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2-31 03:22:17     阅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术 B.仁 C.博爱 D.兼爱 2.“舍生取义”是( )话。

A.孟子 B.孔子 C.苟子 D.墨子 3.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4.以下著作中,属于法家的是( )。

A.《萄子》 B.《庄子》 C.《商君书》 D.<周易》 5.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就开始的。

A.先秦 B.秦 C.西汉 D.东汉 6.“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有关“礼”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指一种等级关系 B.指一种社会整合手段 C指一种礼仪 D.指互相之间赠送的礼品 7.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 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 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8.从本源上讲,炼丹是( )的思想。

A.道家 B.道教 C.神仙家 D.佛教 9.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

A.苏轼 B.林违 C.陆游 D.辛弃疾 10.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刊物是( )。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天华的《警世钟》 D.陈独秀的《新青年》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群体意志就被视为君子;
否则,如果取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2.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董仲舒 3.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统相悖不能相容。

4.“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出来的是黄土文明 农业文明的特征。

5.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

6.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澳门新闻纸 7.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再次,表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

答: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5分) 其次,社会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5分) 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人了历史舞台。(5分) 2.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答: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所有士子公平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士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士)一个通过考试参政的机会。(5分) 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明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取的关键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在于平时的声誉。这既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开始就离开象牙塔,步人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百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注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5分) 完善的科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除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士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5分) 3.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

答: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南移之势。历史上,文化南移运动有三个十分集中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时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迁,迫使汉族士民大规模南移,中原文化随之南播,打开了南方经济文化的新局面。到唐初,南方已经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5分) 第二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叛乱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残破凋弊,加上紧随而来的藩镇割据和政局动荡,使士民再次大规模南迁。此消彼长,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的南移埋下伏笔。(5分) 第三个时期是宋代的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5分) 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来,表现为三点:
其一,西学传播的渠道大为增加。(3分) 其二,西学传人的内容广泛和丰富。(3分) 其三,影响的深刻和久远。(3分) 全方位的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发生了影响,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这一背景上展开的。可以说,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走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6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