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自传 > 内容

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长路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8 06:08:41     阅读:


  摘 要:1984年法国颁布的《萨瓦里法案》是1968年《高等教育指导法》的继承与发展,该法案以大学自治为核心,试图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促进法国大学现代化、民主化和职业化进程。该法案对大学合同制、质量评估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确立,观照了法国大学的本体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筑就了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长路径。
  关键词:法国;现代大学制度;自治;《萨瓦里法案》
  
  自从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出台以来,法国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体、经济基础、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规定,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探索,成为进一步完善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亟迫的任务,1984年《萨瓦里法案》应运而生。
  一、《萨瓦里法案》颁布的背景
  大学自治在法国现代大学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是与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中“参与”和“多学科”并行发展的。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是培养法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坚持平等和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下,实施“实用性”高等教育理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984年法国颁布的《萨瓦里法案》是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继承与发展,该法案以大学自治为核心,试图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促进法国大学现代化、民主化和职业化进程。该法案对大学合同制、质量评估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确立,观照了法国大学的本体性、民族性与现代性,奠定了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长路径。《萨瓦里法案》出台的背景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理解。
  (一)权力下放与区域整治的政治经济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重建与经济高速发展后,大多数西欧国家陷入经济滞胀时期,高失业率、通货膨胀与GDP下降状况同时并存。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许多西欧国家开始借助高利率和控制公共支出的手段,关注经济增长中的质量与效益。从国内形势看,20世纪70年代接连发生的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给法国政府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高额的社会福利支出,进一步加重了政府的经济负担。1981年5月,左翼政治领袖、法国社会党密特朗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四届总统,大力推行法国式社会主义,推崇个人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以“自由”、“民主”和“自治管理”为指导方针,在政治和公共管理领域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权力下放”(décentralisation),使各个地方政府、个人有权积极、自由参与本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及管理活动,以唤醒广大民众更大的责任感来刺激经济发展。在保证中央集权管理的前提下,政府通过扩大民众自由民主的行政管理权,鼓励地方投资和市场竞争,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在政府权力下放的背景下,法国提出了国土整治(Amênagement du territoire)规划,旨在促进全国人口合理分布和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发动落后地区的积极性,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扭转经济僵局。[1]并且,政府认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服务应该为地区发展和国土整治规划的开展做出贡献”[2],开始将部分高等教育决策权、行政管理权逐步从中央转交到地方和高等教育机构,分散到各级教育负责人。“国民教育部长有权力部署和修改大学的分布……尽管地方大区、议会可以制订地区高等培训的发展计划,但国家并不一定负担所需经费。学区长与学区督学——通常以委托签字的方式——执行国家的一些职责。”[3]学区长代表国家负责签署高等教育国家学位和文凭,大学校长有权负责大学教学人员的管理。例如:“大学教授、讲师、助理讲师、教研人员的日常管理(假期、批准接受双重报酬、级别的晋升等);合作教师除外的某些非正式教学人员(研究津贴领取者、外国教师、语言教师等)的聘用与管理。”[4]地区、省和社区等地方行政区域团体(collectivités locales)积极利用这项政策参与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建设,为其提供一定经费支持,以期通过开设适合本地需求的课程与科研活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可见,这一时期法国沉重的经济压力、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政府采取的权力下放、区域整治政策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重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拿破仑时代开始的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5],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样政治经济背景下,代表政府和国家意愿的《萨瓦里法案》应运而生,成为这一时期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纲领。
  (二)人口、就业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口出生率急剧增长,而20世纪70年代法国持续的经济低迷、滞胀对劳动力需求下降,青年人失业现象严重。据1980年统计,青年失业者的人数占同年龄组青年总数的14.5%,占法国全国200万失业大军的30%。[6]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直到1988年密特朗在蝉联总统就职时声明:“一切从青年开始,这是我们最可靠的资源。我将贡献出我们的主要力量,使青年人通过学习,通过精神上和技艺上的培训获得均等的机会。这些培训也将使我们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现代的竞争中稳操胜券。”[7]关于青年失业率高的原因,除了法国当时社会政策、经济形势以及性别歧视之外,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就业压力之下,随着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高等教育文凭日益成为就业的入门券,广大青年希冀通过高等教育获得就业机会。政府也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延长受教育时间,提高普通劳动力初始学历和平均文化水平,更好地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优势,缓解就业压力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民主化的实现为高等教育储备了大量的生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80年代中叶,法国政府鼓励并推动了两次大规模高等教育扩张,到1980年,法国大学生总数由1960年的31万猛增至120万。[8]在1985年到1990年间,法国18-24岁年龄阶段的人口达到高峰,政府预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第三次高等教育扩张。计划到2000年时,将同年龄组中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从40%提高到80%。[9]
  人口、就业压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师生人数增加,这是法国“高等教育所承受的一个最重要的压力”[10]:一是需要更多教室、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如至少增加150万平方米的建筑[11],这要求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经费从哪里来?二是“数量的扩大导致了新的质量问题”[12]。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数量激增,出现了大量非传统学生,学生年龄、出身、个性等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对高等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标准也不同。这要求法国大学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对法国大学招生政策、教育结构、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学位类型等方面做出相应的系统改革,以实现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益的统一,维护个人教育的自由、民主与公平。法国大学生学业失败现象严重,据1987年的统计显示,法国大学中只有33%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得“大学普通教育文凭”并进入第二阶段学习。[13]这造成人力财力浪费,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化背景下法国大学体系的不适应性。法国大学实行“宽进严出”式教育,这些数字并非说明法国大学培养质量低,而恰恰说明了法国大学在“数量与质量”、“僵化与适应”之间存在问题。因为在市场力量驱动下,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目标时必须考虑入学人数增加与适应劳动力市场两个因素。除了继续升学的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否就业、能否被社会接受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实用人才,加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实用性,开展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为学生提供与就业相关的技能与本领,促进学生就业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长路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法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长路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