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3)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3)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生产设施和其他公共财产为基础,主要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设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
2.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家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3.草原畜载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产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市场准入:是指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对市场主体、产品、服务、资本等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条件或标准进行设定,最终达到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
5.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依法对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为国家所有。
二、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6.简述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答:(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2分) (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2分) (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1分) (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1分) (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1分) (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1分) 7.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形式。
答:(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将其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于第三人的行为。(4分)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可以是转包(1分)、出租(1分)、互换(1分)、转让(1分)。
8.简述我国渔业生产方针。
答:(1)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4分)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采取措施,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4分) 9.简述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呈现出来的特征。
答:(1)从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提供的服务来说,公共物品性质是一个重要的特征。(2分) (2)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还具有鲜明的社区性,即强调了服务受益的特定范围。(2分) (3)管理内容的多样性。(2分) (4)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要注意村庄的地缘性和血缘性的特征,基于历史传统和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演变,形成了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管理的地域边界,同时也成为各个村落实施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多元化管理模式。(2分) 10.简述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
答:(1)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3分) (2)必须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3分) (3)必须是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2分) 11.简述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1)选举权。具体权利有推选权、提名权、举报权和罢免权。(2分) (2)决策权。具体权利有知情权、提议权、决定权。(2分) (3)管理权。具体权利有对管理者的选举权,教育权,服务权。(2分) (4)建章立制权。(1分) (5)监督权。具体权利有村务监督权、查询权、反映权、审议和评议权、批评和建议权。(1分) 三、论述题(第12小题14分,第13小题18分,共32分) 12.试述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的草原有哪些。
答:(1)重要放牧场;
(2分) (2)割草地;
(2分) (3)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
(2分) (4)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
(2分) (5)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
(2分) (6)草原科研、教学实验基地;
(2分) (7)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2分) 13.试述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制度的构成。
答:(1)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度。(1分)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是指以科学、技术、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所批准,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通过标准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也是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性质和制定、实施主体,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1分) (2)农产品的产地管理制度。(1分) 农产品的产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大、直接的影响。抓好农产品产地管理,控制住源头污染,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近年来,因农产品产地的土壤、大气、水域被污染,造成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和农业部制定的《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的产地管理主要涉及产地监测、划分禁止生产区、产地保护等内容。(1分) (3)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1分) 生产过程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生产,并科学、合理地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业投入品,才能生产出真正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1分) (4)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1分) 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农产品的产地、质量等级、生产者等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同时也是实施农产品追踪和溯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前提。由于我国农产品包装标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包装标识率较低,包装质量不高,建立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还需要一个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从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现状出发,遵循“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首先针对特定的生产经营主体和特定的农产品提出了包装和标识要求。(1分) (5)农产品市场准人制度。(1分) 健全、规范的市场准人制度,是防止和杜绝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和消费环节的重要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了市场准人制度,对上市销售的农产品设定了明确的准入条件,并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定了抽查检测进场销售的农产品的义务,对农产品销售企业规定了进货验收义务。(1分) (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1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涉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工商等部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安全,是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共同的法定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权利和职责。(1分) (7)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1分) 风险评估是指对动植物、人类或环境受某些危害因素的影响,产生或即将产生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所做的科学性评价。农产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害。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实施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基本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了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要求农业主管部门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1分) (8)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1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属于政府信息的一部分。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既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许多事实表明,让公众知晓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以防止媒体的误导和炒作,有助于消除社会疑虑,有利于政府处理危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主要包括的内容、发布主体和发布要求等方面。(1分) (9)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1分) 建立并落实农产品责任追究制度,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般意义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仅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违法生产经营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的行为实施的责任追究。广义的还包括有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的行政责任追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