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教育政策决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决策之比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3:12     阅读:


  摘要:相对于其他公共政策决策来说,教育政策决策受经济学影响非常之大。决策时应注意摆脱经济学霸权,丰富教育政策的知识基础。
  关键词:教育决策;公共政策;比较
  
  一、决策的准则方面
  
  公共政策决策的准则有些适应于教育政策决策,有些不适应于教育政策决策。
  理论上说来,公共政策决策的准则应该是公正合理的,公众普遍认同的准则。但事实上,因为任何决策都是在个人判断的基础上综合而成,而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偏好,因此事实上政策决策者总是在一种彼此冲突的价值环境中不断做出选择的,政策决策者普遍认同又可能彼此冲突的政策决策准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政策决策者决定做什么的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准则。不管是公共政策决策还是教育政策决策,在这一点上都是共同的。
  2.党派认同。政党政治制度属于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公共政策决策中,有几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政策决策者的官员是共产党员,一种是作为政策决策者的官员是非共产党员。而在教育政策的决策中,目前的中国还存在一些特殊性。即在现时代的中国,我们的教育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不存在政策决策者是其他党的拥护者这种情况。在决策上,这就与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不相同的地方。
  3.选区或地区的利益。任何权力都存在一个来源。在中国代议制民主的历史条件下,全体国民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来源。政府和官员只是委托人。包括教育政策在内的一切公共政策都应该对全体国民负责。但全体国民是分阶层的,是有群体、团体的,这样全体国民对委托人的要求也会是不同的。而委托人的权力都是一个群体、一个团体或多个群体、多个团体给予的,委托人在决策时势必不能辜负给予他权力的选民的愿望。公共政策决策与教育政策决策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4.公众舆论。不仅因为权力来源,更因为政策的决策本应为民着想,政策决策尊重民意是政策最重要的价值准则之一。这点在公众已经有了明确、集中且强大的价值取向的时候,顺应民意是必走之路。教育政策决策与全体国民的教育息息相关,基本是上不存在决策准则与公众不直接发生关系的情况,这是教育政策决策特殊的地方。
  5.听取意见。有选择地听取意见能帮助一个政策决策者做好决策。系统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现代公共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都隐藏着许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其中有些变量及其连带关系,人们很难在一定的时期完全认识清楚。而决策者本身也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因此冷静睿智的决策者往往会借助他人的学识和经验来辅助自己进行价值判断。这点适应于所有公共政策决策包括教育政策的决策。
  6.传统或惯例。 传统或惯例对于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尽管在非和平时期,传统或惯例通常会被遗忘,但和平时期决策者通常不会丢掉这一准则,他们反映了制度运转的静态面的需要。相对于教育政策决策来说,其他公共政策决策考虑传统或惯例因素比较多。
  
  二、相对于其他公共政策决策来说,教育政策决策受经济学影响非常之大。决策时应注意摆脱经济学霸权,丰富教育政策的知识基础
  
  国家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政策实现的。比照公共政策的概念,所谓教育政策是指国家机关、政党和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教育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制定教育政策需要利用多学科的知识。本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乃至哲学、论理学在教育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应该有同等的地位或者应该同样被重视。但事实上,我国当前许多教育政策的分析和制定都是以经济学有基础的,其他学科很难派上用场。比如关于教育发展不平衡、关于高校扩招、关于义务教育投入、关于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和产权、关于个人教育投资和教育受益等。
  经济学擅长的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它所关心的是稀缺资源如何配置能获得最佳的回报。用经济学分析教育政策有很多缺陷。一是它主要关心教育中的物质资源和收益,对教育中的其它资源采取忽视态度。二是它关心资源而不关心教育的过程和教育能力。就教育而言,人的培养更直接地受到课程、教学、文化和管理的影响。三是关心效率而轻视公平。四是过分地推崇产权和市场,忽视教育的特性。当前占据统治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十分推崇效率和市场,轻视公平和政府,而对教育质量无能为力。这样的结果是扭曲了教育中的价值标准。它使人们把效率、市场、规模、收益当成了教育改革的法则。所以,简单来说,经济学十分有利于分析教育中比如资源经费、成本效益和产出分配等经济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只是教育发展的其它方面,比如公平、质量、结构、课程,以及学生的发展则是教育经济学力所不逮的,这些方面则是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擅长领域。
  在制定教育政策决策时,除了要关注教育投入、教育体制外,还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结构、课程教学、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校管理等专业领域。在教育政策方案手段上,不仅要考虑市场、投入、财政等经济手段,还要更多地借用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法律的、管理的方法。摆脱全然从经济学的角度解决问题。
  
  三、教育政策决策比公共政策决策更易体现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有关政策实施的研究,探察政策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尽管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探察这一“差距”的起源和本质,但最知名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即“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认为,许多政策常常用一些美丽、浪漫但却含意不明的词,比如“公正”和“自由”。这些政策只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明确解决的途径。底层官员每天都要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他们才能找到解题的答案。底层官员掌握了上级所不知的信息和方法,应该给这些官员充分的决策权,让他们修正含糊不清的政策。
  自上而下法承认底层官员在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做出自己的决策,但正是这些决策,使得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不到实现。底层官员违反规定,不听从上级指挥,随心所欲。他们的决策权必须受到控制,决策的自由度必须降至最低。
  自上而下过分强调权力等级而忽视了底层官员的作用,自下而上则低估了高层官员的影响。正因为教育是所有国民的大事,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教育更应该考虑到群众的呼声,贴近现实生活。如果像其他一些公共政策一样,只顾着美丽而不切实际,教育会变得一无是处。底层官员的某些看法和做法固然更贴近实际,但没有理由认为底层官员的想法一定比上级官员更合理。如若底层官员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政策必然会变得混乱不堪。
  因此只有融合两种方法,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收到最大效益。这里所说的“融合”决不是两种方法的简单混合,并不是把影响政策实施的所有变量找出来,确立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再提出一些初步的研究结论,然后把所有这些变量、关系和结论堆积到一起,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模型。而是在宏观的自上而下法和微观的自下而上之间,构建某种中层理论。前文已经提到我们的教育是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因此自上而下法在教育政策决策中没有任何问题,在自下而上方面,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全民教育,是为每一个公民服务的,如何服务得更好,必然要在做出决策之前充分考虑到公民利益,听取公民的合理要求,比起其他公共政策,教育政策彻头彻尾都是为人民服务,层层反馈在教育政策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比在其他公共政策的决策中实施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变形》,丁笑炯,《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2.《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与启示》,李爱萍等,《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教育法规导读》,张乐天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政策决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决策之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育政策决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决策之比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