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反映着一个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也能够为单位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当前,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思想认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凭证档案、内控监管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与标准化的对策与建议,以充分发挥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作用;问题;对策
当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管理和服务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承担着相应的国家职能,其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各项支出的规范与否关系着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政资金的安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在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化,充分发挥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 会计基础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重要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单位运行是否正常的重要信息,能够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控制与考核,能够为单位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不断优化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机构设置,强化内部管理,充分发挥职能,有效监管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处于“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收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财政支出除在重點保障和支持民生外,各级财政对一般性的支出,均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经费预算。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财务管理的内涵、外延、目标、方式等均发生了一定变化,预算决算管理、三公经费支出、绩效管理考核、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等,都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挑战。新形势下,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继续完善资金分配和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已大为改观,然而与此同时在会计基础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思想认识不深入
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理应得到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并非如此。一些领导由于相关知识的不足和法律法规意识淡漠,重政绩重业务重事业发展,轻制度轻管理轻内部控制,仅仅把财务部门作为普通的服务部门,把会计工作作为财务部门的事。从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来看,由于涉及面廣事务繁杂,工作内容也往往会有侧重,如更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开支标准及范围等方面,思想认识的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整体的规范性和制度化。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
会计机构是会计基础工作的组织机构,财务人员是会计基础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和责任承担者。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能依据规范来设置会计机构,有的单位存在因人设岗的情况,不能合理地按需配备财务人员,或者是人员不足,一人身兼会计出纳多职;或者是人员配备超标,导致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与此同时,还会出现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让不具备会计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既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也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从而影响了单位整体工作的推进。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健全的现象,仅仅以国家颁布的相关制度作为自身制度依据,没有考虑形势的变化和新情况的出现,也没有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单位实际的业务需要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制度,但更多的作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用性和操作性欠佳,不能为工作实践提供必要的制度参考和规范标准。
(四)凭证档案不规范
凭证档案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原始凭证的填制不规范,漏填、错填现象存在;科目设置不合理,凭财务人员意愿随意使用、增加和减少会计科目;编制记账凭证时,摘要填写简单笼统导致查询检索不易;账簿的启用未按规定标明名称和使用信息,顺序颠倒,目录不清晰;会计档案的管理不规范,交接不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了工作难度的加大。
(五)会计信息不真实
核算层次的过多及核算口径的不一致,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管理层级多,增加了财务数据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有多个财务数据软件,如预算决算软件、综合申报软件、资产管理软件等,不同的软件形成了不同的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有交叉有遗漏,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因而可能出现对数据的不真实情况。
(六)财务监管不严格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具有经营性质,因而其会计基础工作更多具有服务性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监督职能也随之弱化,会计人员对一些不合规范的财务行为,或者不够敏感引不起重视,或者没有足够的权限去制止和纠正,或者只是想着如何应付过审计监察,导致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内部审计制度也因此形同虚设,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客观性、公正性,服从服务于上级领导指示,不能根据法规和制度独立开展工作,约束与监督职能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七)风险意识较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弱化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有些单位负责人资金使用效率意识薄弱,资金支付不及时。而且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周期长,过程较为繁琐,流通效率低下,也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使个别单位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出现挪用资金问题。
(八)资金使用率不高
对于有收缴权的行政事业单位,在从收到支的过程中,所需环节较多,致使资金周转速度较慢。已下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由于政府无法进行统一配置,不能进行随时的督查,对资金使用率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