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教学反思7篇
写好相关的教学反思是我们提升个人能力的第一步,教学反思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实用型文书,下面是无忧文档小编为您分享的《黄鹤楼》教学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1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尽量多的潜心会文的时间,让学生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为宗旨。课始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你能看到哪几幅图景?(美景图、话别图、目送图)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潜心会文,投入地走进文本,倾听文本的声音,在脑海中再现那感人的情景,真挚地走进人物的内心,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满饮此杯、依然、凝视、伫立、孤帆等,虽然只是这样短短几个字,却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意像,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三、抓住“空白”,引导想像
?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只有五年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话别时他们还会说些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那意境。
四、引入资料,促进深化
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太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尤其是文中提到“您的人品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以及对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引用,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孟浩然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孟浩然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同学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同学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同学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掌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
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布置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褒扬同学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但赞扬同学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同学还是有点距离。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技巧,但同时有发生一种困惑:保守的教学重基础缺发明,新课程重发明而底蕴缺乏,精于思维而表达却跟不上。究竟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只取一瓢,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3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包诗,课文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还原了1200多年前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深情话别的场景,让学生能在具体场景中感受李、孟二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理解“一串词”
?黄鹤楼送别》的“文”虽是白话文,却有几分古典韵致。文中不少词语组成词串读一读、品一品,都颇有味道。“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既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又渲染出烟花三月的盎然春意;“依依惜别、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营造出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永世不绝、誉满天下、脍炙人口”则表达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敬仰之情以及李、孟之间深厚的友谊。这三组词语,请学生先认一认,说说它们的意思,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既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二、了解“ 一件事”
五年级的学生读《黄鹤楼送别》一文,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文包诗类课文,除理解课文内容以外,还需要诗文对照,尝试以文解诗。因此,“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可作为本课教学重点。读完课文后,可请学生试着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在概括课文的过程中,将文与诗对照起来。“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对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对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古诗,如果把诗句拆开来,逐一注解,固然可以准确理解词义,但同时也就消解了诗歌的韵味。教学文包诗类课文,通过阅读易懂的现代文,将文中相关语句梳理出来,与古诗对照,可不着痕迹地完成理解诗意的教学任务。
三、品味“一段情”
从文中读出“一件事”,是阅读《黄鹤楼送别》的第一个层次。由字里行间品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细读一番,课文按照送别的过程,写了“看景藏情”“举杯话情”“吟诗寄情”三个部分。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句描写颇有画面感,将两位诗人正在观赏江景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不难发现,其间“看景”是表象,“藏情”才是根本,“一会儿……一会儿……”便透露出李白与孟浩然心有所挂、心绪不宁的心理状态。
如果说,上一段“看景”的动作描写只是铺垫,那么,接下来李白与孟浩然“话别”的语言描写则是送别的高潮部分。在李、孟二人的对话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这里,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第2自然段中先后出现了六个“您”字。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深怀敬仰之情。“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 和老师。”这句话又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师生之情、兄弟之情,由这句话,我们甚至可以想到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年长12岁的孟浩然无论是在诗歌创作,还是在生活上,都对年轻的李白格外关照。“今天您就要顺江而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还没分别,李白就已经在期盼着再次见面,这份牵挂,这份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兄长,孟浩然借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劝慰友人,并进一步表达:“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品读“举杯话别”这段文字,从两位诗人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情谊。而正因为友谊深厚,离别时才如此依依不舍。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李白在长江边一站,站出了一幅动人的画,站成了一尊感人的像。“伫立”意指长时间地站立。由此,我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站在岸边;解开缆绳,船缓缓离开岸边,李白站在岸边;船渐渐驶向江心,李白站在岸边;船在水天交接处变成一个黑点,李白站在岸边;船消失在天边,李白站在岸边……当我们将这组镜头在脑海中呈现出来时,我们既能理解什么是“伫立”,更能感受什么是依依惜别。再联想起长江上的白帆片片、旅人往来,在李白眼里却是“孤帆”,这一深情“凝视”,正是依依惜别之情的流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蕴含的依依惜别之情比较含蓄,而《黄鹤楼送别》一文将其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学习文包诗类课文,把“文”用好了,可以为理解“诗”提供很好的铺垫。
四、欣赏“一组诗”
通过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对于解读这篇文本,应该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语文教学,贵在“用教材教”,贵在“以课文为例子”,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而带动多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是我国古代众多送别诗中的优秀代表。以此诗为引子,我们自然会想起《别董大》,想起《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些诗,结合相关资料介绍,我们也可以尝试再现高适与董大、王维与元二分别的场景,甚至还能细细体会同是送别诗,但因为前往的地点不同、离别的环境不同、分别的境况不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哀而不伤,《别董大》强作勉励,《送元二使安西》充满感伤。这些差异,可以在阅读中通过对比,逐一品味。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4
a 这篇课文我自身没有教学,是杨金枝老师开公开课时帮我上的。读了课文,感觉到课文真的是写得很美。一是搭石美。课文中写到:搭石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人们会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二是走搭石的美。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三是故乡的人美。假如看到此处没有搭石,或者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有人来搭好。假如两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让对方先走。假如遇上老人来走,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着老人过去。在教学时,应当紧紧抓住这些美的地方,让同学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这种美。
b 我最近的讲课在“读”和“听”的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搭石》这片课文的语言朴素而秀美,内容非常贴近实际生活,所以在上课时两个班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跃。但两个班的特点不一样,一班的同学管不住自身,热爱表示,朗读方面要加强练习;二班的同学沉不住气,不够自觉,无论在读和听方面都的加强练习。
读的方式有多种的,先是默读找出生字词,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后,自读课文,为督促会偷懒得同学一定得亲自巡视。然后自读读通顺,再齐读,分小组赛读,抓错字的字音。选择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每次的要求都不同。而我在一旁调动气氛,一节课下来,大家都颇有兴致的。
而且,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捕获即使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同学的表示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我和同学一起创作的舞台。在课堂上,我即兴让同学把几个走搭石的场景都演了一遍,加深了印象,感受也深刻多了,有时想想:备课太详细了,反而局限了自身,有时抛开教学设计的束缚,自由的发挥还会有一想不到的收获。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5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短短28个字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组内交流课执教这一课,我的收获还是不少的,有喜有忧: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这是反思一。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在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滚滚东流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生: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依依惜别之情。
生: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还有李白的祝福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深深感悟到的是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是反思之二。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这是反思之三。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6
什么是“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是我们这次研讨课的主题。本次课前,我们通过网上学习和主题探讨的形式,对什么是“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
梁老师精心的准备,精彩的课堂,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一石击起千层浪”嘛!为我们今后的尝试与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是我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夯实基础,体现“语文味”。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梁老师的这一节课,很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一是在新课前复习词语,读好词串,并运用词语说话。二是在课堂中梁老师抓住“依依昔别、藏、伫立、凝视”等词语,“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等关键句的品读,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这就是语文课区别与其它课程的具体体现。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这就是体现“语文味”。
二、把准课文感情基调,有效指导朗读,体现“语文味”。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包诗”课文,梁教师运用符合情境的背景音乐和诗意的语言创设情境,通过梁老师的精心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与老师对话,与文本对话。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听着教师优美的'语言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充满个性的朗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在引导学生诵读李白举杯敬酒的段落时,老师动情地诉说“这是一杯……”,一组排比句的运用,把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融入文章,学生也能在诗意中动情诵读,理解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在这种美的语言熏陶下,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学生的语言才会丰富起来,才会优美起来。课堂中梁教师把准课文感情基调,有效指导朗读,这就是“语文味”的具体体现。
《黄鹤楼》教学反思篇7
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也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他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学们请你们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学生自己练习)
一组学生上台
生1:孟兄,你看这天多蓝啊!
生2:是啊,贤弟!这长江边烟雾迷蒙,景色真美!
生1:要是我们能长居此地,该有多好啊,可是你今天就要顺江东下了,我真是舍不得啊!
生2:我也舍不得你啊,不过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生1:孟兄,说句实在话,自从我结识了你,就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为了感谢你,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生2:贤弟,来,干!
(两人举杯共饮)
生2: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1:孟兄,小弟我再敬你一杯,愿你一路顺风!
生2:贤弟,再见!
另一组学生上台
生3:孟兄,你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啊!繁华似锦,云雾缭绕。
生4:是啊,要是我们能长久在此饮酒作诗,那该多好啊!可是我今天就要远行了,内心真有点舍不得。
生3:孟兄,自从结识您以来,您给了我很多帮助,您就是我的兄长、我的恩师,为了给你送行,我特地准备了一坛尚好的“女儿红”,来,孟兄,我们干一杯!
生4:贤弟啊,你太谦虚了。方圆几百里,你——李白,谁人不知啊,能认识你也是我三生有幸啊!来,为我们的友谊干一杯!
生3:来,干!孟兄,送君千里,终需一别。但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到那时,小弟我一定准备最好的酒菜为您接风。
生4:贤弟啊,愚兄我就此告别,保重啊!
生3:孟兄,保重!后会有期!
生4:后会有期!
评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离别情境后,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分角色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找好友练说,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从而产生了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