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教学问题比较研究(2)
著名学者、云南亨德森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云南亨德森学校校长、昆明高新区亨德森高新一中名誉校长。
亨德森·杨/文
入刊理由: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于,必须具备一整套可操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
本系列文章拟就对当前国内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同时,联系具体教学实践对国外的外语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原则予以介绍,并通过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模式的比较分析,为国内小学英语教育教学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总目标是让学习者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根据中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亦称“新课标”),英语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目标。那么,怎么来解读这一课程思想并使之贯彻于教学活动之中呢?
一个人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是建立在其所具有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两大板块基础上的。前者包涵语言、词汇、句法、语法和章法等结构要素;后者包涵听、读、说、写、译等结构要素。对于学生来说,其英语语言知识系统,是通过语言习得、学得的认知活动和记忆活动,使对象内容和形式的结构要素,内化于大脑形成系统的、相关联的和随时可提取的知识性数据来建构的;而其英语语言技能系统,则是通过循环的语言整合与教育训练活动,使对象内容和形式的结构要素,外化于可在不同语境中进行熟练的听、读、说、写、译的技能性行为来建构的。
基于上述原理,英语教育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方面得到同步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才能形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的课堂过程中,由于汉语拼音与英语在字形、发音、词序规则和语言文化等诸方面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以及中国基础英语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流行“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和“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method)所形成的“母语干扰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小学生目标语学习的心理困惑,尤其是普遍采取缺乏教与学的主体之间有效反馈互动的大班制教学组织形式,至使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在输入内容、过程方式和输出结果等层面,从总体上看,表现出了同人们预期目标有着巨大差距的情景。如何来改变这种令人遗憾的态势呢?
虽然就中国现今教育资源及其配置水平来说,还无法普遍采取小班制教学组织形式,从根本上使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迅速达到人们所期待的水平,但是以科学的态度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是可以使之大为改观的。比如,在新课标理论架构下,教学中以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相辅相成的途径, 基于输入的方法(input based method),便可使目标语教学的效率度逼近预期水平。按照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的观点,语言系统是由学得系统与习得系统构成的。按其定义, 学得和习得分别强调通过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学会某种目标语及其结构要素和规则并能使用该目标语。也就是说,外语是以有意识的学得方式获得的;而母语和二语则是以无意识的习得方式获得的。所谓“基于输入的方法”,是指向受训者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信息,使其浸没在语言的海洋中,这种方法强调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可理解性输入,在过程中是以反馈和互动为特征的。
一般而言,上述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启用的意义至少在于:首先,由于老师尽量避免使用母语,排除了外语学习中的母语干扰现象,有利于学生将所习得/学得的目标语直接对应于其所指代的客观内容;其次,通过目标语实用形态在课堂时空的呈示,把学生置于绵延不断的语言信息流中,有利于学生获得提升目标语技能的机会。此外,随着在目标语环境中,语言结构形式的学习向基于语境和语用对应原则下的语言信息交流的迁移, 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便会在上述及其他各种方法综合作用下,迅速超越“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te development),获得稳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教学输出效度的最大化
英语教师通常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质量目标预期、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认知水平及其差别等一系列要素来进行教学设计的。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或输入英语语言信息,通过教学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实现教学输出效度的最大化呢?本文拟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活动的特性,对学生英语语言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进行动态的分析,旨在为上述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思考提供一种视角。
按其定义,认知(cognition)指人类通过知觉、记忆、学习、思维、言语和问题解决等过程,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其生理基础为:感知过的事物再现,新的刺激引发的兴奋经由记忆回路引起旧的刺激痕迹的复现。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方式,人的认知结构是一种反映各种事物/信息状态及其稳定联系的内部认识系统。主体认知活动对各种事物/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积极加工、处理,进而使之同化于本身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系统的扩展性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成为新的认知活动的基础。人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地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来发展和完善本身的。
然而,即便是教师掌握了其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活动的特性,在教学中仍会常常面临学生认知结构与认知活动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认知冲突。一般来说,其直接原因是:教师传递的英语语言信息不能及时融合于学生既存知识结构中,形成新旧信息的非兼容性或非一致性,无法产生语言的同化和同构功能。出现上述问题时,有经验的教师会有意识地采取充分的反馈与互动的控制手段,来及时消除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活动达到质量目标预期的平衡状态。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学生的当前中介语状态。按照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作为内在语言系统的英语在结构形式上,既不等同于母语直接转换,又有别于目标语原型而居于二者的中间位置。从这一思想出发,可将小学生英语语言系统的建构过程,视为随着中介语语言信息及其规则体系的有效输入而不断向目标语标准形式逼近的演进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小学生中介语的状态并非随机形成和一成不变的,而是依一定条件伴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和认知活动的变化,表现出某种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表明,任何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会经历3个显而易见的发展阶段。
1.随机阶段。特征:目标语输出无规则,无意识地受母语干扰,出错无规律。
2.萌生阶段。特征:目标语输出按一定规则,有意识地摆脱母语干扰,出错较有规律但不能自我纠正。
3.系统阶段。特征:目标语输出有规则且较熟练,基本无母语干扰,偶尔出错但能自我纠正。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受母语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和目标语规则泛化的影响。前者指学生在目标语的理解和表达中,有意识/无意识套用母语规则的现象;后者指学生在目标语信息的处理中,将某些结构规则的外延推广为普遍原则的现象。二者正是小学生中介语形成的主要根源。
以上论述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启示可以归结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从学生的中介语状态出发,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活动及其特征做出具体分析,以便充分把握学生英语语言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进而使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教学输出的效度趋于最大化成为可能。(待续)
亨德森·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