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题库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B 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DNA里有染色体 C 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DNA;
DNA里有基因 D 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制有自发运作的倾向,而组织没有这种倾向 B 组织有自发运作的倾向,而精制没有这种倾向 C 精制和组织都没有自发运作的倾向 D 精制和组织都有自发运作的倾向 3. 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 )。
A 重复促进成绩 B 重复比反馈更重要 C 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 D 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4. 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确认的依恋类型是( )。
A 矛盾型 B 回避型 C 紊乱型 D 安全型 5. 下面符合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的说法是( )。
A 强化是学习必要的条件 B 学习是逐渐进步的 C 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 D 没有进步就表明没有学到或学会什么 主观题 二、名词解释(共3题,共15分) 1.最近发展区(试题分值:5分) 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2.正态分布(试题分值:5分) 答:“正态分布”又称“正态曲线”。也叫“钟型曲线”;
它左右对称;
中间隆起成单峰;
两边从数学上说,可以无限延伸并下降,却绝不与基线(横轴)相交。
3.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试题分值:5分) 答: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是指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三、简答题(共2题,共40分) 1.论“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里”及其教学含义。(试题分值:20分) 答:若两个信息单元有共同的成分,因此想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网络,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机会同时处在工作记忆系统里(7分)。由于工作记忆系统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觉察和思想,因此所谓“激活”,就是指“自觉地想一想”(7分)。因此在教学中,当教师估计前后两次教学内容逻辑上有关,并且希望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6分) 2.大一统产生式的长处和短处。(试题分值:20分) 答:合成后的——特别是大一统的——产生式有两个基本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6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正是“专长”、“专家”的特征。(8分)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6分) 四、论述分析题(共1题,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试题分值:30分) 答: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7分)。
所谓消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7分)。
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4分)。
这样的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一方面,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3分)。
另一方面,消退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3分)。
这样,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3分)。
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3分)。
题库二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 1. 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 )人口。
A 13.59% B 34.13% C 50% D 68.26% 2. 如果一名儿童在“霍丽爬树”这个故事测验里说“霍丽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很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会生气”,那么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属于( )。
A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 B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 C 相互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D 社会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3. 百分制分数实质上属于( )。
A 顺序分数 B 名义分数 C 区间分数 D 比率分数 4. 在人类的一个成熟的性细胞里有( )染色体。
A 23对 B 46条 C 23条 D 46对 5. “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描述的是( )。
A 固定比率强化 B 可变比率强化 C 固定时距强化 D 可变时距强化 主观题 二、名词解释(共3题,共15分) 1.替代学习(试题分值:5分) 答: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2.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试题分值:5分) 答: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3.程序性知识(试题分值:5分) 答: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三、简答题(共2题,共40分) 1.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指的什么?它包括哪两种情况?(试题分值:20分) 答: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回忆。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就是陈述性知识的使用,表现为回答听到的或想到的提问。(4分)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5分);
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5分)。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3分)。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3分)。
2.形成经典条件反应的关键是什么?并论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试题分值:20分) 答:形成经典条件反应的关键是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5分)。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5分),这对于搞好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5分);
(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5分)。
四、论述分析题(共1题,共30分) 试论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试题分值:30分) 答: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当我们在听、读文句时 ,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7分)。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3分)。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
(1)教师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6分) (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
(6分) (3)在学生把握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4分)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