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均衡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是发挥高校社会智能的重要体现。为此,本文就我国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探讨,为推动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高校体育馆社会服务智能对外开放在众多社会机构中,体育馆不仅是社区居民的集散地、休闲所,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活动场地、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全民素养的中坚力量。高校体育馆在当前体育强国的视阈下,更应该转变其传统的教育教学职能,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抓紧时代的脉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在服务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加大力度向社会开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的有利性分析
1.是发挥体育馆的公益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代表着高校体育馆社会服务智能的扩大化,其高校教学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对于高校体育馆而言,其教学职能也有所改变,即由传统的教育教学功能逐渐扩展到社会服务职能转变,进而提高全民体育精神及其综合素质。此外,高校体育馆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为全民健身运动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念,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不断前进。
2.是发挥体育馆公共资源利用率的内在要求
在体育强国思想的指导下,尤其是当前号召全民运动的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语境下,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教育部也针对性地开展了对高校本科教育的评估。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校体育馆,较大幅度的扩充了高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体育馆除了日常的体育教学之外,其他空间不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
由此而言,高校体育馆这种设施的资源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所以,我们认为,通过整合高校体育资源,推动体育馆的对外开放,更是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也是发挥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在要求。
二、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的不利性分析
1.对体育馆的日常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的体育馆安检系统还存在很多漏洞,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开放高校体育馆,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由于缺乏完整、有效的管理措施,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往往会造成校内读者遭到社会读者的冲击。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还对体育馆的管理工作提出很大的挑战。因此,只有具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育馆保障制度,才能顺利实现高效体育馆的对外开放,满足社区居民的休闲运动之需。
2.对人力资源及公共设施提出新的要求
高校体育馆一旦开放,所服务的对象便不再仅仅是学校师生,还有广大市民。其参与活动的人员呈现多元化等,这样体育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会大大增加。在较强的工作强度和较长工作时间下,很难保障体育馆的服务质量。此外,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也就意味着学生将会花费更多的实践在排队上。体育馆有效的空间,也将难以容纳更多前来运动休闲的需求,这种局面一旦形成,便很难扭转过来。而高校体育馆还很难再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3.对高校体育馆管理成本带来一定压力
我们知道,高校体育馆及相关设施对外开放,不仅要设计一定的人力物力等管理成本,且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器材的购置、维护、体育场馆的维修和保养以及管理员的工资等,这些费用不仅会一定程度上占用一部分教育经费,且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经费也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提升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
针对社会人员的健身需求,高校体育馆应采取适度开放的形式,强化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开创新型、全面的阅读服务模式,兼顾校内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
1.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
推动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并非是高校的自主行为,它涉及不同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地方教育、体育以及民政部门等的共同参与。因此说,推动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要有主管部门牵头,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教育部门可协同体育主管部门沟通,通过与高校体育馆完成对外开放的基础工作,然后由社区等部门对居民进行宣传和管理,通过多方协调,逐步形成一套有序可行的协调管理机制,为体育馆的对外开放创作可行条件。
2.选择适宜的开放途径,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一些适合时宜的方式对体育馆进行对外开放,不同程度来满足社区居民的运动健身需求;其次,着手制定相关完善的管理制定和活动要求,规范校外人员到校内体育馆健身的相关须知等;再次,高校可协同辖区单位开展健身知识讲座,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法规常识,这样既能保证居民的日常健身锻炼,还可以普及一些法律知识,又不影响高校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可谓利大于弊。
3.与社区合作发挥体育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当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是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的基础,也是其直接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各高校体育馆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实验性的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举例来说,如组织、举办社区青少年读者读书、百科知识竞赛、寒暑假培训班、老年读者诗词书法国画讲座、老年读者计算机操作培训等活动,利用高校体育馆既有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在社区居委会的协调、控制之下,高校体育馆的对社区开放举措,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正常秩序、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素质。
综上,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是一种趋势,亦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因此,对高校而言,如何加快推动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协同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而且更重要的要立足自身,完善对外开放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公共服务智能,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体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文,余静.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研究 [J ].江西教育,2010,(Z3).
[2 ]杜鹏,闫磊磊.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2).
[3 ]刘从梅,潘红霞.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 [J ].辽宁体育科技,2010,(03).
[4 ]何祖新,叶秋霞.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发利用的研究 [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5 ]郁震.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运营的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
[6 ]邹师,曹冰.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