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数学学案 > 内容

初二上数学教案5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4-07-02 15:01:22     阅读:

教案是教师为了确保教学内容连贯有序地展开而提前设计的重要依据,生动有趣的教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初二上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初二上数学教案5篇

初二上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其推论.

2.教学难点:矩形的本质属性及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及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具演示、创设情境,观察猜想,推理论证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同样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也有特殊情况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制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堂上进行演示图,使学生注意观察四边形角的变化,当变到一个角是直角时,指出这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使学生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在于一个角是直角,深刻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矩形的性质:

既然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就应具有平行四边形性质,同时矩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个角是直角的条件,因而它就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

继续演示教具,当它变成矩形时,学生容易看到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对角线也相等(写出这两个结论),指出观察出来的结论不能做为定理,需要证明.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角的性质证明得出.

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对角线相等.

由矩形性质定理2我们可以得到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实际上是 △的一个重要性质,即 △斜边中点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它在求线段长或线段部分关系时经常用到)

例1 已知如图1 矩形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按教材的格式)

(强调这种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防止学生离开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单纯进行代数计算)

【总结、扩展】

1.小结:(用投影打出)

(1)矩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从属关系如图.

(2)矩形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特有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3.思考题:已知如图, 是矩形 对角线交点, 平分 , ,求 的度数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8中2、5,p195中7.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46中1、2、3、4

初二上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2)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和一元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消元方法、消元对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解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比较等活动去发现一些规律,体会一些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经过本课教学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组时“消元”的基本思想和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教学难点:

针对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什么?有几种方法?

二、引入新课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

例题展示

1.三元一次方程及三元一次方程组

(1)三元一次方程: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

(2)三元一次方程组:

①定义:含有三个相同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三元一次方程组。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为了奖励进步较大的学生,某班决定购买甲、乙、丙三种钢笔作为奖品,其单价分别为4元、5元、6元,购买这些钢笔需要花60元;经过协商,每种钢笔单价下降1元,结果只花了48元,那么甲种钢笔可能购买()

a.11支b.9支c.7支d.4支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压轴题.

?分析】购买这些钢笔需要花60元;经过协商,每种钢笔单价下降1元,结果只花了48元,可知钢笔有12支,可设甲种钢笔有x支、乙种钢笔有y支、丙三种钢笔有z支,可列方程,得到整数解即可.

初二上数学教案篇3

初二数学教案的模板范文

初二数学教案的模板范文

?篇1:初中数学 教学简案模版及教学设计范例】

柯城初中数学组备课简案模板(试行稿)

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主要写本课教学内容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知识内容、技能和方法等)、数学思考目标(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问题解决目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等)、情感态度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的特点,养成学习习惯等),可以参考教参和新课标。

注意:书写目标时应将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书写,浙教版教材的教学目标多是知识技能类的,备课时请予以完善。重点:

这一部分主要写本课知识技能方面的重点,可以参考教参。注意:教学的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所以教参是主要依据。难点:

这一部分主要写较难达成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的内容,可以参考教参和本班学生学情。

注意:教学的难点由内容和学情共同决定,所以不应一味照搬教参难点。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

这一部分可以是新课的引例或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题,还可以是前一课的复习等内容。

注意:不同基础的班可以有区别,基础弱的班问题情境可以简单些、直接些,基础好的班可以融入更多的数学实际应用性问题。二、课本导学

采用“阅读+思考

问题+归纳”的形式进行。每个例题的学习分为:阅读、思考、练习、归纳四个部分进行。

这一部分主要是新课知识内容的自主阅读和学习,每一节课都要确保留给学生一部分阅读和思考时间,切忌一讲到底。

1.“阅读+思考”环节主要针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尽量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如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提升等。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基础选择恰当的阅读

内容,比如一段引例、一个定理、一个题的解答等等。

3.“问题+归纳”环节重在帮助学生理清自主学习中困难的问题,归纳解题步骤、学习的思想方法、积累学习经验等。

注意:教材中的例题的题目可以不抄写,只要标明页码和题号,例题主要重在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写出学生难理解、易混淆、易出错、易遗漏等注意点。归纳必要的步骤。揭示例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4.“练习”部分,例题和练习的选择以教材的例、习题为主,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调整呈现顺序,教材中的习题的题目可以不抄写,只要标明页码和题号,配套习题主要写出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情况。

注意:课本上的练习一般要求在课内完成“课内练习”、“做一做”、“作业题a组”三个部分的内容。三、盘点收获

盘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数学思想、问题解决方法等。

注意:基础好的班通常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础弱的班可以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四、学习检测

基础好的班级尽量安排简短的3-5分钟当堂检测。检测的习题可以来源于课本作业题等,可以在课堂最后进行。五、作业布置

注意:根据学情,完成作业本及书本作业。对书本习题的使用,尽量遵循:课内完成a组题,课外及复习过程中完成b、c组习题,确保课本习题的完全使用。六、课后反思

这一部分主要记录课后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某些教学策略的特别效果、教学重点完成的情况、难点突破的效果、学生课后作业反映的问题等。

详见附件1、2、3: 教学设计案例

附件15.1 一元一次方程

柯城教研室

刘芳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3 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与方法。【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贯穿整章,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尝试检验法”求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习准备】

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1)3?(?2)?1;(2)x?3?1;(3)3x?5;(4)2x?y?4;(5)x?3?1;(6)3x?1?4. 2.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课本导学】

思考??

阅读并解答课本第114页“合作学习”的三个问题,思考:

1.列方程就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原价为50元的衣服,按8折销售,售价是多少元?原价若为x元呢?(2)你能举例说明你对“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物体承受的压力就增加

(3)张明投进x个,那么“小杰投进的球的个数”可以怎样表示?“3人一共投进 的球数”怎样表示?

你是怎么理解“三人平均每人投进14个球”这句话的?

思考二

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请思考:

1.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些方程进行观察呢?说说你的想法。

2.具有“合作学习”中所列方程一样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说这

个名称中“元”和“次”的含义吗?

[练习]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1.

?归纳』

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应抓住哪几个关键特点?

思考三

阅读课本第114页倒数3行至第115页正文结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1)如果一个数是方程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一个数是方程350?应该是多少?

(3)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3m?2?1?m的解,你会怎么做?

2.对方程

2x?12

?14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与14

x?500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 10

2x?12

?14进行尝试求解时,你认为x必须是整数吗? 3

x可以取21吗?20呢?x可以取10或者比10 还小的值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练习] 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2.

?归纳』1.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骤有哪些?

2.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你觉得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盘点收获】

?学习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是等式(b)x?1是方程

(c)方程是等式(d)等式是方程

2.下列式子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5x?

(b)a?b?8(c)12?5?7(d)5x?8?2x?9 3

3.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求该数的方程:

(1)某数加上1,再乘以2,得6.(2)某数与7的和的2倍等于10.(3)某数的5倍比某数小.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己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设还需租用x辆,则可列出方程44x+64=328.(1)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是2.【作业布置】略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总是在“预设”与“生成”间交融进行,如何根据学情做好充分的预设,又根据课堂生成灵活应变,这既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功底.反刍本课,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反思与改进:

1.忽略课堂“火花”——错失追问良机

在交流对方程的共同特征探讨的环节,有一个同学直接说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名称.【片断实录】

师:讨论好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所归纳的特点.生8:这些等式都含有未知数的,用x或y来表示.师(板书):嗯,都含有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呢,有的地方是x,有的地方是y.还有呢? 生8:还有黑板上的所有等式都是一元一次方程.师(惊喜):嗯,你都知道了所有的等式都是我们今天接下来要具体研究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呢.我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归纳了:都含有未知数.那么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

不难看出,笔者在这里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课堂即时生成资源,用一句“嗯,……,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呢.”轻轻带过,仍然拉着学生回到了预设的轨道——“……,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如果当时直接问她“那么请你讲讲??

?篇2:初中数学教案的编写模板】

初中数学教案的编写模板。xx 初中教师专用教案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授课教师: 学 目习标 班级: 课时:重点确定 难点确定 教学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随堂练习: 体会与交流 1、数学知识: 2、数学思想方 法: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思

?篇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

县木井乡中学

初二上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适当的数;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适当的数。最终求出问题的解。

判断方程求解过程中两边加上(或减去)以及乘以(或除以)的同一个数是否“适当”,关键是看运算的第一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含有带有未知数的那个数,第二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即求出结果。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以列代数式为基础的,关键是在弄清楚题目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未知数,然后把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最后利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三、知识结构

导入方程的概念解简易方程利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四、教法建议

(1)在本节的导入部分,须使学生理解的是算术运算只对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而代数运算的优越性体现在未知数获得与已知数平等的地位,即同样可以和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即可。

(2)解简易方程,要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理解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方程两边选择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以及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两边选择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当的数”的选择了。通常,整式方程并不需要检验,但为了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检验,同时也是对前面学过的求代数式的值的复习。

(3)教材给出了三道应用题,其中例4是一道有关公式应用的方程问题。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代数式的理解基础上,认真读懂题意,弄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所包含的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数学语句,依据相等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并求解。

(4)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可以参考运用相关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列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整个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此外,通过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用字母(如x)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

(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

(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概括地说,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有“设、列、解、验、答”五个步骤,审题可在草稿纸上进行.其中关键是“列”,即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难点是找等量关系.要想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一定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二上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难点:

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书本引例

☆ 想一想 p 125 平移两个圆

利用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每一种位置关系都可以先让学生想想应该用什么名称表达。在讲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时,可先让学生探索,老师不要生硬地把答案说出来

☆ 巩固练习 若两圆没有交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离 ;

若两圆有一个交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切 ;

若两圆有两个交点,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

☆ 想一想 书本p 126 想一想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圆与圆相切的性质

☆ 想一想 书本p 127 想一想

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两圆相切的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这一性质是下面议一议的基础。学生容易看出两圆相切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对称轴,但要说明切点在连心线上则有一定困难。

如果两圆相切,那么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4.讲解例题

例1.已知⊙ 、⊙ 相交于点a、b,∠a b = 120°,∠a b = 60°, = 6cm。求:(1)∠ a 的度数;2)⊙ 的半径 和⊙ 的半径 。

5.讲解例题

例2.两个同样大小的肥皂泡粘在一起,其剖面如图所示,分隔两个肥皂泡的肥皂膜pq成一条直线,tp、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求∠tpn的大小。

三、随堂练习

1.书本 p 128 随堂练习

2.《练习册》 p 59

四、小结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两圆的关系。

五、作业

书本 p 130 习题3.9 1

《初二上数学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初二上数学教案5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