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交通运管公文 > 内容

德育低效背景下文学德育功能回归的必要性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22:51     阅读:


  摘要:德育低效问题一直是学者及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当下德育过于注重外在的教化与因素,而忽视学生个体对道德的内化与建构。德育仅成了学校的一项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改变当下德育的空虚与低效有赖于文学德育功能的回归,本文对文学德育功能回归的必要性作多层面的讨论与剖析。
  关键词:道德;德育;文学
  作者简介:张小红(1977-),女,江苏扬州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社会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一、道德、德育、文学概念阐述
  1.何为道德
  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又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自觉行为的产物。道德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继承性。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也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任何先进阶级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和进步作用的道德规范。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规范是五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能形成共识。道德规范与法律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两者都是行为规范,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作用途径及约束力不同。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种心灵的契约,只能靠人们自觉遵守,所以约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第二,形成方式不同。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的。第三,代表的利益不同。法律一般是当权者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众在生活中的利益体现,有一定差距,特别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往往分别代表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利益,处于对立的地位。
  2.何为德育
  德育包括四个方面:知、情、意、行。知即认知、知识,了解掌握道德规范。情即情感上对知的认同。意即对规范坚持的意志。行即将知转化为行为。简言之,德育过程的基本问题就是政治、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问题。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互为前提和结果,缺一不可。“信念是理和情的‘合金’,即只有受教育者的政治、道德知识与其相应的情感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移。”①德育的关键就在于知识能否转化为信念,有了信念才能支配人们产生与知识相应的行为。
  3.何为文学(作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往往通过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而不是像哲学、社会科学那样用抽象的概念去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作品是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其次,始终离不开想象(幻想、联想)和虚;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不仅是人们学习语言的载体,同时也成为熏陶人们心灵、健全人们精神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作品也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这一点,我们的先人已认识并进行了尝试。譬如,古希腊的雅典方法学校就以《荷马史诗》、《伊索寓言》为教材,注重学生美感和品德方面的和谐发展。②中国古代的官定教材“四书五经”中也不乏文学作品。可见,从古代起文学就逐渐进入教育领域。
  从文学与德育的概念界定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道德教育过程所要求的与文学对读者的影响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必须由受教育者、读者产生自觉自愿的情感和行为。作为力图在人的精神层面起影响作用的道德教育,其教育过程与文学影响人的过程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德育低效背景下文学德育功能的回归必要性研究
  1.文学德育功能的回归有助于克服传统德育弊端
  学校德育一味追求直观的效果,方法简单生硬、灌输式教学,德育仅成了一项管理式的工作,不仅失去应有的教育特色,而且产生恶性循环,反而衍生出恶性事件。德育低效是个久远的话题,也是学者及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虽然各人对其原因的说法不一,但共同点便是大家普遍认为当下德育过于注重外在的教化、外在的客观因素,而忽视学生个体对道德的内化与建构。譬如,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虚空或低俗,道德教育价值认识论狭隘与功利,缺乏对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应有的尊重;片面视道德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收者,普遍采用灌输;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体认。③也有学者认为,传统道德教育的致命缺陷在于它忽视了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律教育而非他律教育,它有赖于学生内在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激发与激活。④这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确实道出了当下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的原因,其中鲁洁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最为尖锐。她对当下道德秩序进行批判并指出了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当下道德秩序已危及中国人的基本人性,已经冲破了道德和伦理底线,这种道德的秩序将殃及几代人,它的重建需要几代人为之付出努力,这是谁都无法估价的。可以说,当下道德教育的空虚与低效,一定程度上恰恰是德育忽视了其作为人文学科的根基才有如此尴尬处境。”由此可见,改变当前德育低效现状必须从根源抓起,重塑德育的人文根基,文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文学本身具有德育功能,文学的情感渲染性能打动人,并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并且文学能创造意象,有思想的自由空间,在充分的想象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影响。德育过程的重要一环即情,即受教育者的政治、道德知识与其相应的情感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移,才能付诸行动。简言之,情即是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对学生产生思想上或精神上的影响,这也是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所以文学的德育功能回归对于改变德育低效有着重要作用。
  2.文学德育功能的回归有利于抵制科学主义的不良影响
  德育对个体的道德影响明显不同于一般客观知识的传授,更讲求在一个场景中、氛围中形成对学生的影响,但是在科学主义的操纵下,德育不仅从教育最高目的沦为与智育、体育相提并论的地位,而且在当下我国教育实践中,德育成为一项专人专项的工作,有很重的操作痕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当下德育的人文根基的流失,科学主义的进驻。
  近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科学日益渗透到各个学科,充当起方法论的角色,衍生出“科学主义”。“几乎就在教育学确立的同时,严格意义的科学也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了。科学的成就使得科学的法则不仅支配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而且支配着方法论,”科学主义“渗透到了一切学科领域。教育学也没能脱俗。”科学主义表现在教育学上的特点为:在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上,用“科学”来诠释教育学;在教育研究上,精确、定量、客观、价值无涉地对教育事实和规律进行准确描述;运用数学统计、实验研究等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把主观、情感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把教学过程主要看作是一种包括知识授受、科学研究和问题发现的认知活动过程;师生关系是“我—它”关系,关注课堂教学的速度和质量远甚于学生的人格状况;学校教育奉行经济原则,优先追求教育效率。⑤其实,教育学是一个人文学科,因为教育所依存、所凭藉、所出没于其中的世界是生活世界,是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是人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经验着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死”的、可以计量的、以实证的方法进行对象化研究的世界。⑥科学主义对教育学的干涉渐渐使得教育失去了其本有的人文精神与底蕴,教育讲求效益、功利,追求直观的结果,而忘却了提升个体内在价值,忘却了教育应该是在一个缓慢、厚重的人文世界中慢慢浸润而成。因此,作为社会净化器的学校在德育上一直不作为将加剧当下道德教育危机,探讨德育人文根基是有其必要性的。

《德育低效背景下文学德育功能回归的必要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德育低效背景下文学德育功能回归的必要性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