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比较教育模式
【提 要】大学语文的比较教育模式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模式,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本文从同一古籍同一历史时期的散文的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风格作品的比较、不同作家不同思维方式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艺术与文化传承上的比较这六方面,对大学语文的比较教育模式作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大学语文 比较教育
大学语文比较教育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模式,是在所有的教学模式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模式。它通过以新带旧、温故知新,牵三挂四,一以带十、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能在“比较“中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追踪事物发展的渊源和轨迹、洞察事物的本质。
比较教育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方式。它需要老师先向学生提供一些新的学习材料并给以提示,学生则需要调动以往的阅读材料和学习经验,进行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迁移思维、“比较”思维等。在这个过程中,找出此作品与彼作品间的或此类作品与彼类作品间的因果关系、追踪它们的来龙去脉,找出若干对象之间的可比性与异同点,比较它们的优劣高低与文化形态。
比较教育模式还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法。用学生的话说:“作为学生的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把这两首诗或这几篇作品放在一起来阅读欣赏。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双倍或更多的信息,真是一箭雙雕、事半功倍。”
实施比较教育模式要求老师“见多识广”,长于联想、阅历丰富、思想敏锐,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可资比较的材料;学生欲进行成功的比较,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在比较中对作品进行一定的文学和文化阐释。
总之比较教育,于老师,是以有限向“无限”扩展,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矛盾的良策,也是使教学更具有学术内涵的手段;于学生,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并在比较中锻炼思维、掌握阅读写作的一般方法的好方法。
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模式有多种:
一、同一古籍同一历史时期散文的比较
《苏秦佩六国相印》与《齐宣王见严觸》均见于《战国策》,前者为秦策,后者为齐策。两文都以记叙主人公的言论为主,带有浓郁的论辩色彩。我们要比较的是这两个处在相同大历史背景中的人物不同的人生志趣、不同的历史观与价值观。苏秦此人并无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开始要连横,失败后又“约从散横”。他的连横与合从都是为了博得卿相尊位,享荣华富贵;而颜觸在与齐王的谈话中始终坚持“贵士”的人才观与治国思想,在齐王接受了他的主张并表示要以他为师后便毅然离去。另外还可着重比较二人这方面的有关言论。苏秦第一次游说秦王失败后,回家苦读,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乎?”最后,功成名就,佩六国相印,父母妻嫂郊迎三十里,感叹曰“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颜觸在齐王接受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并“愿请受为弟子”后,掷地有声地对齐王说:“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矣,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觸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苏颜二人,一个看重“势位富贵”,一个看重“终身不辱”,而他们的结局是苏秦被齐国的权贵杀死,颜觸虽然不得而知,但想必是终老山林。在此基础上,还可比较两人所体现的儒家与道家不同的文化形态。至于这二人人生志趣、价值取向孰是孰非、孰高孰下,则可由学生自己去判断。
二、不同作家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是登临临览胜之作,都由神话传说说开去,都写愁,但其愁的内涵不同。李诗抒的是政治之愁,崔诗抒的是乡愁。李诗第一联就包括了崔诗前两联的内容,故第二联就有余墨怀古讽今。第三联均是写景,尾联李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崔诗抒想念故乡之情。两诗用韵都一样,崔诗兴到笔随,虽格律不严却气象恢宏,李诗却严守格律。通过比较,两诗的特点便一目了然。一节课学了两诗,学生为其点赞道:“真是一箭双雕啊!”
在学生的评估材料中,发现几位不同作家的游记让学生印象深刻: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姚鼐的《游媚笔泉记》、刘大櫆的《游三游洞记》。学生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在教学中将这几篇游记放在一单元用比较法教学。比较,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不仅欣赏了文本,见识了游记不同的写作方法,学到了规律性的知识,认识了文艺理论上一条很普遍的原理:即作家不同的经历和写作时不同的境遇,使作为审美对象的景物在作家心中折射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形成了作家不同的行文风格。这条理论将作为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指导着学生今后的阅读。
鲁迅的《离婚》与赵树理的《传家宝》也可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虽然作家所反映的时代不同,但两篇作品实在有太多的可比点。时间:都在农历的新年正月期间;地点:一在慰老爷家,一在金桂婆婆家,形式上都酷似电视剧中的“室内剧”;主要情节:都是写的农民婚姻家庭生活的矛盾纷争,前者为“离”,后者为婆媳“争夺家庭领导权”;小说的结构:都由人物间的几场对话构成;小说的主题:都是谈的妇女解放问题。主人公的结局:《离婚》中爱姑以“不离婚”的举动来追求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平等与解放,却终于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干预下妥协,接受了夫方“离婚”的条件;《传家宝》中金桂以“多做点事、多管点事、多懂点事”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新时代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的真正解放。另外在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特色、美学风格诸方面都可以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乡土作家鲁迅和赵树理农民题材小说的意义及他们的风格与审美追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时间却省了近一半。
三、不同作家相同风格的比较
比如苏轼与辛弃疾。这两位宋代大词人都属词中的豪放派,比较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作品的内容、他们作品的情绪,就可以发现并理解辛弃疾虽学苏轼之豪放,与苏轼的风格毕竟不同。苏轼生活在北宋的承平社会,辛弃疾生活在国土沦丧的南宋。苏轼的经历虽是北宋文人中最坎坷的,但他逆境中求生存,抑郁中求旷达,始终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处之,故他的词风是豪放中见旷达。他也写亲友离别、也写身世沉浮,但终能自我解脱,给读者一种乐观的情绪或心灵的抚慰。如果说苏轼的愁总的来说还是个人的愁,因而也就能“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话,辛弃疾就不同,辛弃疾的愁是亡国之愁,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之愁,是空有一身文韬武略却被闲置不用的愁,因而他所写大多与此有关,这种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的悲哀时时流露在他无论是爱国词、怀旧词、赠题词还是写景词中,形成了豪放中见抑郁的风格。除从时代、内容到风格的比较外,还可引导学生就二人词作之特点进行比较,比如苏词以哲理见长,辛词以用典取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