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介绍人意见 > 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学校组织结构变革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9 06:06:57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js/zgjs201204/zgjs2012042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js/zgjs201204/zgjs20120420-2-l.jpg
  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课程内容、实施标准、组织方法以及师生发展要求,进一步体现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基层性、复杂性与多元性,教学、科研的个性化、基层化和创新性,教师发展的专业性和自主性。这在对教学、行政制度的弹性化、人本化、民主化提出强烈要求的同时,也对学校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学者费里蒙特·E·卡斯特在其《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指出,“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学校组织结构是指学校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新课程改革从组织变革的意义上说,实际上是引导学校从执行性准行政组织向创造性的专业组织转型。当学校的组织使命由执行转为创造时,原有的组织结构很可能就会出现与其不匹配和对其不支持的情况,甚至阻碍课程改革进程。这样一来,改革的必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一、城市大规模小学学校传统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城市较大规模小学基本组织结构大致上都采用以下模式(如图1)。
  近10年来,很多学校根据课改的要求增设了科研室(科研处)或心理健康工作室,各地各校的组织结构虽然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近似的,仍是体现官僚制特性的直线职能型结构。
  在上述直线职能型结构中,校级组织是决策层,职能处室等是管理层;以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基层组织是执行层。这样的组织形式体现着传统科层制下的行政等级和职能分工特征:一是层次分明,组织结构刚性强,适应性较差;二是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但除最高层党政领导有横向沟通外,中层管理者之间缺乏横向交流与协作,易产生冲突、矛盾与隔阂;三是以行政事务为主,易忽视教学事务;四是权力、知识、信息集中在上层,大部分信息流向从上至下,反馈少、速度慢。
  这样的行政运作具有稳定性、封闭性和强执行性,但由于纵向管理层级较多、等级森严,横向分工过死,沟通协作不足,造成了组织成员间相互依存性低,组织灵活性、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缺乏,柔性特征明显不足。
  二、新课改对小学学校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施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新课程在教育目标、学习方式、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对学校课程领导体制、课程管理过程(含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适应性的变革要求。学校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最具推进力的基本因子,学校内部的各种元素,特别是健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校组织结构是新课改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1.新课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对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研究与实践表明,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成功。新课程基础教育目标的转变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方式的指导,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发现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设定要求教师们打破传统教学中以书本知识为主、各自为战、追求考试成绩的“惯例”,要求教师们重视对学生人格、个性、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新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讨,这对教师发展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样的发展,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教师们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学校的组织结构改变封闭、刻板、线性的旧模式,变得更具开放性、灵动性和交互性。
  2.新课程的管理体制对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的课程体制从集权逐步走向了分权,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体制,明确地要求地方、学校从过去的“被动承受型”向现在的“主动开发型”转变。因此课程管理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现代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之一。
  首先,新课程要求学校摆脱传统的官僚体制下自上而下的“层层监控”“层层管制”“壁垒森严”的“管理主义”思想和组织结构模式,以“人本主义”为基础,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学校即研究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培育组织的研究特质。同时利用环境资源,发掘学术的力量,重视跨层级跨学科的团队协作,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领导力、课程创意和创造力,加强学校课程特色建设,自律自主地驱动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
  其次,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是一项具有相当复杂性和持久性的专业活动,需要专业指导、理论建构、资源整合、共享合作等一系列支持,体现着对专业性、合作性和资源性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以常规组织结构为基础,集合各领域、各层次的优质资源,构成新的专门组织节点,或者在原有组织机构中增加新的组织职能,以强大的阵容和全面的保障为课程管理、开发、实施和评价服务。
  3.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对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的课程结构从学科本位转变为整合课程。在这样的课程结构下,学科之间的分立、割裂会逐步地融合、统整。这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每名教师都能够兼有多种特长,在多个领域都具备相当的素养和教学能力。它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团队化教学、进行合作教学、进行跨学科和跨级部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项目团队等形式开展教学与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组织结构也就必然需要具备适应这种跨级部、跨学科、跨空间的管理、统筹与协调的功能,具备适应级部、教研组、教研和教务互相联通、互相协调的功能,具备适应并保障各类非正式组织节点网状化工作的功能。因此我们说,新课程的组织结构须具有整合性、联动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特点。
  4.新课程的质量监管理念变迁对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区别于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评价和质量监测理念,新课程更加突出了质量管理和评价的改进功能。这就要求学校把教育、教学的管理权更多地下放到年级组、教研组,由年级组或教研组来统筹本年级或本学科的课程管理与课程开发以及学生发展的评价,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纠正以往重主科、轻副科,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轻课外的弊端。这就要求学校采取扁平化、授权式的管理机制。
  三、对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机制建设的建议
  在学校管理中,课程是学生发展与一切教学的唯一载体,因此,围绕新课程改革研究组织结构设计就成为组织结构变革的关键所在。但是,良好的组织结构并不意味着有效能的管理。因此,促使组织建设中的各因素协调起作用是提升组织效能的关键所在。
  1.较大规模学校可采用混合型结构模式
  学校是一个双重系统,行政系统与教学系统同时存在并同时发生作用。行政系统宜具有与科层体制紧密结合的特性,而教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则应较为松散。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行政系统中要以“尊重个人”的科层体制风格来运作,以便于学校管理的条理化和可操作性,从而为学校教学系统的高效运转提供环境支持与资源保障;而教学系统应维持其本身的松散特性,从而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自主空间,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氛围。
  对新课改背景下城市较大规模的小学来说,组织结构变革的关键在于根据学校不同的办学规模、内外部环境,围绕学校核心技术(即教学和研究),朝向学校目标和战略(关注课程实现、学术和成绩目标),以信息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为基础,找到纵向控制与横向协调之间的平衡点。比如:结构设计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取决于本校的人力资源水平,人力资源整体专业化水平高,就适合分权与授权,相反,则适合集权式管理。在如何确定教研组和级部何为行政实体的问题上,规模较大、平行班较多的学校宜把级部作为行政实体机构,相反,则宜采取设置学科教研组为行政实体的组织结构。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学校组织结构变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学校组织结构变革.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