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英语试题 > 内容

省部共建契机下的地方行业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3:55     阅读:


  摘 要: 为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启动了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作者结合其他共建高校的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心得,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就省部共建契机下的行业地方高校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思考。
  关键词: 省部共建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发展战略
  
  2011年7月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协议》,这标志着我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实施共建,对于整合资源、增加合力、提高质量、实现规划目标意义重大,但也存在诸多潜在问题。本文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就省部共建模式下地方行业高校的定位及发展战略进行思考。
  一、省部共建的背景概述
  (一)“共建”简介及意义。1992年,广东省在教改过程中率先提出了共建的概念,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共建”已经成为我国高教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建”,顾名思义,就是共建方齐力建设和管理。具体来讲,是指教育部、行业部门、地方政府或企业等针对某一所大学或几所大学共同出资、管理,共同推进大学的发展,促进大学办学水平提高,最终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概括起来,当前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有三种共建模式,一是教育部与行业部门(或有企业)共建;二是教育部、行业部门与地方三方(或有企业)共建;三是中央与地方共建(或有企业)[1]。从已经实施共建的高校实践经验和效果来看,共建各方从宏观指导、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共建高校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发展。此外,在实施共建期间,相关各方逐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创新办学理念,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协调机制,明确了职责和权利,调动和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取得了一定成果,学校核心竞争明显提高、优势与特色得以彰显;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不断调整,地区间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2]。
  (二)在推进“共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判和分析。实施共建的最终目的是,国家能够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惠利共建主客方为基本目标。但是因为共建方通过签署协议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缺乏法律保障,且由于协议的松散型和宏观性,强制力和执行效力不强,导致可能出现教育投入难以到位的现象。目前决定学校与政府关系紧密程度的最根本的是两大权力,一是人权,二是财权。在人事权方面,省属地方高校领导的选拔、任命权归在地方。因此,从权衡利益角度出发,省属高校更多服从地方的命令,中央部门对于省属高校的领导、管理相对较少。在财力方面,省属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与中央部门共建之后,可以获得中央部门一定的投入。作为回报,中央部门会要求高校在行业发展等方面多出力量、多作贡献。这中间还存在着与省内其他非共建院校、国内行业兄弟院校利益博弈的关系,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协调处理好。另外,行业部门为了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建立了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资源分配体系,共建高校如何利用共建这个平台,参与竞争,获得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支持,这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二、共建契机下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
  (一)明确发展定位,形成特色优势。面对共建的利好形势,关键在于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主动纳入地区、教育、行业及国家战略乃至国际大环境中加以考虑,顺势而为。当前提高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3]。“十二五”期间,我校的重点工作是实施建设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的第二步“彰显特色、重点提升”的发展战略,利用好共建这一平台,围绕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这一主线,做好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凸显特色,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发展进程。事物只有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形成特色优势。在省局共建这一背景下,我校坚持的办学重点、导向应该以中医药为主体,打造以中医药特色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好江苏的区域优势和行业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优势,拓宽办学思路,注重“政产学研用”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办学合力,深入开展医教研融合、产学研结合。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主体的整合能力,把学校的现有资源及潜在优势转化为具有持续竞争能力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二)把握重要机遇,谋求跨越发展。当前,学校的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医药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4],人民群众的教育理念和健康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江苏正实施沿海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5],2010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应该说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很好。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着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外部竞争,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问题和挑战,实现跨越发展仅靠地区本身的实力很难达到。“共建”为学校发展搭建了更大舞台,我们必须积极争取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支持,寻求更多发展动力。一方面要利用好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投入、专项支援等优惠措施,紧抓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共建双方的综合协调,谋求更多指导和支持;要与地区医院、企业等建立健全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发挥办学优势,提高办学效率。
  三、共建背景下学校发展的策略路径探究
  (一)以人才培养作为落脚点。佛兰斯纳说:“成功的研究中心不能代替大学,大学之别于其他知识性机构的特点之一,即在于它还是一个着重于教学的地方,是一个培育人才的地方。”[6]可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在知识型社会,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聚集大量的优秀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点。因此,学校在推进共建工作时,必须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人为本,围绕落实协议,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评价考核、投入保障等方面作出调整。以行业为导向,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标志。科研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省部共建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构建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可以更加了解行业发展的需要,有效兼顾江苏医药卫生事业的重大需求,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应用问题,重点建设和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围绕落实共建协议,科技创新工作一要瞄准行业发展战略需求;二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三要鼓励创新,完善科研评价机制。
  (三)以服务社会作为重要内容。江苏正处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背景,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在推进共建工作中,一要突出服务中医药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中医药医疗、保健、科技、文化和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化医教研和产学研的结合。二要围绕面向国计民生和社会行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中医药事业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三要做好中医药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
  (四)以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学科建设不仅承载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而且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部分,没有一定特色的优势学科作为支撑,学校的教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校园文化特色便无从谈起。当前,建设结构合理、富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共识。我们应以省局共建为契机,紧密围绕中医药行业的学科整体布局要求,结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把重点学科做强做精,打造一流的学科群体[7]。此外,要以共建作为平台,瞄准行业急需的学科发展方向,利用好江苏的科技、人文资源,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省部共建契机下的地方行业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省部共建契机下的地方行业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