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选择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5 06:07:26     阅读:


  摘 要 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开放系统,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外在环境的资源供给,从而形成了与外在环境间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是相互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在办学定位上体现服务性,构建以他方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体现特色性,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在人才培养上体现适应性,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寻求依赖与自治的平衡,从自恋、自怜走向自强,与外部环境建立一种和谐、共赢的关系。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20-05
  韦恩·K.霍伊(Wayne K. Hoy)认为,一个开放系统的发展,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地方性高职院校是指由市级(地、州)政府投资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经费和学生学费。一般而言,地方性高职院校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没有耀眼的办学品牌,没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区域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走向理性,已有地方政府开始对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进行质疑,如,市级地方政府是否有义务出资举办高等教育,地方性高职院校能否培养满足区域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地方性高职院校能否做到多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从而引发了地方性高职院校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此同时,面对生源逐渐萎缩,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本文试图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探寻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
  一、资源依赖理论的阐释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组织研究的重点从组织内部转向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从封闭系统模式转向开放系统模式,其中资源依赖理论、种群生态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最为盛行[1]。“资源依赖理论将环境视为实现组织任务和组织运作而获取稀缺资源的场所。”[2]具体而言,资源依赖理论至少包含四重含义:一是组织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与外部环境要素进行交换以获取生存必需的资源;二是组织体和外部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既彼此依赖又彼此影响;三是组织体可以采取措施调整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四是组织体外部的环境不应被看作客观现实,一个组织体如何确定环境取决于它怎么看待和解读环境[3]。斯科特(Scott)强调,所有组织作为开放系统,自身都不完整,都需要依靠与环境中的其他组织进行交流才能生存。组织所需要的资源一般包括财政、人力(师资、学生等)、信息和知识(研发成果和评估方案)以及产品和服务[4]。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外部环境中的其他组织进行交流。一方面,地方性高职院校依赖外部的组织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如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主要表现为学校对环境的依赖;另一方面,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独立的组织体,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定程度的独立自治,主要表现为办学自主性。地方性高职院校如何认知、看待和解读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寻求依赖与自治的平衡,与外部环境建立一种和谐、共赢的关系,是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二、影响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外部环境
  目前,对高校的环境分析主要从政府和市场这两个维度进行,政府出资办学为高校提供必需的政策和资金等资源;市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毕业生和技术服务等,为高校解决“产品”的出路问题。以上两个维度主要从高校的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分析,相对比较笼统。依据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论,本文尝试从出资者、消费者和竞争者三个维度,对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环境进行认知和分析。
  (一)出资者
  对于地方性高职院校而言,其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二是学生所缴学费。因此,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出资者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所招收的学生。政府出资办教育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地方政府在GDP指标考核的前提下,出资办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机更强烈。学生缴费入学,旨在人力资本投资,实现自身价值增值。有学者研究表明,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自2005年以后,政府投入的财政经费占办学总经费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0年左右,其比重已降至35%左右[5]。2004年之后,地方高校的预算内拨款增速低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可以认为,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并未跟上其自身财力增加的步伐。同时,政府经费投入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东部落后省份和中西部人口大省由于财政收入较低,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也相对较低[6]。在这种趋势下,地方性高职院校对学生学费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相当一部分学校需要通过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解决办学经费。因此,出现全体教职工招生,甚至安排学生回家乡宣传招生的“全员招生”现象。
  (二)消费者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产品”主要是提供教育服务、培养的毕业生以及技术服务。消费高校教育服务的“顾客”主要是指学生,需要学校提供完善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地方性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而毕业生就业需要市场和社会,也就是用人单位的接纳;技术服务需要相关的企业或组织“买单”。综合以上,对于地方性高职院校而言,其消费者主要包括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用人单位和有技术服务需求的组织。近年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规模建设快于内涵建设,一定程度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被社会拒斥,技术服务很难满足企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三)竞争者
  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在办学过程中,需要与其他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甚至是重点高校竞争办学资源,特别是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和生源。在当今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官本位文化”依然严重,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不被多数人看好,多数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在办公室中工作,即所谓的“白领”。多数基层一线“蓝领”的待遇都明显低于“白领”。在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均不如人意的情况下,报考高职院校就成了学生的无奈之举,只有在没有机会选择更好学校的前提下才会就读高职院校。在当今依然是高考分数论英雄的前提下,地方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就显得更加不理想。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招生时,能够“吃饱”就显得不易,无从谈起选择理想的生源,更无从谈起选材施教。另一方面,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看,与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由于是专科学历,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总体就业层次不高。加之,社会选择人才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学历限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机会不多,进一步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降低。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选择.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