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
摘 要:文章以沙湾广东音乐、地水南音等民间文化为例,分析沙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规政策保护范围、建立专职研究队伍、健全学校培养机制等。通过研究探讨,力图为沙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找到合适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42-02
沙湾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西南部,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形的沙滩之畔而得名。沙湾文化是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水乡文化,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民间文化的一个代表和缩影。近十几年来,沙湾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飘色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龙狮之乡”、“中国鱼灯之乡”、“广东民间艺术之乡”——“民间雕塑之乡”等。狮舞(广东醒狮)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湾飘色、砖雕和沙坑醒狮则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有喜有忧。近年来,当地政府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优秀民间文化,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依赖政府支持,缺乏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纳入系统的保护范畴,传承人年老色衰等,因此,制定系统有效的保护和开发规划刻不容缓。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纳入法规和政策范围
1998年,我国出台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草案,这是我国早期的民间文化保护性法规。近十余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及代表性传承人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其申报和审核也日益严格和规范。在广州市番禺区,已初步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四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纳入名录,即意味着纳入国家政策法规保护范围和各级财政资金资助范围。
经过多年的整理和申报,沙湾目前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狮舞),省级项目2个(沙湾飘色、广州砖雕),市级项目2个(沙湾何氏广东音乐、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工艺),区级项目3个(地水南音、沙湾何氏姑嫂坟崇拜、沙湾姜埋奶制作技艺);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4人,区级6人。但这些列入保护范围的项目及传承人只是冰山一角,在民间,还有大量竞技、曲艺、舞蹈、习俗等待挖掘。据不完全统计,沙湾整理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已超过50条,但是只有飘色、醒狮、广东音乐、砖雕等被列入当地文化品牌的项目得到重视,许多被认为“零散的、不成气候”的民间工艺、习俗被搁置在一旁,或因达不到非遗产项目的申报要求而处于尴尬境地。这些民间习俗和技艺与当地的文化品牌项目都是沙湾传统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若任其自生自灭,品牌项目将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基石而变得独力难支。
要改变这个现状,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通过活动、出版物、多媒体等多途径宣传,扩大影响力,转变“为申报而申报”的思路,应将申报作为契机对项目进行系统整理,以便更好地传承;另一方面,非遗项目评定也可适当考虑项目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和社会艺术价值,尤其是濒危、仍存在但传承艰难的项目,通过列入保护名录唤起各界对该项目的保护意识,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二、成立专业的文化研究队伍,培养专职研究人才
沙湾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投入不可谓不多,每年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开展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在广州的街镇中名列前茅。然而,与广州大多数地区一样,这些经费大多用于开展活动,在对文化研究队伍建设上则显得薄弱。在番禺,区非遗中心的成立表明非遗研究已得到政府的重视,然而,也存在人才队伍流动过快,待遇低,专业研究时间不能得到保障等问题。而各镇街的工作人员几乎是“万金油”,没有一个专职研究人员,仅限于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无人力亦无时间进行深入挖掘研究。
文化内涵是文化遗产得以长久延续的关键所在,沙湾整理出的50多条非遗线索,除飘色、广东音乐等重点项目外,绝大多数项目资料仅仅只有“线索”,其内容未得到深挖。没有基础的整理,传承、保护、利用就无从谈起。近十几年来,沙湾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各大院校也纷纷组织学生前来沙湾调研,沙湾也曾经与各大院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做课题研究的人员不能长期扎根沙湾,所做出的成果也只是对以前资料的“翻炒”,而且成果利用率偏低。究其原因,是没有研究本土文化的专业力量。
对于拥有大量文化遗产资源的沙湾,要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不能仅靠一两个兼职人员和几个社会热心人士,也不能只靠大中院校、研究团队等“外援”,而是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接受过历史学、人类学、文博、古建筑等专业训练,植根沙湾,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和走方来了解本地的风土民情,对各类民间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为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
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难以传承,尽管沙湾已有14人列入区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统人,但分析其年龄结构和分布领域,发现凡传承人较为年轻的,都已慢慢步入产业化发展道路,政府投入亦相对较少,如砖雕、水牛奶制作技艺、醒狮;而传承人超过60岁的,都难以产业化,需要政府用大量资金扶持,如广东音乐、飘色。虽然沙湾私伙局遍布,但沿习了沙湾的历史传统,大多志在玩赏,无需靠音乐维持生计,除个别传承人外,亦未达到职业表演水平。飘色则因技艺难、组织难,花费高,外出表演机会少,年轻人无法以此为生,传承人都在60岁以上。
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沙湾有个有趣的现象:被列入传承人的人虽然不多,有的项目甚至没有突出的艺人,但却有大量的人在学习这些技艺,主力军便是各中小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这归功于沙湾的“一校一品”教育,每间学校均需选取一两项本地民间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如育才小学的广东音乐、鳌鱼舞,中心小学的广东音乐、水牛奶甜品制作,红基学校的灰塑,实验小学的武术、龙狮,兴贤小学的鱼灯等。以上多所学校已成为省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种将本土文化纳入学校培养机制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案例。
但这种培养体制并不是万能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培养出现断层。以广东音乐为例,镇内许多学校都设有民乐队,镇文体中心每年亦会举办学校民族器乐比赛来鼓励学生学习,但范围仅限于小学。学生步入中学后,由于学校不再设有广东音乐训练课程,若需要继续深造则完全靠学生个人,而在“分数至上”、“高考至上”的环境中,中止广东音乐的学习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市级传承人何滋浦一直致力于广东音乐的传授,为此创办了广东音乐研习社,寻找当年在小学民乐队中训练过、如今已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无奈如同大海捞针,仅有十余人加入研习社并坚持训练。可见,对于部分不适合走产业化道路的项目来说,传承人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一时或一两所学校,而是需要更长期的规划、更大范围的普及和教育资源的调整。这个调配和指导的主角理应由更高一级的政府承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大棋盘中,政府和民间各司其职,而保证专职研究队伍、不断整理发掘文化资料、建立健全完善的传承人培养机制、纳入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范围是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石。沙湾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问题留待探讨。
参考文献:
[1]沙湾镇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2]黄小平.沙湾民俗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李玉东,杨达超.沙湾飘色漫话[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梁谋,阮立威.湾何氏与广东音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5]刘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J].行政与法,2008(07).
[6]李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J].商业时代,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