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体育教师职业变迁的专业化审视
[摘要]文章从教师专业社会化的理论视角,即社会整合、教育专业化、教育系统化、学历化、培训模式多元化的角度,对中国体育教师职业变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阐明了体育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师 职业变迁 专业化
[作者简介]时倩(1980- ),女,河南商丘人,西安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65-02
一、前言
“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①没有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变迁发展,就没有当今中国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创新,就没有中国体育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没有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管理的创新,就没有中国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创新,就没有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技术的创新。中国体育教师职业的变迁,是建设小康社会高质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的必经过程。对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位目标的中国体育教师职业变迁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现代体育教师职业变迁专业化审视
1.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审视体育教师的职业变迁。从师范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分离与对立逐渐走向整合谈中国体育教师的培养。不言而喻,师范教育专业化取向这一理念具有普遍性,并且要通过各具体的师范专业去落实和体现。根据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在的“双轨”学校制度,师范教育自其产生就被视为群众性的学校制,造成了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严重分离与对立。②2001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一次以“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代替了长期以来使用的“师范教育”(Normal Education)的概念,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培养培训、参与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体系”。在师范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的进程中,中等师范教育系统向高等师范教育体系转变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对持续不断冲突的矛盾,第一,科学化和经验化的冲突;第二,师范教育体系中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冲突。但是,随着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教师的职业培训、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系统考虑的教师教育战略的提出,使这两种矛盾从分化走向整合,从对立走向统一。最终的冲突结果使得教师教育不仅仅是师范性、经验化的,而且还是“教育性”和“学科性”,“师范性”和“学术性”,“教育专业智能”和“学科专业智能”的统一,使得教育专业教育双专业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整合。
2.从教育专业化的角度审视中国体育教师职业的变迁。1904年,正像杜威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文中所批判的那样:“学徒式从最佳做法的示范和练习中学习,注重照搬和模仿以往的经验和传统的做法,因而它是狭隘的、特殊的,受地点和环境的局限。”③这正是对师范院校教育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师范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初始阶段,教师的培训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教学的经验和感性的认识,教育理论知识并未进入正式的学堂。教师的培训也还只是被视为一种非专业的职业训练,并未包括专业训练的完全内涵。后来,随着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开始向中等教育方向发展,师范教育以自主建制为主体,定向培养师资为目的,师范教育由原来群众性学校逐渐与学术性学校合并发展,由此开始强调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传授相结合,然而从整体上看,还是较不重视教育专业的训练。教师的培养方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
3.从教育的系统化的角度审视中国体育教师职业的变迁。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人类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中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师专业化主要以专业基础为依托,对于专业基础的教师专业化来讲,教育学的学科地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程度。对于师范教学来讲,初创阶段,教育知识是一些零散的经验积累,貌似从哲学的层面提出一些教学的方法与原理,然而,教育作为科学,远未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学术性一直被人们所怀疑。但是,由于教育科学的不断分化,由单一的教育学分化为教育学科群与“教学专业化”主张的提出,教育学的学术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才逐渐形成并有所发展。直至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国家仅仅把教师的学术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往往忽视教师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师“教育专业”的素质训练;教育学科是否属于科学的领域,至今仍处于被否认或被怀疑之中。因此,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活动至今尚未被社会广泛地认可。
4.从学历化的角度审视中国体育教师职业的变迁。随着社
会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教师职业本身的专业性日益凸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专门化能力的逐渐分化,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已经开始从一般的学历教育中分化出来了。首先是教师专业人员的高学历化。教师培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分级分层培养到最终在大学确立教师教育地位的过程,于是乎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得到了提高。起初建立的主要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教育,随后出现了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最后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中学教师的同时又取代了中等师范教育培养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水平提高。其次是教师的师资任用证书化。在社会发展与整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仍然不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教师资格的各种专门理论、知识和能力充分缺乏分化,教师教育仍旧包含在一般学历教育中。相关规定要求凡欲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除了具备相应的学历证书之外,还应取得本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体育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体育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一方面表现出这一过程的漫长性,即体育教师个体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另一方面,表现出生长性,即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连续和累积的特性,是在过去所学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化发展过程。
5.从培训模式多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体育教师职业的变迁。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被清政府颁布,到2001年《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出台,在这一百多年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中,学校体育的各项制度、规章、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无不体现了我国对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的高度关注。④21世纪,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突飞猛进,教育对教师高质量要求的亟须提高和自由选择的市场机制,都客观要求改革现行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体制,必须要由一个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过渡时期来取代。在多方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一些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机构已经出现逐渐减少现象,曾经辉煌的训练教师的师范院校也日益被文理学院吸纳合并,教师的培养任务改成由师范学院或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我国的师范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以独立师范院校为主体形式的发展模式。教师培养主要来自三种模式:综合性的以培养教师为优长的大学、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与此同时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体育教师职业的变迁也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在日益提高。不仅是在体育教师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的质量。这种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着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纵观全局,体育教师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由以往的重“资格取得”转向现在的重“专业精进”。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整合体育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系统,整合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学科知识系统和体育学科知识,加强体育专业与实践教育理论的结合,加强体育教师与职业伦理教育体育教师道德规范,构建一体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
[注释]
①叶澜,白益民,王木丹,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②朱俊玲.我国高等体育师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4):407.
③袁锐锷.世界师范教育的过去和未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27.
④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