权力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和以金钱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立的。二者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以及相互结合构成中国当代社会最腐朽的思想文化内容,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我国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也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但客观事实是,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糟粕性内容也已严重影响到教育领域。高校一些学者对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变相地鼓吹“儒家文化救中国”或“西方文化救中国”,竭力排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指导地位。目前大学的几乎所有文科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拒斥唯物史观对学科建设指导意义的现象,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纯学术化、边缘化,客观上助长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糟粕腐朽内容的传播。一些领导和学者甚至包括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对腐朽文化的识别力、抵制力和批判力下降。邓小平同志一直反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高校的严重泛滥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反映。针对这种状况,《决定》特别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并提出四个划清即: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教育界的广大党员和干部一定要带领广大教师和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研究社会、研究现实、研究经济、研究教育、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拒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倾向和行为就不可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第三,教育改革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的根本宗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这一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这是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教育方针,也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提出和阐发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包含人作为目的是本、人作为动力是本,还应该包含“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本,是发展的核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在一定的意义上,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的本质不是生产物质产品,不是赚钱和为某些人捞取名利地位的工具,而是生产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合格意义上的人才。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