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视察报告]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9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主任刘茜堂、副主任钟如华、李玉廷、张同峰、王荣修等同志带领下,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工作进行了视察,县政府及县教体局负责同志陪同视察。视察组先后现场察看了兰陵县第七中、八中,第六、第七、第九小学以及泉山实验学校和向城镇初级中学等7所中小学校,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参加视察人员提出了建议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的首要地位,针对全县教育实际,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每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教育工作列为民生工作重点,提出系统的教育发展目标措施;
多次视察教育工作,现场办公,召开专题会议帮助协调解决教育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累计投资20余亿元,先后实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彻底消除了学校不安全校舍,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县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88所,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城区中小学校11所,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3亿元突出实施了275所学校的运动场地建设改造和实验、图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设施的配备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所有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95%以上的学区小学(教学点)实现操场塑胶草皮化。去年11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务院组织的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强化措施,全力推动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
竣工30所,竣工面积23.2万平方米。特别是今年秋季开学,投入3.0亿元新建的县城5所中小学校一次性投入使用招收新生,有效缓解了“大班额”问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校“大班额”问题严重。目前,县城主城区13所小学,现有学位19620个,平均班额80人,按照国家、省定班额45人标准,学位缺口8499个;
正在开工建设的兰陵八小、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兰陵九中小学部3处小学可提供学位5400个,尚缺学位3099个,预计到2020年,城区小学将缺学位7980个。城区6所初中,现有学位12000个,平均班额82人,缺口为8000个;
正在开工建设的思源实验学校、兰陵九中2处学校可提供学位3600个,城区初中学校尚缺学位4400个,预计到2020年,学位缺口将达到6900个。城区5所高中,目前平均班额65人,学位缺口2800个,按现有初中生源和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推算,到2020年,缺口将达到14400个。全县乡镇公办小学235所,大班额班数比例达到27.3%,其中部分乡镇,如兰陵镇、向城镇、大仲村镇、磨山镇等驻地中心小学平均班额超过70人;
农村初级中学24所,大班额班数占比59.8%,其中,南桥镇、兰陵镇、长城镇、向城镇等初级中学班额超过70人。
近年来,随着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外来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量进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加之“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致使中小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将更加凸显,而县城部分新建、改建小区尤其是老城区没有做到配套建设义务教育机构,加上全县中小学教师缺编严重、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加重了“大班额”问题。
(二)教师缺编缺额突出。近年来,虽然我县连续实施了两个“千名教师补充计划”,并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和县外在职教师等途径,补充在编教师1970人,但减去退休等减员的1218人,实际新增教师仅为752人。根据目前全县公办中小学在校学生(约18.87万人,其中小学12.31万人、初中4.7万人、高中1.86万人)和标准师生比例(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要求核算,全县中小学教师缺编1685人,尤其是乡镇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没有单独核定,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缺编问题。从教师结构来看,全县小学教师学科、年龄结构不合理且老龄化现象突出(全县小学教师中50周岁以上的有1880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3.97%),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缺口较大;
初中学校随着小学生源的增加,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英语、物理等)教师需求较多,师资缺口更加突出。
(三)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较大。一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在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师资力量配置上,不均衡性比较突出,造成校际之间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差异;
另一方面,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不少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采取购房、租房或进城务工等方式将子女送到城区学校就读。目前,择校生的不断增多已成为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的突出原因。
三、几点建议
我县是人口大县,更是教育大县,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寄托着美好的期盼。目前全县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基础作用,切实把做好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县作为“打基础、利长远”、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来抓。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着力增加城区教育资源。我县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聚集和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资源的不足。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0年消除大班额,省政府提出2018年基本消除大班额。从目前情况看,全县任务非常繁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突出提出了“十三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今年初省政府又将我县列为50万人口以上中等城市创建县,这些都对城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高、更急的要求。对此,必须针对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学校建设,努力缓解、解决大班额问题。一是尽快组织编制城区学校(幼儿园)布局建设专项规划。围绕教育优先发展任务目标,在原有规划基础上,依据现有“大班额”问题情况和县城发展整体规划,科学测算各学段学生就学数量,系统完善编制新一轮城区教育资源配置专项规划。依据教育部门基本消除“大班额”问题底线测算,在现有和已开工建设学校的基础上,到2020年,城区还需规划建设6所以上小学(每所48或36个教学班);
4所以上初中学校(每所60或36个教学班);
2所高中学校(每所90或72个教学班);
1所中等职业学校(容纳5000人左右)。对这些学校建设要进一步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在规划布局、用地指标、资金筹措、手续办理等方面全力保障、优先倾斜,确保学校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二是认真落实“三同步”要求,确保教育设施配套。《义务教育条例》和省政府多次发文要求,新建居住区开发单位和个人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配套教育设施,并明确提出了实施“交钥匙”工程。对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三是加大引资力度,支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学校。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突出解决教师缺编缺额问题。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均衡发展及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的优先地位。一是加大教师补充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年补充机制,科学核定教师编制,采取专项招聘、外调引进在编教师等多种方式,尽快补齐教师编制缺口,加快解决学校教师缺额、学科不配套和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二是单独核定城镇幼儿教师编制,加快建立幼儿教师年补充制度,缓解挤占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矛盾,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三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聘用编外教师等措施,破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难题。目前,全县教师缺编近2000名,近年内单靠编内解决尚不现实,建议按照全县教师缺编缺额1/3的目标,核定数量,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县财政专项预算,以县或学校为单位自主聘任编外教师,加快解决教师不足和由此带来的“大班额”问题。四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注重开展针对边远乡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的教研活动,实行城乡手拉手,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提高整体师资水平。积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缩小学校间师资力量的差距。五是健全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加快建立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上建制度、推改革,真正营造“干多干少不一样、教孬教好不一样”的良性发展环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积极探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教师聘任制基础上,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和淘汰制度,改变“一校定终生、一岗定终身”的现象。
(三)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非正常择校行为是造成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达标验收,全县投入大量资金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乡间、学校间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此,建议县政府在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均衡城乡师资力量,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力提高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突出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科学划定学校招生片区,严格执行招生和班额控制有关政策规定,确保学校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最大限度缩减中小学校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