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方正已无日本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8 06:19:09     阅读:


  “每一班从日本飞往哈尔滨的飞机上,都有方正人。”方正县政协委员、收藏家林长山思考了一会儿,简单道出了方正与日本的关系。
  从哈尔滨驱车一路向东,3小时后进入方正县辖区,迎面是一片浩瀚的稻田。尚未竣工的哈佳铁路穿过稻田,将方正与哈尔滨、佳木斯连接起来。这座位于松花江南岸的小县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铁路时代。
  穿过茫茫稻田,再跨过一座桥,便从西面进入了方正县城。走在方正县的街道上,如果格外留心,偶尔能注意到一两处印有中日两国文字的招牌。这让人很难把眼前的景象和四年前媒体中那个“店铺招牌基本都带有日文”的方正县联系起来,当时方正县正因“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事件陷入舆论的口诛笔伐。
  如今的方正看上去和任何一个东北县城别无二致,从街道的景观上,已完全看不出一点“侨乡”味道了。
  “‘侨乡’这个词,我们大概有四五年没提了。”方正县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凤凰周刊》。他所言非虚,这从方正县近5年的政府报告中,也可窥得一斑。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侨乡”一词出现了11次,2011年出现了8次,2012年锐减至3次,2013年只剩1次,2014年,“侨乡”两字已经彻底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消失。
  但方正与日本的联系无法切断。据方正县政府2011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方正县居住在日本的华人华侨有35000余人,与在日华人华侨有血缘关系的侨眷有48000余人,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合计总人数为86270人,占方正县人口总数的比例高达37.49%。
  由于和日本的历史渊源,方正县成为中日关系中一枚特殊的棋子。在每一次中日关系的起伏中,方正县都难以置身事外。即便是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方正县也很难彻底切断和日本的联系。
  “侨乡”变成“汉奸县”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小县城被卷入全国舆论的漩涡,源于4年前。2011年7月30日,一则关于“黑龙江方正县为吸引日商投资花了70万元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的微博在网上迅速发酵。该微博称,为了GDP和政绩,黑龙江省方正县花费70万元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以求吸引日商投资,并把这一事件称之为“中国式碑剧”。
  事后证明,所谓“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只是方正县政府为中日友好园林中的日本人公墓及中国养父母公墓分别设立两面名录墙。而引起众怒的则是其中之一的“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
  方正县确曾积极进行侨乡建设,并希望通过树立“侨乡”的文化品牌,进行招商引资。譬如投入资金建设日式风情商业街;通过举办莲花节,邀请华人华侨和日本客人到方正参观访问,同时进行招商推介。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立碑事件之前,方正也没有一个日资企业,没有一家日本料理餐厅。
  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手法,在中国的县域经济中非常普遍,不同的是,方正县用于搭台的文化概念与日本关联紧密,中日外交关系不稳定,注定了这一概念的脆弱。当两国处于“蜜月”中时,这一文化概念或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而一旦两国关系恶化,“侨乡”便面临着千夫所指的危险。
  多年后反思立碑事件,方正县民间学者郭相声认为,如果当时那堵墙上只有纪事,而不是在另一面刻了日本开拓团亡者名录,事态或许不至于此。“千差万错,把日本人的名字刻上去了,这就不好办了。”郭相声曾走访大量幸存开拓民及遗孤,并参与编著《方正侨乡史话》。
  一时之间,全国舆论大哗,方正县被网民称为“汉奸县”,时任县委书记的刘军也遭到了诸多谩骂与攻击,他的照片被挂在网上,网民用修图软件给他穿上了日军军服。
  当时还在方正县史志办工作的杨兴江接到了他的好朋友李龙打来的电话,后者是著名抗联将领赵尚志的外甥。
  “他给我来电话,问我那个碑是怎么回事。因为我是搞史志的,他以为跟我有关系,气呼呼的。我说我一点都没参与。”杨兴江回忆道,“因为他爱国啊,他舅舅打日本人牺牲了。民族义愤超过朋友的情义,再好的朋友当‘叛徒’他都不允许。”
  虽然当时方正县的常务副县长洪振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说明,称立碑是为了“警示和教育后人更加痛切地认清法西斯主义的罪恶”,并解释立碑之举已“经过国务院与外交部批准”。但方正县仍得不到舆论的谅解。
  当年8月4日晚,5名保钓人士私自潜入中日友好园林,在名录墙上泼上了油漆并开始砸碑,将此次事件推向高潮。8月5日当晚,方正县政府低调地拆除了名录墙。当时,近百名南京来的爱国者已齐聚哈尔滨,正准备前来方正县向当地政府问罪。
  一建一拆,前后不过十余天。然而,立碑事件对方正县的影响并未随着名录墙的倒下而消失。愤怒的人们不会知道,方正县早在2006年就已经建成了黑龙江省首个“抗联英烈纪念地”,但他们会一直记得,方正县为日本人立碑。
  天皇的弃民
  方正县城东西4公里,南北1.5公里,按正常速度行驶,5分钟后,便可从东面穿城而出。此刻,目力所及之处,满满又是稻田。
  一块路标耸立在城东不远处,告诉过路的人们,往北4公里是伊汉通码头——当年逃难的日本开拓民聚集于此,等待祖国派军舰将他们接往哈尔滨,但是他们最终也没等来船。不远处的炮台山下,便葬着5000多客死异乡的日本开拓民。
  日本自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后,尤其在“9·18”事变侵占东北全境之后,便一直热衷于在中国东北开展移民活动。40年间,约有32万日本移民进入东北,其中大部分在黑龙江境内。1936年8月,日本拓务省和关东军制定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拟从1937年始,在20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百万户500万人。
  在日本政府的哄骗、利诱之下,许多原本生活贫苦、居于社会底层的日本农民,或为维持生计、或为逃避兵役,加入了前往中国东北的开拓团。

《方正已无日本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方正已无日本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