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邑馆见证台湾同胞的拳拳爱国心(下)
连横的《台湾通史》
连横不仅是台湾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台湾日治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最著名的、也是最重要的著作是历经十年修撰,终于在一九一八年完成的《台湾通史》,这本书的修撰完成结束了“台湾三百年无史”的状况。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黄富三这样评价这本著作 :“《台湾通史》可以说是第一部把台湾当作一个个体来处理的史学著作,具有先锋性的角色。如果说台湾史之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的话,无疑的《台湾通史》的贡献是很大的。”
《台湾通史》全书共三十六卷,体裁则略仿司马迁的史记,分为纪、志、传三部分,总共包括了四纪、二十四志、八传,总计约六十万字。记录则起自隋大业三年(西元六〇七年),迄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大约一千二百九十年的历史。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一年,《台湾通史》分上、中、下三册在台湾出版。但此书在祖国大陆的出版,第一次是一九四五年春,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第二次是一九八〇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三次是二〇〇五年九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再版,并把印刷的第一本书赠送给刚刚卸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
林海音与城南旧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一九一八年三月十八日生于日本大阪。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在她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旋即举家迁往北平居住。林家在南城住过三个地方,在林海音十二岁时父亲离世。之后,“为了生活的节省,就搬到南柳巷五十五号(以前的门牌号)的晋江邑馆,不必付租金的房子。”
林海音就读北京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为她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够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积累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城南旧事》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迁居北京后,任邮政局课长。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林海音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她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厚,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
政协委员提案促成晋江邑馆的保护
二〇〇七年以来,陆续有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保护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幼年在北京市宣武区住过的晋江会馆四合院。宣武区文化委员会相当重视此项建议,主任贾文静在二〇〇七年就表示,区文物部门已将此处列入宣武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正在依有关程序评估上报。北京市规委在接到提案后也到现场踏勘,了解到南柳巷四十号、四十二号位于椿树危改小区三期范围内、房屋仍保持着原有院落的布局、目前居住着多户居民之后,当即要求宣武区在编制椿树危改三期的规划方案时,将晋江会馆南柳巷原址保留。
目前,晋江会馆已列入文保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