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的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是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普遍受到欢迎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教学形式。其精髓在于引导学员开动脑筋,用心思考,深入讨论,相互启发,从而帮助参训校长去寻求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方案。在培训实践中,案例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但其效果却未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使用者不能很好地掌握其特征和使用策略,就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教育管理案例的使用策略,许多培训教师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不能使参训校长在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达到应有的高度。
本文就案例教学的一般性认识、案例教学的策略等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案例
1.案例是教师因某种教学任务的需要,而用来证明或说明相关思想、原理、技能以引发教学对象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思考、分析、讨论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某些典型事例。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现实生活特定事例的实际情景的描述,它包括事例中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情节、过程、结果,还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案例特点
①案例是真实的。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件,人、时、地、事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杜撰、虚构。除了因避免法律纠纷对单位名称、人物姓名采用化名之外,其他都必须是真实的。
②案例是自然的。案例研究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源泉,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展开研究,把每一个案例所研究的现象,当做一个自然整体来详细加以描述。
③案例是不完全的。研究者不可能把事件、事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变量都描述、揭示出来。
④案例是有吸引力的。案例必须带有引发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探究兴趣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两难问题),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⑤案例的研究逻辑是归纳性的。一般来说,教学案例的研究都是以归纳为主要的分析手段,把注意力投向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互动关系,从众多的现象和关系的分析中归纳出研究的结论。
3.案例的来源
从大的方面来说,案例有两个来源,一是引进别人编写的,包括媒体上的案例,教学书籍上的案例,专门的案例书或声像资料,有关教育机构、培训院校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等;二是原生的,即执教者自己根据需要以一定的实践为原型而采集编写的案例。无论是哪方面的案例,都必须符合上面所说的案例的特点,还必须符合教学需要和教学对象的实际。
(二)什么是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通俗地讲,就是运用案例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特有活动。案例教学的优点是:1.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使学习者从具体的案例描述中去领悟和感受某些原理、概念,感知生活中的理论和原则,增进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注重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在案例的情景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在案例的分析、研究过程中提高和发展自己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习者通过案例教学所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举一反三,学会如何去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4.学习者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获取了认知知识,而且影响了情感态度。所以,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综合性发展。5.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案例作为沟通学习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了解现实生活、社会实际,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应对各种挑战奠定良好的基础。6.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习者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良性互动。
二、案例教学在培训中的策略
从案例课程本身的内容体系来讲,其教学策略包含以下4个方面:
(一)根据培训目的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
每一类课程、每一节课因教学对象不同、教学任务不同,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也不例外,这是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必须首先确定的。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通过案例教学达到什么目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任务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所选择的案例的类型自然是不同的。
(二)根据所选案例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为了组织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事先有一个精细的教学过程实施
设计方案,然后按这个方案去实施,所以实施方案是案例教学收到预期效果的前提。因案例类型不同,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实施方案也各不相同,这里仅分析一般的实施策略。
1.要注意案例的引入策略
为使学员一开始就对案例教学发生兴趣,教员必须在案例引入策略上下工夫,使所选案例对学员产生强烈吸引力。
可以通过介绍案例,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或编写过程中的趣闻轶事、自己的感受、编写挫折、迷惘等来引起学员的兴趣。
可以通过介绍案例中的典型情节、疑难问题、案例的重大社会影响等来吸引学员的关注。
可以假设发问,假设学员是案例中的主人公,将如何决策,以唤起学员的强烈主体研究意识。
2.要注重学员研读案例的策略
要使案例教学真正收到实效,让学员读透案例材料是基础。
要提供必要的研读资料,除了案例本身以外,还要向学员提供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员了解必要的信息资料,以利于他们顺利地阅读、思考案例。
研究案例资料要给出足够的自学时间,提出案例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问题不需要很多,但必须一针见血。
比如案例中有哪些主体,各个主体在案例中的地位、责任是什么?案例所反映的问题符合或违背了哪些教育管理规律、原理和原则?哪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哪些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有哪些?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要在学员研读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如提示学员注意案例中关键性的背景情节、概念、词语、问题等,以利于学员及时把握住案例的重点和难点。
3.要把握案例教学的重点环节——学员、教员的互动
学员研讨、交流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结果,解决案例中所呈现的问题,从而相互启发、相互提高,最终达到案例教学目的,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程度高低进行搭配,以利于讨论的深入。在每个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推出代表,再分大组、全班讨论交流,这样使研讨成效升华。
教员要自始至终参与学员的讨论交流,争取听一听每个小组,并注意分类指导,还可与学员一起讨论、争辩。根据成年人的特点,这种交流互动总是要经过从一般性讨论才会深入到实质性阶段,所以互动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会流于形式。
4.要搞好学员研讨、交流的总结评价
学员研讨、交流基本完成后,可采取两种形式进行总结、评价。一是由学员选出总结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学员代表对大家的讨论、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二是由教员对学员的讨论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不论是学员还是教员进行总结评价,都必须至少抓住这样几个要点:一是对讨论、交流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对讨论、交流中有创意的观点、见解等进行剖析;三是对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和案例的借鉴意义进行解读;四是对那些认识上有分歧或难以确定的问题,要作为今后继续思考的问题。
总结、评价完之后,教员还要回答学员的有关问题。有的问题不一定能回答,可与学员继续研究。
以上只是对案例教学一般过程的实施策略的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共同研讨的互动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超出设计、意想不到的事,这就要求教师有临变处置能力,及时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