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脚母亲
前言
第一章节:在彭思镇的岁月里
1.彭思镇
2.水塘救儿
3.打工养家
4.上山砍柴
5.下湖挖藕
6.探望父亲
7.剃个光头
8.一股共产风
9.下放农村
第二章节:下放农村的岁月里
10.亭子湾
11.母亲扦秧
12.小弟弟
13.父亲放牛
14.抗婚
15.当兵
笫三章节:在軍旅生涯的岁月里
16.给陶铸写信
17.一封迟来的信
18.軍队留级生
19.脱离父子关系
20.下井挖煤
21.追认烈士
第四章节:在邮电部536厂的岁月里
22.转业536厂
23.来厂第一天
24.开荒种菜
25.腌制泡菜
26.拣柴禾
27.杀鸡煨汤
28.生儿生女是一样
29.处长上门
30.黄工程师带话
31.商定领导班子
32.宣布继续办厂
33.深夜电话响
34.缪章泉书记
35.寻536厂出路
36.25元退休工资
37.强奸犯
38.跳江自溺
39.组建分厂
40.江边唤儿
41.等待工作
第五章节:在武汉从头越的岁月里
42.从头再来
43.致命一击
44.学唱山歌
45.到厂部工作
46.死人的故亊
47.上门家访
48.釆购原料
49.促销组长
50.政工科长
51.重返536厂
52.宋**厂长
53.圆大学梦
54.酒席上的话
第六章节:在武汉当厂长的岁月里
55.卖掉老厂
56.舞龙与用人
57.法院来电话
58.拉他下马
59.科长来家谈心
60.风雨袭来
61.来了就是客
62.母亲似警钟
63.愧疚姨妈
64.去上海打工
65.拜年辞
66.辞职
67.拍桌而起
68.亲吻妈妈
后语
前 言
小脚,中国女人裹小脚有2000多年的习俗。辛亥革命后,在民国时期才开始禁止女性裹脚。但仍有禁不止,一些女孩的脚照旧被裹上,裏成小脚。
我母亲的脚就被裹过,裹成了一双小脚。我母亲1924年3月17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潘家大湾。在她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据母亲讲,由于她身体发育良好成长得快,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外婆就开始用两条布带把她的脚裹起来,睡觉的时候也不许放脚。就这样,母亲的脚就变成了一双小脚。
但是,母亲的小脚不是一双真正的小脚,不是社会上人们所传说的“三寸金莲”小脚。
在我小的时候,姨妈总爱逗我玩,时常拿她的一双小脚“欺负”我,我这才发现姨妈的脚比我妈妈的脚还要小得多,小得很可怕。姨妈的小脚好似肉粽子,或似一坨肉,毫无脚的形状。我长大后才知道姨妈的脚是真正的小脚,是社会上人们所传说的三寸金莲小脚。
当我问母亲,为什么姨妈的脚比你的脚还要小些的问题时,母亲说:“你姨妈太老实了。你外婆把她的脚缠好后,她动也不动。我就不一样,趁外婆外出办事,我马上就松开布带,晚上睡觉时也偷偷地把布带松开,即使外婆发现了,看我是小姑娘也就不那么认真了。被裏上的脚是很疼痛的,我怕痛,不想让脚变小,使自己将来走路艰难。所以我经常偷偷地放脚,就这样,我的一双小脚比你姨妈的脚大,不是三寸金莲的小脚。”
母亲的小脚虽然不是三寸金莲,但母亲的脚与正常女人的脚相比还是小得很多。母亲穿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母亲再不能做鞋子了时,我按照母亲脚的尺寸,在武汉市儿童鞋柜里买到32码的鞋子,我这时才知道母亲小脚的尺寸。
俗话说:“脚大江山稳”,而我一双小脚的母亲同样撑起我家的一片天。
第一章节:在彭思镇的岁月里
1.彭思镇
湖北省蕲春县彭思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小古镇,整个小镇房屋的建筑带有徽式建筑风格的特色。
这个小古镇的地形呈“7”字型,正街街道的建筑是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全镇街道长不足三里路。“7”字之头是彭思镇中心小学。“7”字之横的街道叫横街。“7”字之竖的街道叫正街,正街又分上街和下街。“7”字之尾原是一座庙宇,1949年解放后成为彭思镇镇政府办公所在地。
正街两旁所建房屋,临街面的前屋都为商铺,后面的房屋为家居。整个街道路面铺设的是长短相衔、厚宽一致的麻条石。这种麻条石不吸水又防滑,雨水落下时能及时畅流排走,它即保持街面整洁又有利于人们行走。镇的北面是一条小河,镇的南面是水塘。紧靠在小河边和水塘边房屋的地基,都是用宽厚的长型红砂石砌成的地基墙,这种红砂石吸水,防潮性强。
新中国成立后,彭思镇为县辖的乡镇一级政府所在地。彭思镇的公安、法院、邮电局、人民银行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街道上都设置了办公场所。农业生产资料合作社、生活资料合作社、日用百货商店、小旅馆、小吃店、烟酒茶门市部、铁匠铺、篾匠铺、裁缝店等布满街道。天刚亮,鸡己鸣,卖菜的、卖柴禾的、卖豆腐的、卖鱼卖肉的吆喝声,声声渐起。天大亮,街面上,买菜卖菜的、洗菜的、挑水做饭的人来人往。大清早,小河边、水塘边、女人们忙着洗衣服。那棒槌拍打衣服的槌声,声声高亢、清脆、悦耳,婉如在演奏一首洗衣曲。天刚黑,灯已明,铁匠铺的打铁声仍在铿锵作响。小吃店里,喝酒人的划拳声,声声入耳。夜渐深,街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