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典型事迹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事迹合集
【篇一】
xx,男,1982年6月27日生,xxxx人,中共党员,现任xx市利州区xx信息中心主任。20xx年3月至今,xx被选派到xx市xx区xx镇xx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来,他扎根山村,日夜奋战,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修道路、兴产业、建阵地、扬新风,xx村从远近有名的后进村变为文明新村,20xx年底实现整村脱贫。20xx年7月,xx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
xx村地处利州区西部的高寒山区,因其境内海拔1600米的xx山而得名,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368户14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2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29%。“山高土地薄,村穷是非多,告状没断过,日子苦如药”是当地群众对xx村贫穷落后和村民困苦生活真实写照的调侃。
如何让扶贫政策的春风温暖每一个贫困家庭,让每个贫困家庭通过帮扶彻底拔掉穷根致富奔小康,是xx必须直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全村群众的期盼,在利州区xx局的鼎力支持下,xx为xx村争取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村组道路、农网改造、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农田沟渠、民居改造等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虽然20xx年底全村已实现整村脱贫,但村里的产业发展还有弱项。产业上不去,刚脱贫的群众随时有可能返贫。”xx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实地规划是发展天麻、金耳,还是核桃、红薯……经过xx的深思熟虑,他引导群众在xx村因地制宜发展海松种植合作社、龙家沟生态养殖合作社等3个“龙头”实体,壮大当地红薯、肉羊、天麻三大产业,实现了全村87户建卡贫困户全覆盖,并辐射其他农户,让贫困群众获得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四大支撑,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丰产增收,让无发展能力贫困户的增收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他积极鼓励、帮扶建卡贫困户,适时地发展核桃200亩、魔芋80亩、猕猴桃100亩、板栗50亩、生猪100头、蜜蜂100箱、小家禽5000只,改变了过去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水漫灌”的模式,创立了项目资金“一个管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精准扶贫、滴灌农户的模式。来村里三年,xx一直脱贫攻坚的路上“折返跑”。这条路,不仅洒满了他的汗水,还记录下了他三次晕倒扶贫现场的故事。
20xx年11月,是xx村25户贫困户易地搬迁的攻坚期,有的群众有顾虑,有的不懂政策,xx和村干部白天沿着崎岖山路走家串户,挨个组开会,晚上加班制方案、定计划,连续半个月,每天休息不超过5个小时。18日下午,在二组开会时,坐在群众中间的xx脸色苍白,突然身子一软,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情况紧急,群众赶紧背着xx到医院。医生诊断后说,这是由于长期劳累过度所致。经过5天的住院治疗,身体稍有起色的他,不顾医生再三反对,就又返回了扶贫一线。
xx村平均海拔1300米,山高谷深,弯多路陡,群众走的是泥巴路、吃的是坑塘水、住的是危旧房。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在短时间内补齐“欠账”,谈何容易。他在区xx局的帮助下,制定规划、联系项目、发动群众,日夜奔忙。20xx年8月25日,六组硬化道路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施工队进场。可两户群众却因个人原因,死活不让施工。8月的日头格外“毒”,从早上7点忙到下午4点的xx,跑前忙后,好说歹说,却终不见效。眼看着两车混凝土要报废,他急火攻心,再次晕倒。
等到他在村卫生室输液醒来,拔掉针头跑回施工场,心怀愧疚的阻工群众早已撤离,道路施工正常展开。第二天,他又忙碌在工地上监督施工质量,直到项目竣工。
最危险的一次晕倒在20xx年10月。整村脱贫的大考日期越来越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的推进节奏越来越快,压在心头的责任也越来越重,xx每天都是连轴转。中午时分,他顶着烈日从四组安置点刚回到村委会,突然晕倒在厕所旁,直到30多分钟后时才被路过的群众发现,在村卫生室简单治疗后,下午,他又出现在贫困户家中安排工作。在xx看来,能为贫困群众做点事,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个人再大的牺牲奉献都值得。就是这个信念,让他始终坚守在扶贫岗位上。直到父亲去世,他才带着xx村整村脱贫的消息回家。在父亲的坟前,这个36岁的汉子泪水长流,长跪不起。
三次晕倒扶贫路,当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晕倒,都有许多群众自发拎着鸡蛋、水果前往看望吴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不等不靠,自立自强,15.6公里村组硬化道路让出行不再难,2座便民桥解决了晴通雨阻的困窘,4口山坪塘、9口蓄水池解决了看天吃水的难题,10个村民小组的低压电网改造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6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老百姓回家的归路,400平米的美丽新村幸福院坝让群众跳起了坝坝舞,xx森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xx打造“综合体验式”旅游景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剂,依托“内引外联”模式,让全村群众人均增收近2000元。
如今的xx村家家户户有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邻里和睦友爱,百姓过上了真正的“洋盘”生活。大家编了顺口溜在村里传唱:“扶贫路上吴书记,帮扶脚步走得急,未尽父亲床前孝,三次晕倒传美名……”
【篇二】
xx,现任xx市委组织部派驻金刚台镇xx村第一书记。xx同志牢记组织嘱托,筑强战斗堡垒。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组建“xx村党员微信群”,增强外出务工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设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基地和党员政治生活馆,以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熏陶感染激励广大党员。他发展集体经济,推动精准扶贫。投资134万元开展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建设。华原香瓜子厂、伊袖服饰扶贫车间先后落户生根,本生专业合作社、益农合作社带贫效果更加明显,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他汇聚点滴小事,成就惠民大事。累计收集20xx年4个季度外出务工收入证明479份,为贫困户节省交通开支13.6万元。协助镇卫生院办理贫困户轻度慢性病就诊卡109份,协助3名贫困户家庭成员获得助学贷款和助学金。他倡树新风正气,提升治理水平。把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作为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让新风正气在村里张扬,让村规民约在户间流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陈斌,现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派驻河凤桥乡新桥村第一书记。面对贫困群众的热切期待,在具体工作中,他紧抓党的建设不放松,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带头讲党课,指导规范党务工作,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坚持壮大合作经济。积极协调3×60KW光伏电站项目的接入并网工作,并利用村集体资金50万元,重新申报一组60KW的光伏发电项目,逐步扩大村集体经济。在村原有4家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注册一家绿食种养合作社,带动村民通过参与基地务工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在他的帮助和努力下,为贫困户杨林远申请了小额贷款发展特色养殖,该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被充分激发,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他坚持办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办好群众普遍受益的事。努力帮助2名困难群众协调贷款5万元、帮助销售xx农产品40余万元、解决6名学生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当地村民纷纷称赞他是一名有着为民情怀的党员干部。
陈铁帮,现任省银保监局派驻xx县伏山乡簪子河村第一书记。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各项工作一步一个新台阶。他注重党建引领扶贫路。协调19.5万元经费努力打造党支部建设软硬件,建立健全四项基础机制,不断提升簪子河村党建工作水平。他积极推进产业带贫。牵头与xx县本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山信集团等签订协议,带动43户贫困户入股分红;
光伏带贫12户口,每年每户可分红3000元。他严格落实惠民举措。“一对一”结对帮扶,依类分析,因户施策。对因病因残的42户贫困户,3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户缺劳动力的贫困户有针对性精准施策帮扶,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他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1058万元,协调资金20万元修复饮水工程解决了20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困难,为学校、幼儿园投资30万元,把簪子河小学建设成为远近知名的先进学校。他注重壮大集体经济。筹集资金500万元,与企业联合注册茶叶深加工公司,20xx年村民每亩茶叶增收500元-800元。村集体产业创收20万元,实现由“被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李东君,现任xx县非税局派驻伏山乡余子店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发展产业,满腔热情服务群众,谱写出一曲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奉献之歌。对余子店村15个村民组共45个自然组的500余户群众逐组逐户开展走访,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广泛宣传精准脱贫政策。只要听说哪家有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取得了村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改善余子店村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争取各类资金140万元,新修该村庄山、桃园、廖坳等3个村组公路4.5公里,整修大塘5口,全面完成第二轮农网改造,宽带及户户通电视已覆盖到位。为做好产业扶持,他配合“村两委”,制定余子店发展规划,致力发展“大别山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配合举办xx县首届插秧节,打造余子店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辛勤付出换回累累硕果。到20xx年年底,余子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7户658人已脱贫159户64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
xx,现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派驻xx县xx村第一书记。20xx年11月入村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克服生活和身体困难,20xx年1月刚做完手术就到村工作,20xx年6、7月间,在父亲身患癌症住院弥留之际,他匆忙往返于xx和合肥之间,夕发朝归,从未耽误过工作。他紧紧依靠省厅的坚强后盾,积极发挥驻村干部的代表作用,选项目、找帮扶、拉资金。20xx年为xx村争取帮扶项目6个,总投资近200万元。修建了面积约960平方米的xx村小学操场,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红色文化公园和面积130平方米的党群政治文化宣教大舞台,利用群众旧房舍改造成党员政治生活馆。开展孝亲敬老、慰问军烈属、党员义务劳动等丰富多彩的专题文化活动,活跃党员干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他还带领村两委多方调研,在他的倡导下,xx村以光伏发电和蓝莓种植为基础,多方发展产业。积极引进熊世祥、肖贵昌等成功人士回乡创办农业综合体,发展特色产业。xx同志持之以恒,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努力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xx,现任xx县行政服务中心派驻xx乡xx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xx三措并举下足绣花功夫,做好扶贫文章。首先是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堡垒。他紧紧围绕“四位一体”扶贫模式,把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帮助xx村理清发展思路、争取优惠政策,实现了xx村集体经济收入由0到9万元的突破。他注重多方争取、美化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单位和个人资源,内引外联,争资金、跑项目,累计为xx村新修水泥路4.2公里,整修万方大塘13口,新建文化广场1个。利用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新修公厕一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新建垃圾池4个,xx村旧貌换新颜。他真情为民,办好惠民实事。为贫困户王正江的儿子争取助学金3000元。每逢节假日积极组织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走访慰问,给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累计价值5.6万余元。新建“爱心超市”,通过“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在xx的努力下,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光伏发电等诸多扶贫政策在xx村落地开花,群众正走上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王建新,现任省税务局派驻伏山乡南冲村第一书记。20xx年8月驻村伊始,为了尽快使群众脱贫致富,他坚持以村为家,四个月时间走遍了村各个角落,访遍496户人家,找穷根、寻“病因”,“一户一策”量身定制帮扶措施776条,帮助68户70名贫困学生落实教育补贴、18个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120户贫困户申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办理慢性病卡;
给符合条件的60个残疾人员办理残疾证、52个贫困人员办理低保,并利用产业项目带动120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5000元,确保贫困户帮扶率100%。他先后争取投入资金502万元,修建了村组道路、灌溉大塘、溢流大堰、河堤等基础设施,恢复可耕农田360余亩;
安装路灯和宣传标语、实施安全饮水、开展网格保洁、新建文化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开办爱心超市和爱心食堂等。同时,他围绕产业扶贫,建设了“大别山原产地加工厂”,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让群众就业不出村、收入有保障。他用真心真情真干铺就脱贫致富路,一项项脱贫攻坚举措,一件件惠民实事,增强了贫困人员的脱贫内生动力和致富能力,实现了南冲村20xx年整村脱贫。
夏长国,现任xx市质监局派驻金刚台镇卢店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不忘初心有定力。驻村三年来,共筹集帮扶资金91.4万元,联系有关单位援助水泥70吨,为村部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20xx年被评为“全县严乡强村育新示范村”。他牢记使命有担当。针对山区实际,提出“人均一亩茶,人均五头羊,集体收入年超十万”的“一五十”发展目标,成立卢店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怡思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村企合作之路,实现稳定脱贫53户103人。他务实为民有情怀。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发挥帮扶单位优势,通过多种途径争取项目资金960余万元,他富民强村有实招。提出“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富民强村总体思路,先后修缮国仁学堂、红军墓群等,打造“千亩桐花谷”“怡思源生态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全面提升乡风文明。20xx年10月,值全市驻村第一书记轮换之际,夏长国毅然选择了留任,奋力谱写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脱贫史话。
【篇三】
xx县xx村地理条件优越,却长期属于贫困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党建基础差、产业项目少、缺乏内生动力。
xx,xx县工商局驻重渡沟管委会xx村的第一书记。面对这样的现状,xx对自己说:“就是蚂蚁啃骨头,也要一点一点来改变这个村子的现状,不会就学!”
为了找到xx村脱贫的路子,xx召开村支部三委会议,对村致贫原因及发展思路进行深入讨论。召开全村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并在会上梳理出开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的发展思路,有了统一的发展思路,目标明确,方向一致,村委班子对脱贫攻坚充满了信心。
此后,xx白天在村指导群众上项目、整理扶贫档案资料,晚上到群众家中走访,探访致富道路,全村的贫困户xx走了一遍又一遍,对每一家的情况都了然于心。贫困户马新展患肝硬化,妻子王春患先天性脊柱变形,医药费没着落,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亲戚们凑的。听说茵陈有益于养肝,xx就从市场上买了十几斤茵陈给马新展送去,还通过有关政策给他的孩子解决了部分生活费。
随着工作的深入,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他们愿意跟党干,跟党走,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xx村发展中草药种植户8户,经济林种植户7户,养殖户9户,参与集体养猪项目42户,全村61户贫困户均已享受到户增收政策。
有了活儿干,还要让群众有奔向幸福生活的精气神。去年8月,xx为村里争取到村内道路亮化工程,让全村群众告别了农村晚上一抹黑的不便。有了路灯,xx和村妇联会主任一起组织全村的妇女同胞们晚上跳起了广场舞。
xx连续两年在村里组织农民运动会,领了乒乓球比赛一等奖的村民李荣姣兴奋地说:“几十年都是种地、干活,我的运动强项差点丢了,运动会太有意思,一下子就把精神头给提起来了。”村里的老党员激动地对xx说:“闺女,领着咱村好好干,我们都听你的!”
20xx年5月,xx因长期加班熬夜忙于村里的脱贫工作,拖了两个月之久没顾上医治的感冒诱发肺病,医生说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想想村里还有好多工作没有做,在住院11天之后,xx㩕着药罐又住进了村里。
在xx和村委一班人的努力下,xx村组建了红白事理事会,积极号召党员带头,节约办红白喜事,一位大叔还编了个顺口溜“大操大办被淘汰,树起文明新风尚,省钱也能办婚事,把钱用到创业上。”
去年,为解决上村、下村、苇园三个居民小组700余口人“吃水难”问题,xx争取水利专项资金10万元,掘井一口,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
香菇是xx村的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缺水,这项产业停止生产。经过xx几个月的努力,xx村香菇基地投资600万元占地41亩的月亮湾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
目前已发展有38个标准化香菇棚,能容纳15万袋菌袋,10个养菌棚已经出菌,带动32户贫困户,去年销售额达60余万元,光伏灵芝种植互补区种植灵芝50000穴,年产灵芝约15000斤,孢子粉2500斤,带动贫困户21户,年销售额达40余万元,光伏苗木繁育互补区利用营养钵培育20厘米以下白皮松等珍贵苗木10万株。
作为xx村的驻村书记,xx表示,将牢记使命,和全村的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篇四】
xx区科技园办事处xx村位于xx新区西南10公里处,全村总户数777户,总人口3758人,划分12个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96人。村域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环境宜人。
20xx年5月初,xx区农林局办公室主任刘昆丽按照组织安排来到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也是20xx年xx区扶贫第一书记中唯一一位女同志。娇小的身材、细白的面容,是村民们对她的第一印象,她能否做好扶贫工作也在村两委心里留个问号。可自上任以来,她多次深入村民家中走访调研,办事认真,工作扎实,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实事做了一连串,获得了群众和村两委的一致好评,被贫困群众亲切称为“好闺女”、“美书记”。
强抓党建,做强基层组织
“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刘昆丽说。在区委、区政府和办事处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她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xx村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5月以来,组织村党支部开展党小组会议30组次,支部委员会6次,党员大会6次。开展多样化党群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庆六一"美好童年党员送暖、"迎七一"关爱困难群众座谈会、为困难群众党员爱心捐款等党内主题活动9次。同时,开创精细化服务新模式。依托村内现有党员分布情况,建立《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村党员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分5个网格,实时解决各类问题,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在她的带领下,自10月实施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党员主动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700余人次,发现处理安全隐患6处,调解邻里纠纷4起,解决群众诉求2例。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改造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300平方米;
安装太阳能路灯60余盏;
建设生态长街2000米;
安装公开电子屏对村党务、政务和三资管理进行公开,充分拉近了干群关系。
这些变化,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都倍感激动与鼓舞,村干部们的工作热情更高了,群众们有事没事就到村委大院看看书、唠唠嗑。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村委大院总是热热闹闹的,个个喜笑颜开。
夯实责任,深化精准扶贫
自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昆丽和村脱贫攻坚责任组、帮扶委局一道,制定计划、明确节点、细化任务、强化措施,一户户进行精准识别,分别于5月、11月对全村777户3758人进行全面筛查,真正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她始终把政策宣传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切实把群众的知晓率、认同度、满意度作为评价自身工作的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她注重营造脱贫攻坚氛围,带动村两委在全村主干道及街道张贴悬挂脱贫攻坚宣传标语、扶贫版面,开展扶贫政策超市活动;
与帮扶单位一道逐户发放政策明白卡、扶贫挂历等,进一步强化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在扶贫工作中,帮扶单位给了刘昆丽很大支持,5月以来,农林局赴村开展帮扶活动336人次,落实帮扶政策216例、修缮贫困户住房5户、改善生活条件配置生活用品30户、村内环境整体提升12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刘昆丽说:“xx区农林局她在xx驻村工作的坚强后盾。”这些成绩,凝结了她和所有帮扶人员的汗水与劳动。
找准产业,带领群众致富
她常对群众说的一句话就是:“脱贫只是开始,致富才是咱的目标,有党的好政策加上咱自己干,好日子都等着咱嘞!”她帮助村里深挖贫穷原因,多方搜集致富信息,积极为村里发展出点子、找项目。她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帮扶模式,开发村内保洁、禁烧等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21人;
联系龙翔物业为全村有劳动能力愿意外出务工人员安排保安、保洁、客服等就业岗位等,使其稳定就业,获得长期收益。同时,结合位于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开办农家乐,确定了发展婚庆产业园这一集体经济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签订合作单位,并收益2万元的基础合作金,待完成项目审批后可建设实施。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年增加村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并可安排困难群众就业20-30人。
刘昆丽把扶贫当事业,把驻村当扎根,一心扑在村里的发展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
【篇五】
“老哥您好!家里的生活怎么样?……”2月5日,xx市民政局驻xx县xx镇xx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与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xx及驻村工作队队员一同前往村民李号信中走访。“我们一家生活都很好。去年政府帮我们建成了养羊场和养鸡场,现在已经发展到120只羊、410只鸡。我们没有什么困难,请你们放心。”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下建起养殖场的李号信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一上午时间很快过去了。午休时间,王小兵在自己的工作计划上增加了几点内容:加强对贫困户的引导,提高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就业。“我们要把入户走访工作做好做细,根据了解到的新情况制订下一步帮扶措施。”王小兵说。为落实好结对帮扶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送到贫困群众手中,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20xx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连日来的大雪降温天气给xx村部分群众生活带来了困难。为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王小兵及时向市民政局汇报工作,积极联系局属二级机构到xx村开展“送温暖”帮扶活动。市政协副主席于建庄、市民政局局长张书卿、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孝峰、倪建杰等领导先后来到xx县xx镇xx村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xx市救助站、市军干八所等局属二级机构也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xx村90余户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全村干部群众见面会上,“第一书记”王小兵铿锵有力地说精准扶贫工作没有“中场休息”,没有“空窗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以主人翁的精神全心全意为xx村精准扶贫工作谋篇布局、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谋远固本、为业务工作指导讲解、为民情民意做好收集和疏导,山清水秀的xx村一定会在帮扶工作组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从20xx年11月起,xx市民政局王小兵接过“第一书记”接力棒,正式接手xx县xx镇xx村“精准扶贫”工作。王小兵上任后,一边积极向上一届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员取经学习、对接工作,一边主动到村民家里走访,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先后走遍了xx村11个村民小组453户住户,重点到98户贫困户和36名党员家中走访座谈,实地了解村情民意,摸清致贫根源。通过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道从xx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帮扶项目进行反复论证,制定驻村帮扶工作方案为帮助xx村整体实现“精准脱贫”打下了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