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人大视察汇报材料]人大交流汇报材料
**镇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镇距县城40公里,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辖10个村,50个村民小组,2548户,8650人。总耕地面积7038亩,山林面积15.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9%。农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特产有核桃、板栗、木耳、香菇等。镇内矿产资源丰富,按储量排有铜、锑、铁、钼、石墨等,其中大量开采的有**铜矿和锑矿。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战略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晰,工作举措有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大优势产业。
1、畜牧产业蓬勃发展。一是依托华茂公司,发展大棚养鸡26个,年出栏130万只。今年,发展标准化养鸡大棚5个,3个已建成投产,另外2个正在建设,全镇鸡年饲养量达200万只;
二是不断扩大养猪产业。至目前,全镇已建成万头猪场1个,千头猪场4个,百头养猪场4个,全镇生猪饲养量达到1.56万头;
2018年在**村建成生猪人工授精点一个,规范管理,已面向全镇开展技术服务。三是注重培育家庭农场。**富民肉牛养殖合作社经过不断扩大规模,积极引进了西门达尔和日本和牛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力度,现存栏秦川改良牛316头,同时带动周边60户农民发展肉牛养殖,养牛690头,肉牛饲养量达1006头,形成了千头以上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2012被市农业局认定为市级示范合作社,被 团省委和省农业厅命名为全省农村青年现代牧业创业示范场。2014年,牛场再次扩大规模,新修沼气池1个,新建标准化牛舍3栋,已申报省级示范社。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植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和和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标准化地膜洋芋示范基地1个100亩,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全镇共发展地膜玉米2000亩、地膜洋芋3000亩、玉米营养钵育苗800亩。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以“压麦扩薯、稳粮扩经”为战略,积极组织各村群众外出参观学习,邀请天士力集团来村考察,大力发展订单农业。2013年与天士力集团精诚合作,在**村发展丹参种植300亩。2014年,在**村种植荆芥220亩,在华阳村建成160亩优质丹参、荆芥基地,在上坪村建成170亩丹参、荆芥基地,实现规范管理,带动全镇共发展中药材2320亩。
3、林果产业稳步发展。林果业以核桃、板栗为主,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升品质和产量。坚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按照核桃建园、四旁植树、核桃路、核桃沟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镇10个村的核桃树实施科管、高接换优,提高核桃品质,突出抓好10万株优质矮化核桃基地、3万株板栗基地,建成核桃路8条,核桃沟6条,核桃建园6个1600亩,核桃总株数达到10万株,人均10株,实现核桃科管12000亩。白皮松育苗100亩,袋料香菇5棚。
4、劳务输出创收明显。抓住重点项目建设的机遇,加强统筹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引导农民把握就业机会,以**铜矿技改扩建、辰州锑矿扩建为契机,积极协调群众进入企业就业,实现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村荆芥基地和华阳村、上坪村丹参基地解决当地劳务用工330人。目前,全镇组织劳务输出1448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831人,创建农民工创业示范村1个,发展创业示范户20户。
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1、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镇有一所九年制学校,下辖庵底完小和**、**二个教学点,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通过教育均衡县和双高双普县创建活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中心学校有1—9年级共9个教学班341名学生,46名教师,有幼儿园1所115名幼儿,幼儿教师9名。小学升初中入学率达100%,初中升重点高中50%,普通高中35%,职业高中10%。
2、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镇卫生院,有医生7人。2012年香港慧明基金会捐资建设了7间三层住院楼,2013年对门诊楼进行了装修,可以开展一般外科手术和常规疾病的治疗工作。10个村每村都有卫生室,包括社科院捐资修建的**村卫生室,全镇共有村级卫生室21个。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防疫、妇幼保健工作规范有序。
3、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镇育龄妇女842人,重点服务对象624人,实行人性化服务,推行上门和集中点“三查”,为群众提供查孕、查病服务。开展母亲健康工程,对年龄49岁以下妇女免费开展妇科病筛查活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进行医疗救助,对失独家庭落实关爱政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8%。
4、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抓好民政救济工作,保障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其它生活困难人员的基本正常生活,对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解决生活难题。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推行农村政策性房屋保险,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对全镇居民实现养老保障全覆盖,对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实现老有所养,为全镇群众打造幸福家园。
三、扎实推进“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工作。
虽然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540元,但仍有733户、249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均纯收入在 2875 元以下),占总人口的 28%。
“双包双促”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县人大副主任贾主任4次组织6个包村部门召开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谋划布署全镇的“双包双促”工作。县人大主任杨主任4次深入所包的**村,逐户研究落实帮扶措施。县级6个部门和镇政府共抽出41名科级领导、37名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进行包扶。镇党委、政府6次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落实全镇的“双包双促” 工作,同时将“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作为统领全镇农村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每周一进行安排布署,周五包村领导进行汇报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双包双促”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底子清,规划实。工作队积极入户走访交流,通过入户说群众话、交心话,真正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入户认人,与群众交心谈心,让群众敞开心扉,融入群众,解决近年来部分干部与群众“两张皮”的问题;
二是经常性地深入农户家中,算清收入帐,分析困难的原因,找脱贫致富的办法,解决群众发展无思路的问题;
三是为贫困户“把准脉、诊准病、开准药” ,确定药材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致富项目,解决群众“收入低”的问题。目前,按照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
县级领导包5户、科级领导包3户,一般干部包1户,一对一“结对子“,“一户一策”的帮扶政策,共包扶贫困户470户。三是行动快、效果好。6个工作队按照实施计划,不等不靠,抓早动快。县人大办包扶的**村,县人大主任杨主任亲自与财政、民政部门联系,为村上争取到了社区建设项目和特惠制建设项目;
县质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近两万元,为包扶的**村20户贫困户硬化入户路的30吨水泥已经提供到位,为15户贫困户购买仔猪的9000元资金已交到村上,由村上统一购买;
县疾控中心为包扶的庵底村21户贫困户提供了42袋核桃树科管的化肥,已经送到群众手中,并为贫困户提供了1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特别是精准扶贫示范村**村将102户群众(其中贫困户35户)的280亩土地予以流转,全部栽植荆芥,作为天士力集团的药材基地;
流转土地6亩在建标准化养鸡大棚2个;
流转土地20亩发展白皮松育苗;
新建的垃圾填埋厂已投入使用;
已修缮肉鸡养殖小区4个17棚;
新建50立方米蓄水池1个,正在实施铺设人饮管道,解决72户288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核桃科管600亩,板栗科管500亩;
组织劳务输出220人次。同时,民居环境整治、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老年幸福院选址建设、公厕建设等项目正在与施工队积极协商。
四、持续抓好平安**建设,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一是狠抓平安创建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责任制,注重加强干部法律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和建立了依法行政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59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是全面加强全镇安全生产。我们把安全生产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矿山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立足防范强化宣传,整治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全面落实“五类人”监管责任,杜绝一切野外用火,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的监管力度,确保辖区资源安全。此外,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工作,落实3处灾害点包抓责任人,发放了避险明白卡和工作责任明白卡,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汛期不出现问题。注重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有效预防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存在问题 **镇在历届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变化,但是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镇域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尽合理,耕地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过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没用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不明显,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是农村民生项目建设滞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如10个村中还有三个村没有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有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也不健全;
四是由于全镇一半以上的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比例不断增大,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已成为留守老人的迫切心愿,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将其做为统领全镇农村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巩固产业规模,进一步加快三个标准化养鸡大棚建设,力争年内投产;
支持**富民牛场扩建,争创省级百强示范社;
进一步完善**原生态万头养猪场管理,依靠大场大户示范带动,促进产业上规模,确保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2、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
3、继续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辰州两个公司正常生产,为当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
4、深化平安建设,扎实做好防汛、防滑、防疫、防火,预防治安案件发生,提高群众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5、抓硬件、强配套,建设群众活动广场。我们将在完善其它村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的同时,重点解决群众最迫切的**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问题,让群众在劳作之余,可以在此进行文化娱乐、健身活动。
6、增投入、强管理,建设生态家居家园。努力争创省级生态镇,争取各方资金,建设规范的垃圾处理厂,实现镇域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特别是加强卫生观念的培养,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实现丹江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