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撑教育活动系统变革的可能性框架
摘要:技术影响教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核心,该研究将教育视为活动系统,采用历史研究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技术对教育活动系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媒介技术(ICT)支撑教育活动系统变革的可能性总体框架,旨在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提供参考。从教育与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传播媒介技术对教育活动系统曾经产生过革命性影响,它不断为教育活动系统提供新的教育媒介,并引起教育资源形式、载体形式、复制方式及传播特征的变革,同时伴随着教育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现阶段,ICT正在持续对教育领域产生着影响,并为教育活动系统的新一轮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我们从三个层面对这些可能性进行了阐释:第一层面,ICT支撑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从物理条件层面上为教育活动系统的变革提供可能;第二层面,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撑教育教学层面上更为深层次的变革,包括更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教育共同体的创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升华的学习体验等;第三层面,以上一系列的变化会提升教育的效率、效果与效益,并从价值层面上为推动教育的公平、全球化、个性化提供可能性,进而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传播媒介技术;教育活动系统;教育变革;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技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技术作用于教育的过程与效果的认识是影响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关键。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教育与技术的平衡点,以期技术能够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教育的效率、效果与效益,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的影响力。然而,研究者对技术在教育变革中所起到的作用仍然褒贬不一。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认同“技术是教育变革的决定性因素”的乐观派,还是持“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观点的悲观派,他们都是认同技术对教育的潜在价值的,技术是支撑教育变革的必要条件,其本身为教育的发展变革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而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够使这一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本研究构建了现代媒介技术支撑教育活动系统变革的可能性总体框架,旨在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全面、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参考。基于此目标,首先,从活动系统理论出发,探讨教育系统何以成为活动系统;其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探讨技术影响教育活动系统的作用路径与特点;再次,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媒介技术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方式;最后,提出现代媒介技术支撑教育活动系统变革的可能性框架。
一、教育作为活动系统
系统观一度是研究者考察教育教学现象的主要视角,早期的教学论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教学系统视为一种静态的结构,采用原子论“分解”的方法来认识教育教学系统,认为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构成。这种认识论在教育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它不利于理解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和变化特征。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教育教学系统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整体的活动系统,活动系统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托。
(一)活动系统
活动系统理论源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其哲学基础是康德、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它将人类活动看作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1],认为人的意识和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活动具有目标导向性、以工具为中介、具有层次结构,并将活动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活动系统理论被认为是“理解全部人类工作和实践(即情境脉络中的活动)的有用框架[2]”。恩格斯托姆[3]提出了活动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活动系统包括六个互动要素(主体、工具、客体、分工、共同体、规则),形成四个活动子系统(生产、分配、交流和消耗)。
生产子系统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并以工具为中介,其目标是把活动的客体转化为一个结果;消耗子系统涉及到共同体,主体存在于共同体中以参与生产客体,生产活动让主体和所在共同体消耗了能量和资源;分配子系统通过劳动分工把活动客体与共同体联系起来,它会根据社会法则或期望来分配活动,分工指共同体内合作成员横向的任务分配,也指纵向的权力和地位分配[5];交流子系统涉及主体和两个境脉因素:约束活动的规则和主体进行互动的共同体。
(二)教育活动系统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对教育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是教与学活动的执行者,即教师与学生;客体是教育系统运作的目的,即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共同体则包括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家长群体等利益相关者群体;教育主体要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必须要借助教育媒介与资源为主的中介的作用;教育规则是指各种与教育系统相关的社会水平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个体水平的价值观、信仰等;教育分工指教育共同体中的不同成员在活动客体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由此,教育系统可以视为一个如图2所示的活动系统。
教育活动系统是一个资源消耗过程和个人自我力量增强的过程,教育的生产过程是非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产出主要是人力资本(学生),这个过程是以教育媒介和教育资源为中介的,学生个体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达成学习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态度,个体素质得到提升;教育也是一个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和能量的消耗过程;教育共同体中各利益群体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但却为着同样的目的;在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利益群体的交流中,也有着特殊的规则,这种规则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当中,如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生生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