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物理学案 > 内容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及对公民教育的启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6 06:06:05     阅读:


  摘要:公民教育是一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从人性假设、伦理价值导向、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几个方面对中西方伦理观念进行比较,得出有助于公民教育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西方伦理 比较 公民教育
  
  一、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
  
  (一)中西方人性假设
  “三字经”中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谓是中国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基础认识。因而,传统统伦理观认为人是有可能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全部目的就是教人做完人做圣人,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由于欲求圣人为王,所以主张社会以人治、德治、礼治,而排斥法治。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性本善为主流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人性的估计也受传统影响,存在道德人这种片面人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期望很高。
  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人性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不同,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认识基本上是性恶论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一直把人看作是有“原罪”的人,人甚至是由于“罪恶”才出生的,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本能,所以对人性具有恶的一面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警觉。这种性恶论我们称之为“经济人”,其叫法源于古典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都是从利己主义本性出发来论证“经济人”的。西方的普遍的“经济人”意识使人们对“人”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不信任。
  (二)伦理价值的导向
  重整体轻自我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观认为个体是群体体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的实现而实现。中国人习惯于将个人称为角色而不称个体,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主动的个体,并且认识到其行为是由行动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时,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从古至今,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引导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念自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中国人发奋向上,不屈服恶势力,坚持与外来的压迫作斗争。
  个人主义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西方人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将自我理解为其行为主要是参照自己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不是参照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才是有意义的。因而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确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张扬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有力武器。它要求个人运用自己的理智做出独立判断,不要盲从外在权威,要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其推给上帝、社会和他人。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由于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本位,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
  (三)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
  中国的传统伦理观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的特点,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协调”的观点。《易传》的作者在《文言》篇中提出“与天地合德”的观念,《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这实际是说,一方面,大人在天地间具有调整、引导自然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这种关系协调说不失为一种全面而辩证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征,还体现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贵和尚中”。中国文化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必然强调和谐。例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是和谐不是等同,和谐是不同因素与矛盾的有机组合,即我们常说的“求同存异”。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同理想”和“中庸之道”。“大同理想”的实质,是一种和合境界的追求。“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达到和谐境界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事上思想和行为的适度和守常,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守的完美境界,实现社会的“大同”理想。把这个原则用来处理民族之间,邦国之间的关系,就是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以此去感化其他的民族和邦国,以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西方人道主义是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学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人道主义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彻底打破封建主义及宗教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在西方社会近现代史中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然而,人道主义的发展史表明,把以往对神的崇拜、对神的力量的无限憧憬和信仰转移到对人自身力量与理性的无限崇拜和信仰,相信人的无限可能性,就使得人的力量被人自己抬高到不应有的高度,从而使人“再度丧失了自己”。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可以发挥主体性征服自然的同时,盲目相信人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助长了人无限制掠夺自然的欲望,成为日后人类中心主义的滥觞。
  
  二、对公民教育的启示
  
  1、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由于中西方关于人性认识的不同, 中国传统伦理主张人性本善,相信人的自觉性能在社会活动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主张德治而排斥法治,对教育的影响也就主张道德教育而排斥法制教育。而西方伦理则主张人性本恶,对他人有着一种合理的不信任,因而主张法治而排斥德治,对教育的影响也自然主张法制教育而排斥道德教育。但在如今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看到两者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国在开展公民教育时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有所偏重。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教育对公民起到强大的威慑力的作用。
  2、协调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重视整体而轻视个体,因而有一个很显著的优点就是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但同时也使整体中的个体的自我人格受到压抑,“不敢为天下先”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创造力在自我的压抑下难以得到培养和释放。而西方伦理重视个体而轻视整体的价值取向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放的个性,这恰恰是发挥天赋才能、迸发创造力火花的前提和源泉。因此在实施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中国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整体利益上,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重于个体利益;在细微处,在自我个性发展的需要上,强调个性的健康培养,因为个体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只有个体的全面发展,整体才能得到发展。同时,要协调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在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相冲突时,强调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强调人能改造自然,但是要服从于自然规律。而西方伦理道德倡导以人类价值为中心的学说,相信人的无限可能性学说,强调人可以发挥主体性征服自然的同时,盲目相信人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对自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人对自然的野蛮行为也得到的应有的惩罚,我们已经深切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进行公民教育时,要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其中,通过道德教育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教育约束公民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贺龙宝《中西方伦理价值观之比较》西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2、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教案□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及对公民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比较及对公民教育的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