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摘 要: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可以说是“百科之母”,因此,乡镇区域内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乡镇区域内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多年,对乡镇区域内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努力寻找提高乡镇区域内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策略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持续“升温”,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变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学”字当头,勤练内功,为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并非学校教育而来,而是要通过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2013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终身学习”,把教师的学习上升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乡镇区域内的学校因为所处的学校语文教师比较少(有的学校语文教师只有3~4人),学习资源比较缺乏,所以,语文教师的学习一般是通过学校组织来实施。这时,语文教师学什么?怎么学?显得尤为关键。笔者所在学校总结出了“三步学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步,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选择一位国内比较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作为“师傅”(如窦桂梅、魏书生、于永正等),明确“跟师傅”的期限,以1~2年为宜,学校登记备案,作为教师业务考核;
第二步,学“师傅”的教育模式。教师自己通过购买课堂实录光盘、网上下载等多种方式搜集“师傅”的课堂视频,反复观摩,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第三步,学“师傅”的教育专著。(1)开学初,每一位语文教师自己选择一本自己“师傅”的教育专著,上报至学校登记,学校统一进行购买;(2)学校将所购买的书籍分发至教师手中,教师开始阅读;(3)学校每周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学校检验教师读书成果;(4)学校业务处将教师在读教育专著中的收获收集起来,形成教师读书随笔;(5)将教师的读书随笔(收获、心得和感悟等)收集起来,学习期末汇成册,并下发至全校师生手中传阅,开展二次读书活动。
经过几年的学习活动开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没有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的支撑,是肯定不行的。教师通过“学名师”活动,实际上是在与名师对话、交流,是一个拜名师、学名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不断积累,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练”字为主,扎根课堂,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军演舞台”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更是教师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军演舞台”,是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最终呈现的地方。首先,学校每一学期要求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学习“师傅”的情况,上一堂公开课,不要求多,一堂就可以了,但必须是精心准备的;其次,学校组织相關专业的教师进行听课,听课教师最好是分类,听课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分析这堂课,学校要做好相关记录;最后,教师根据相关记录,跟“师傅”课堂实录进行比较,二次备课,再上课,学校再组织教师听课。这样不停地循环,直至达到上课教师自己心中的标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不断“军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是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新认识和提高。
三、“研”字为辅,申报课题,让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锦上添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走上了课题研究之路。实际上,语文教师的课题研究不仅关系到教师专业化成长,还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密切相关。这是教师非常不错的选择,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这个载体的杠杆作用,大力提倡语文教师搞课题研究,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但在乡镇区域的许多语文教师对“课题研究”认识不到位,让课题研究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望而生畏。我认为学校完全可以提出“问题即课题”的校本教研模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发现并提出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学校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分类,将分类好的问题再通过集体讨论并形成“课题”。然后,学校再分工,教师再合作,这样可以一起打破“课题”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这样的课题研究既不脱离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起来,有血有肉,有根有据,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而且,在课题研究中,语文教师就所教学的语文学科而言,无论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选题更加广泛,研究内容更加新颖,思想教育层次更加深刻。个人建议,乡镇区域内语文教师一年至少要自己主持研究一个课题。
在历史的长河里,教师一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民族的复兴。教育大计,教师先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乡镇区域的语文教师将是专业化发展“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也是存在困难最大的“部队”。我相信,只要广大的乡镇区域的语文教师努力寻求自我突破,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便不会辜负时代的使命。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定会桃李满天下。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