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导航,让学生习作展翅翱翔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知识,掌握和参与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理,对学生的习作也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而习作,在小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学生一旦对习作失去了兴趣,就无法检测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会直接影响未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想法让学生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乐于写。”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自觉的进行习作练习。
一、利用学生好玩天性,贴近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儿童的心理决定他们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征,设法激发儿童好玩的心弦,充分利用他们在玩中获得的感性知识,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游泳》这篇文章时,即可以从“玩”字上下功夫,因为小学生喜欢玩,更喜欢玩水,根据这一特点,先不告诉学生是习作练习,而是利用某一时间先问学生:“如果我们去游泳,你们愿意吗”?学生异常高兴。此时,教师及时启发学生说说此时的心情怎样?到达游泳目的地时,会怎样游泳。学生顿时情趣倍增,联系自己原先的游泳生活经历,纷纷说出自已游泳时的姿态、动作、手势及游泳时、游泳后的心情。为了达到习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目的,在保正安全的情况下将学生带到游泳场地,提醒学生实际体验一下与自己游泳前所讲的是否吻合。游泳结束,及时组织学生反馈信息,这时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就这样诞生了。诚如这样,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又兴趣盎然、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习作练习。
二、利用学生敢说天性,贴近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是白纸一张,想说就说。正所谓童言无忌。正因如此,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习作指导的趣味性,贴近生活,从动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优秀学生先进事迹的文章,如果直接叫学生去写,他们会无所适从,感到畏惧和厌烦。因此,在习作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思考,然后叫学生回答被评为优秀学生的件件典型事例,由于儿童的心理决定了他们无所顾忌,所以学生畅所欲言,如数家常的例举了件件事例,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素材就有了。有了习作素材,如何习作呢?此时,教师就应及时、直接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帮助,启发学生分清所例举的事例主次,如何删留,如何排序,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把习作任务于无形之中转化为有感情参与的表达需要,并懂得了要仿效一切好的行为。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这次习作的要求,学生也就顺利的完成了习作任务,并且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同时,学生明白了,我想说的话综合起来也是一篇文章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利用学生好胜天性,鼓励成功,激发学习作兴趣
1.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鼓励成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儿童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指导。例如,对学生的每次习作,教师精批细改之后,可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并根据儿童的好胜心,做好优秀习作的品味和习作得失的分析。首先选几篇较为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转阅、欣赏,并开展讨论、品味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写的优秀习作的赞美并从中受到鼓励,从而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其次,将中等偏下的习作也让学生传阅、品味,通过比较,指出:这样的习作其实也不差,只不过是某一处在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如果稍加努力的话,就会赶上甚至超过优秀的作文。于是,激发了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认为自己有能力,只是没有努力,如果努力了,也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于是产生了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决心。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性循环局面,于无形之中,将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既扩大了交流面,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2.利用亲近自然的机会,鼓励成功,激发习作兴趣
心理学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亲近自然的机会,鼓励成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举行秋游或春游活动时,教师应做好边游玩边指导观察工作,使学生做到观之有法,观之有序,同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的飞翔。活动结束则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思索到的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进行评比。鼓励优秀,同时,也要做好习作较差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肯定他们的成绩,激发他们的斗志,这样一来,优生引以为荣,斗志更旺。较差一点的学生受到了鼓励,激起了他们奋起直追的昂扬斗志,于是,学生的习作欲望于无形之中被调动起来了。实践证明,经常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回归生活,亲近自然,以疏通学生的习作源泉,让这股泉水清新、鲜活、汩汩而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习作的潜力。一旦我们的习作指导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因此,作为教师,就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好玩、敢说、好胜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去培养学生对习作本身产生兴趣的能力。学生对习作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就能使学生在习作上绽放美丽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