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搞好后勤服务外包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76-01
医院后勤工作是医院三大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的支持系统,以往,医院的后勤工作一直采用封闭的供给福利服务型模式,后勤工作只讲保障,不计成本,小医院办成大社会。后勤服务工作门类多、项目杂,由于既往的管理体制及其所带来的弊端,运行成本高而服务却不尽人意,概括起来讲是"工作庞杂,琐事繁多;意见纷纷,疲于应付;人员复杂,水平有限;管理无序,掣肘羁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鉴于医院后勤工作的诸多弊端,医院领导班子决意对其进行改革,走后勤服务社会化道路。后勤服务社会化,就是医院的后勤工作,突破以往自我配套的封闭模式,将后勤服务从医院剥离出来,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后勤服务项目外包,由市场承接,向市场开放。凡是能够由市场供给的服务,医院一律向市场购买,以达到精简后勤管理和服务机构、节约后勤编制、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1 逐步推进服务外包
确定服务外包内容并测算出合理的费用标准是推行后勤工作社会化必须的前期工作。2007年医院以保洁工作为起点,拉开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序幕。医院根据历年来人员经费、保洁材料的支出,保洁的范围、要求,医院的人流量,社会对保洁的要求等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摸底测算,然后在参与的多家物业管理公司中进行筛选,选出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和从事过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物业公司作为候选单位,明确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实行公开招标。保洁工作外包后,医院的环境状况大为改善,护士长从繁杂的保洁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至少多出20%的时间与病人交流沟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使得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病人满意度提高。同时保洁的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岗位,可以定向为周边的社区解决就业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保洁公司用工规范,遵循劳动法管理,使保洁工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有制度、有职责、有奖惩,提高了保洁工人的工作责任心。医院定期对保洁工作进行考核,节约了管理成本。直接支出从70万元下降至24.7万元,节约65%的经济成本。保洁工作的外包成功使医院实现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赢。按这一运作模式,针对后勤服务的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了分项外包、协商工资制、项目托管、计件收费等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
2007年,医院将保安与停车场管理工作交由保安公司负责;2008年将环境绿化、2009年将被服清洗的形式外包。医院对办公用低值易耗品实行实行"以领定支、以支定销"。对食堂则实行了承包制。
2 职责明确转变职能
医院后勤工作的基本职能归结起来讲就是管理和服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其服务职能已由托管公司来承担,而管理就成为总务科的基本职能。如果单纯把总务科的职能转变为检查、监督,只做"检查官"很容易把自己摆在托管公司的对立面,既不便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应该把物业公司视作总务科下属的一个部门,在总务科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把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具体的运作中,物业管理处的内部运作模式、工作流程、质量控制、人员管理等仍按其自身的体制运作。总务科主要负责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宏观调控、保障监督等工作。如此运作首先是总务科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并未因后勤工作的外包而削弱,相反却由于物业公司的专业性强而大幅度地加强;其次是物业公司可全力致力于所承担的服务工作,重点抓好服务质量,而无须为错综复杂的沟通与协调分散精力。通过实行后勤服务外包,医院后勤由服务与管理变为指导、监督和协调,由运动员转变为教练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医院各级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搞好专业的医疗工作,更重要的是杜绝了科室之间碍于情面,有话不说的现象,现在各科室针对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更好地促进了后勤工作的开展。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按照企业模式进行运作,经过较短时间的磨合,各项工作逐渐进入良性运行的正常轨道,服务水平、档次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作为医院内部改革的切人点,降低了医院的经营成本,医院后勤的支出由年160万降低至57万,成本降低65%,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的效益型发展道路。后勤服务也可以一体化运作,采用集团的模式,集约化经营,可以尝试建立区域后勤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按照自愿、公平、竞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共同服务、共同受益。诸如物资配送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业维修中心等,即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满足需求。
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后勤服务从单位后勤转变为社会后勤,后勤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由医院办后勤转变为向社会购买后勤服务。医院后勤部门的职责由直接提供服务转变为合同管理和质量监督、检查,这就需要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并通过不断的完善,为医院高速、协调发展提供高附加值的后勤支持,坚持走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上接第375页)
在调查的献血人群中,男性的ALT基数值(0--35单位/赖)
大与女性的ALT基数值(0--26单位/赖),且男性ALT>25υ的比列大于女性。在非病理因素中,本次调查中体重过高和饮酒是ALT值超出标准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年龄大小与ALT值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为更好地控制由于ALT值增高的血液报废率,在釆血前应严格把关,特别是对男性献血者应更仔细询问其休息、饮酒、运动、关注其体重等。必要时,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预检模式釆血。另外,如再有更多更广的资料说明男性ALT基数值确实大于女性的ALT基数值的话,在标准的制定中,男性和女性不应该在同一标准。至于其他病理因素、药物、毒物、应用等情况是否确实会造成血清ALT值增高,这在献血活动中意义不大,因为存在上述其中一种因素都会被排除。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还有部分学生,并且调查季节半数以上处于夏季。ALT值是否与职业、季节有关,或夏季气温过高干扰检测等,还待进一步调查。
我站通过上述结论进行指导2012年的釆血工作,结合采血前对献血者进行预检,2012年ALT>25υ的血液报废率降至1.8%,平均下降了2.5个百分点,当然也与固定献血者的比列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昌烈、许莉平、冯恭文、供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的利弊,中国输血杂志,1999;12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