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3.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
2.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和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桂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2.初感桂花的香气迷人。
【教学过程】 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作者简介。
1.出示课件1(桂花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板书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3.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母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年少时感受过的——(齐读课题)桂花雨。
4.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设计意图: 由题目导入课文,并及时补充资料,使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特殊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3.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 3 :这篇课文先写了作者喜欢( ),喜欢( ),接着写了做( ),最后写了作者离开家乡( )。
三、初感桂花的美好。
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四、初闻桂花香。
师:的确,那是发生在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香气迷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4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 2.通过学生个别读、齐读的方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感受“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3.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教师适时引导: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来泡茶;如果我在吃饭,我觉得饭更香了;我觉得我身上也香了;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 5.再次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五、课堂小结。
桂花香飘十里,让作者在很多年后还是记忆犹新,但作者印象最深的是“摇花乐”,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引出重点:在这么多的难忘回忆中,什么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二、体验“摇花乐”。
1.自学品读。
师: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让我们默读“摇桂花”这一部分(第5自然段),找一找,画出能表现“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的句子。
2.交流句子。
出示课件5: (1)“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师生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
4.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6:“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1)师:“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 生1: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生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生3:桂花仿佛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纷纷向我飞来。
生4: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花落满地,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2)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 ,落在了你的 ,可以说是落得你 。 (3)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 生1:桂花轻轻落在我头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 生2:桂花落在我的颈上,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 生3: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和嫦娥。
(4)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出示课件7: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快乐、激动、又蹦又跳、手舞足蹈…… 6.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7.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哇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哇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8.出示课件8 :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哇摇,摇出了 。 教学预设: 生1: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
生2: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
生3:摇出了一杯杯飘着桂花香气的清茶。
生4: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
生5: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
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的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 “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同学们身临其境,读出情味,心驰神往,领会其精妙所在。
三、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1.提出矛盾,引发认知冲突。
难怪,搬到杭州后,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说“香”里还有什么?(板书:思念) 出示课件9: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3.写话练习。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出示课件10: 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设计意图: 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写话练习把情感推向高潮。
四、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11: (1)(音乐响起,师深情诉说)正如琦君在另一部作品《给予他年说梦痕》中所说: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出示课件12: (2)文中如她在《家乡味》中说的: 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2.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琦君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涟涟。其实琦君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设计意图: 最后适时地补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乡语段,在浓浓的思乡情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3 桂 花 雨 爱桂花——香摇桂花——乐思桂花——情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