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汇编二】 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大学生学习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心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个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结人心。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 八荣八耻 ”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也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大学生也面临着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宣传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对其产生作用,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低下、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一步实施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这对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别召开以 “ 习总书记的信 ” 、 “ 文明守纪 ” 、 “ 爱学习爱劳动 爱祖国 ” 、 “ 节水节电节粮 ” 、 “ 学风建设 ” 为主题的班会,让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维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难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我们同学们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 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而我们要做的,是牢记 “ 八荣八耻 ” ,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三爱 ” 教育我们学习是第一要务,知识永无止境,无论何时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是所谓学无止境。爱祖国,伟大的祖国母亲是我们生存的港湾,爱祖国不是一个空话,我们要从爱护祖国的环境,一花一草,让我们的天空更蓝,阳光更明媚。爱劳动是我们从幼儿时代就常听到的字眼,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可以活动我们的筋骨,让我们的身 体更加健康;
劳动能磨砺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丰盛的食品,劳动能为我们提供优美的环境。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几何时,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 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 ,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节约 ,是一种美德 ;节约 ,是一种创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三节 ” 倡导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的社会责任,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勤俭节约,要从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做起,聚沙成塔,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一粒粮食,就是节约一片富饶的土地;
节约一滴水,就是节约一畔清澈的湖泽;
节约一度电,就是节约一座充盈的矿山;
节约每一点,就是创造一笔财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勤俭节约,细水长流。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 勤俭败由奢 ” 。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境界。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
二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学风建设 ” 主题班会的开展,让我们从讨论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风的重要意义。学风是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是学风即 “ 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 ” 。毛泽东同志在 65 年前首次提出 “ 学风 ” 概念亦有一说 “ 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 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 。可见,学风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它是外显的 “ 风气 ” ,再一方面是内蕴的 “ 思想方法 ” 。学风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我们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得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
“ 不抛弃、不放弃 ” ,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明确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要在建设的舞台上奋力挥铲,让祖国的未来洒满阳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 24 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 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如今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 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的观念,就愈加需要我们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通过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 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群众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第三,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大学生篇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这 24 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是依据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形成的。中国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和其他国家一样在漫漫长河中有过自己辉煌和落魄的时代。中国却更是一个特别的国家,在别的国家还在奴隶经济兴盛时,我们已经开始了封建社会的中兴,而当我们封建社会的专制发展到顶峰时,西方先进国家也开始了他们迅速崛起的资本主义发展,而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仍根深缔固的时候,我们却早已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历程。当然,我们也有在探索中的失误,正是在领导人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中国发展的 历史与现实条件,走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意思所在,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所在。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论述,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 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 、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社会现在所欠缺的,有多少人在九 一八这样的神圣而又肃穆的日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在热衷于外国文化的同时,却又对为我们民族解放而牺牲自己生命的民族英雄一无所知。更有甚者出现了崇洋媚外而忘却了自己是个中国人的可悲事件。和平年代的现在,我们渐渐淡漠了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没有了钱学森不怕千难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来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也没有了 “ 狼牙山五壮士 ” 在日军穷追猛打的时候毅然决然的跳下山崖的决绝,更没有了杨利伟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式的 胜利上所抒发的那句 “ 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兴亡的不变的主题。在近代史的几百年里,落后与挨打是我们民族灾难的源泉。所以抓住现在和平的机会,积极发展也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新时代的中国,各种主义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享乐主义被不断重复,虽然我们都曾极力阻止过他的泛滥,但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桌的饭局,层出不穷的超级豪车动则价格几百万,就连天之骄子 佛价钱少则意味着自己品位低,无趣味。而其他那些乐于当二奶,喜欢虐杀小动物,又或 是在开车撞死人之后仍能叫嚣 “ 自己的父亲是某某,有种你抓我的言论 ” 更加使我们现在主流价值观取向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理论发展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却被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应当站立在更高的角度,立足于长远好地思考自己本身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所凸现出来的弊端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限被放大,只有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个社会才能走上我们所向往的轨道。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构建的今天,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今天,在社会物质精神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纵贯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无论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还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他们都成为了支撑一个国家思想道德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当然,现在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主导中国整个国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方向,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我们大学生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 ,把握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还要把 “ 三个倡导 ” 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要论述心得(教师) 近期,我学习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这24 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 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当代教师与教育事业、教育对象、肩负责任、自身要求、治学态度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它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统一。其中,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 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把它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教育 作为一名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的小学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目标。将 “ 忠诚 ” 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 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
“ 教育法 ” 也规定教师要 “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 。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 “ 忠诚 ” ,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书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
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有句名言 “ 不以学生的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学生的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学生的成绩好坏分优劣 ” ,关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 职业情感,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宽容相对;
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爱好,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跟孩子的心灵亲密接触。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
才能心存善意,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去。
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严谨治学就是治学一心一意,是一种对教学的钻研,一种对教育的执着, “ 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 、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 ,这是一名 “ 严谨治学 ” 的教师必备思想和品质之一。
“ 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 是 “ 严谨治学 ” 的又一重要内容。勤学、勤思,努力让自己成为严谨治学的好教师。
教师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美。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教 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 “ 教书育人 ”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要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于创新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的是要自居抵 制不正之风,远离低级趣味的侵蚀,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一定要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教师应当要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我想,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迈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需要开拓,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再是 “ 红烛 ” ,不再是 “ 春蚕 ” 。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纯付出,而是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教学是师生双方,实现自 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那么就让我们植根于祖国的土壤,肩负人民的重托,用青春,智慧,演绎自己价值;
用粉笔去谱写平凡而华丽的人生篇章。
通过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的学习,我深受感动,倍感自信。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的重要论述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自己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力争无愧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学生,无愧于生我养我的这块家乡水土 学习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几点体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 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那什么是中国精神呢当然,可以有多种表述。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013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 1 月 4 日,刘云山同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对意见作了权威解读 。意见和云山同志讲话都包含这么一个重要的观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意见共 23 条。意见在第一条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刘云山同志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首先,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得出的科学结论。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范畴。它对经济基础,对实践能起 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有句名言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也就是说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虽然不能等同,但是两者是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党一成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以我们党的领导人历来重视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早在我国民主革命初期毛泽东就指出 “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 知所趋赴。
” 邓小平曾经深刻地讲到 “ 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其次,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用 “ 三个倡导 ” 加以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内涵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 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它的特性可以用 “ 四句话 ” 加以表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它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决定了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能产生重大影响。正如意见指出的,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 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前已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范畴。它对经济基础,对实践能起能动的反作用。但是,这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要通过社会主体的努力即要通过我们做大量的 艰苦细致工作,才能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意见用 “ 三个紧紧围绕 ” 和 “ 四个坚持 ” 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意见从第四条开始到第十九条(共十六条)都是讲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见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笔者认为其中有三个环节或称三项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宣传教育始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的实践证 明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这是因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只有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并且扎了根,才能开花、结果,才能转化为奋发向上和崇德向善的力量。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在肯定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有两种倾向要引起我们重视和纠正。有一种观点认为,务实工作和务虚工作虽然都不可缺少,但是就所重视的程度和所投入的力量而言,不应该是对等的。前者应大于后者。如果我们不去警惕或不去纠正这个似是而非的“ 不对等论 ” ,那么就会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要理直气 壮地用 “ 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好 ” 的思想,来纠正这种“ 不对等论 ” 。
2013 年 8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简称 “8 . 19” 重要讲话),就鲜明地提出了 “ 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好 ” 的思想。他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做到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也就是说务实工作和务虚工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好。
还有一种观点这就是 “ 自发论 ” ,它在我们 队伍中存在的时间也很长了。只不过有时消有时长,说明 “ 自发论 ” 有其顽固性。列宁当年曾经严厉批评在党内和工人阶级队伍内部存在的 “ 工联主义 ” 思潮。这种思潮的实质就是 “ 自发论 ” ,即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可以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用不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或灌输。列宁批判了 “ 工联主义 ” 的错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决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因此,工人阶级政党要掌握科学社会主义这 “ 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 ” 。今天我们所说的 “ 自发论 ” 就是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重视或不赞成抓宣传教育工作的主张,这也是极端错误的。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知与行的统一。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怎样才能做到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才能使我们党关于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抓好宣传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二、要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植根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虽然我们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不平坦的过程。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今天己经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纠正了 “ 文化大革命 ” 对传统文化的巨大破坏,,恢复了我们党原先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并且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 “ 中国文明复兴 ” 这令人鼓舞的口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五大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 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党的十六大指出,包括中华优秀文化在内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七大论述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且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且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十四个字 ” 的内涵。意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挥传统文化作用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论述。意见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正确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是不可迴避的问题,也是由当前面临的世情国情所决定的。意见用 “ 两个面对 ” 即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来阐述当前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 临的外部环境。
正确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重视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要弘扬我们的价值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5 年来的成功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价值自信就是建立在这 “ 三个自信 ” 基础上的。弘扬我们的价值自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 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价值自信也是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的升华。
二是要坚决反对 “ 外来教条主义 ” 。应该说这种教条主义在我们党内和队伍内部也长期存在过。它的特点就是毛泽东当年讽刺过的 “ 言必称希腊 ” 。随着当今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外来文化越来越多地传进来。其中当然包含有人类文明成果,需要我们认真吸收和借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人对外来的东西顶礼膜拜的情况。尤其是热衷于简单化地搬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而不问其背景和前提。习惯于用西方话语来解读我国丰富多彩的改革和发展 实践。这就是当今的“ 外来教条主义 ” 。它的特点是 “ 言必称西方 ” 。对此,如果不加以克服,那么后果是很消极的。
这里涉及到语言与话语权的关系问题。应该看到,语言作为人们交往工具同其它生产工具一样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由语言构成的话语权则是有阶级性或带有阶级性色彩的。话语权的创立者法国的米歇尔 “ 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 。著名的英国现实主义者卡尔把国际权力划分为 3种军事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因此,话语权反映的是某种政治经济权利,体现了人在社会中或国家在世界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因此,对西方话语既不 要一概拒之门外,又不能简单照搬。正确的做法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8 . 19” 重要讲话中讲到的两条原则。一是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也就是说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要以开放的眼光和宽阔的胸襟对待外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二是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自已话语和话语系统。这需要全党尤其是做思想宣传工作同志下大功夫才能做到的。
随着我们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辩证分析和 正确对待西方话语这是不可迴避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 “ 一分为三 ” 的态度 ,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所谓 “ 一分为三 ”, 就是要把西方话语区分为三种情况 或类型 。一是可以直接为我所用的话语。比如 ,市场经济、 “ 看得见的手 ” 、 “ 虚拟社会 ” 和 “ 中等收入陷阱 ” 等。二是利弊皆有的话语 ,对此要慎用。比如 , “ 中国模式 ” 就属于这种情况。从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和比较各国现代化发展的特点上看, “ 中国模式 ” 这个提法是完全可以使用的。但是它最明显的不足是无法反映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极其丰富的内涵 ,它最多只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某条具体道路。三是弊 大于利的话语。这些话语带有强烈的西方价值判断。比如 ,“ 人权高于主权 ” 、 “ 独裁国家 ” 、 “ 邪恶轴心国 ” 等。因为这些话语有其特定的语境和含义 ,如果不加分析地搬到我们国内来 ,后果是很消极的。对此 ,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
三、要高度重视网上阵地建设 意见在论述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专门讲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即第十二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要下大力气才能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个越来越清楚的现实是由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实际上己形成两个社会即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 现在我国网民已达 6 亿,超过了美国)。如果说在我国现实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仍有如何巩固的问题),那么我们还不能笼统地说在网络社会里马克思主义也处于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因为互联网是一把典型的、锐利的 “ 双刃剑 ” 。互联网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群众工作和生活,但是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重大挑战。从社会管理上看,当前互联网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负 面影响一是网上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现实社会违法犯罪向虚拟社会蔓延。二是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强。三是网上炒作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敏感问题极易在网上快速扩散放大。更有甚者,以造谣、传谣来吸引网民眼球,以谩骂攻击代替理性讨论,以 “ 人肉搜索 ” 代替侦查调查,以 “ 舆论审判 ” 代替国家法律,造成了严重后果。四是网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看,西方一些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通过互联网长驱直入,并同国内一些错误思潮合流,形成了对 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我们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重中之重来抓。
意见指出,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 建设性作用,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回应网民关切,主动有效进行网上引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意见的落实。注重宣传教育,正确处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 化的关系,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即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坚持马 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新时期新思想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见之马克思离我们而去已达百年之久,社会主义理想在现今仍只是作为一个理想而忽视或者轻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今社会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交融并包,互相学习的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社会进步,促进思想开化等方面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上世纪,甚至年代更久远的过去,或者是在华夏大地,炎黄子孙中,又或者是来自东 西方的伟人们,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部精彩纷呈,振奋人心的史诗巨制。他们用他们的鲜血甚至是生命,维护了核心价值观的尊严,历史的脚步固然匆忙,但那些伟大的先哲留下的脚印,却是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的洪流埋没。
作为全世界共同推举的影响世界最深刻的马克思,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英博物馆留下的脚印,成为了千千万万圣哲的探寻。正是他的为工人开创属于他们的时代的信念支撑着他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敢于承担起工人阶级都不敢遥想的梦想。还有我们敬爱的方志敏,我们认识他可能太多来自与他的可爱的中国以及国民党战士 威逼利诱他的故事,然而这些并不能简单概括他的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他在同敌人周旋时所表现出的镇定和狱中的不惧万难,完成一篇又一篇的中国革命的赞歌,更是对崇高价值观的完美诠释。
“ 为何我的眼中常含者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 这句话,就是对方志敏最好的注脚。还有影响了一代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中的那些当时将我感动的泣不成声的光辉形象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主人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不懈,成为我日后在挫折中坚持下的去灯塔。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位与他书中主人公有着相似遭遇的勇敢的人, 在承受手稿丢失的巨大悲痛的同时,仍然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正是这种崇高的理想,成就了苏联文学史上又一座丰碑。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方志敏,又或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用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谱写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为人类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给历史的发展抹上了浓墨重彩的几笔,正是由于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出来的积极意旨,才使这个社会有了更加深思的权利,虽然这些都已成为历史,但她给我们现今社会的启示却也无法磨灭。不可否认,我们现今的社会没有了以前的那些艰苦卓越的环境,但我们却不能 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或许就另一方面而言,我们现在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浮躁,虚华,假丑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维护与纠正,更加需要我们采取实际行动来实现人类思想道德上的进步。
在新时代的中国,各种主义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享乐主义被不断重复,虽然我们都曾极力阻止过他的泛滥,但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桌的饭局,层出不穷的超级豪车动则价格几百万,就连天之骄子 佛价钱少则意味着自己品位低,无趣味。而其他那些乐于当二奶,喜欢虐杀小动物,又或是在开车撞死人之后仍能 叫嚣 “ 自己的父亲是某某,有种你抓我的言论 ” 更加使我们现在主流价值观取向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理论发展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却被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应当站立在更高的角度,立足于长远好地思考自己本身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所凸现出来的弊端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限被放大,只有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个社会才能走上我们所向往的轨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依据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形成的。中国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和其他国家一样在漫漫长河中有过自己辉煌和落魄的时代。中国却更是一个特别的国家,在别的国家还在奴隶经济兴盛时,我们已经开始了封建社会的中兴,而当我们封建社会的专制发展到顶峰时,西方先进国家也开始了他们迅速崛起的资本主义发展,而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仍根深缔固的时候,我们却早已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历程。当然,我们也有在探索中的失误,正是在领导人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走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意思所在,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所在。
爱国主义的民 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社会现在所欠缺的,有多少人在九 一八这样的神圣而又肃穆的日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在热衷于外国文化的同时,却又对为我们民族解放而牺牲自己生命的民族英雄一无所知。更有甚者出现了崇洋媚外而忘却了自己是个中国人的可悲事件。和平年代的现在,我们渐渐淡漠了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没有了钱学森不怕千难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来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也没有了 “ 狼牙山五壮士 ” 在日军穷追猛打的时候毅然决然的跳下山崖的决绝,更没有了杨利伟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式的胜利上所抒发的那句 “ 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兴亡的不变的主题。在近代史的几百年里,落后与挨打是我们民族灾难的源泉。所以抓住现在和平的机会,积极发展也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是我们国家兴旺的根本。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忧患意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不道德的行为映入眼帘。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便开始男女交往,过去那些我们所崇拜的道德模范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于是许多文物景观被各式各样的 “ 留言 ” 折磨的面目全非。在暴行发生时,更多的人选择了无视 和逃避,间接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更有在老人家摔倒时,上去搀扶而被告上法庭的闹剧发生,这样戏剧化的场面原本只有在电视里发生,却活生生的出现在了现实当中。究其原因,就是道德水平和荣辱观的缺失。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构建迫在眉睫。
“ 八荣八耻 ” 应时代需要而产生了。社会道德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社会也要提供给荣辱观适宜的土壤来让其成长。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构建的今天,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今天,在社会物质精神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纵贯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无论是老 子的无为思想,还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他们都成为了支撑一个国家思想道德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当然,现在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主导中国整个国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方向,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开满华夏大地,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