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英语试题 > 内容

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及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1 06:08:13     阅读:


  摘 要: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人性、判断人性、剖析人性,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我国道德心理学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将观点进行整合,对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建设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自律;他律;道德心理
  1 引言
  对人性善恶的争辩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学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更对我国道德心理学的发展有启蒙作用。有学者认为,最早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可追溯到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阐述,认为人的原始天性互相接近,后天环境的差异导致人性的差距。战国时期,对人性的争鸣成为各家焦点所在。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人哇哇坠地时并无善恶之分,后天的外部环境导致人性分流;无名氏肯定“有性善,有性不善”,人自出生便划分为善恶两类;世硕认为性有善有恶,至于人趋向于善或恶,取决于“所养”,即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1]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各取所需,围绕人性“善恶”假设展开争辩,呈现出一部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史。
  种种对人性的探讨与回答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及道德修养方法,各家争鸣中,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与荀子首倡的“性恶论”脱颖而出,更成为在人性善恶上影响深远、具有开创性的代表性观点。
  2 孟子性善论:展望未来,探究内因,贵在自律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人性善论的哲学家,并把性善论作为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性既是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又是当政者施行政治主张的基础,“人性善”、“四端学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内容:善有四端,由内而发
  孟子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自出生起,便有以上四心,并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思想、道德情感便产生于人与生俱来的“四心”之中。
  孟子认为恻隐、同情、内心不安、羞恶、辞让、不忍人之心乃善的开端与萌芽,他认为人内在的所具备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的同情心、恻隐心、正义感、羞耻感、尊敬感和道德是非的鉴别、判断等这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正是道德理性“仁”、“义”、“礼”、“智”的萌芽、开端与起点。
  (二)朝向:展望未来,理想主义
  孟子所认为的善端仅仅是善的开始,并不是善的巩固、定性与完善。人如果将善端不断地扩充、发展、就成仁义礼智的“四德”,“四德”是“四端”的发展、完成,能把“四德”扩充,发展到最完美的程度,就可以成为圣人、君子。[2]正如个体由内而外最初的道德种子一般,会发芽、汲取阳光、长大、成熟,如若达到完满道德之时,便如孟子所言“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以上均是人内在固有的、内部拥有的,而非外力强加、而非外在灌输的、而非外部给予的。他认为应把这些萌芽状态的东西扩充出去,就可以为善。[3]
  在孟子看来,善只是一种萌芽的状态,只是一种端倪的出现,只是一种未来发展的趋势,还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假设。要想使其体现,需修身、养性加以扩充并实现。
  (三)启示:探究内因,贵在自律
  孟子心性合言就是为性善找到内在根据,说明“价值根源出于自觉之主体”,这样才能夯实儒家仁学思想的基础,进一步提拔与高扬人的道德自觉性。[4]
  孟子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5],他认为个体应有内心存在的,由内而发的仁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去行事,而非依靠外力的勉强与约束去行仁义。“由仁义行”,是个体内在的道德命令,是个体内因驱使的结果,需要靠个体高度的道德自律得以完成。
  此外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6],即仁义礼智这“四德”,四种道德品质、道德修养、 道德行为并不是由外强加,尽管天生便有,仍需个体的认真反思、慎独,否则也无济于事,终将使善存而不得、得而不用、隐而不显、载而不明。由此可见,在当下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子内心的道德情感,注重内因对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影响,从而加强个体的道德自律。
  3 荀子性恶论:立足当下,重视外因,体现他律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其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行力证自己的人性理论。他提出“人性恶”的观点,指出人自出生以来,便具备恶的道德观念。荀子肯定后天的教育、环境、人为加工塑造等外部因素的作用,认为以上途径可助于人性由恶变善、弃恶扬善。其观点对当下道德教育有重大意义。
  (一)内容:化性起伪,由外施加
  荀子的“性恶论”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来的,并反对孟子“仁义礼智”是个体先天就有、生而既得的观点,否认善是人的本性。他认为,人生而“目好色,耳好声”[7],“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8],這使得人性是恶,如若想成善,需由外部加以节制、施以限制,要通过圣人、君主的引导,环境的教化,道德的约束,礼仪的规范。
  但荀子并非完全否定善,但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9],人的善乃人为而得,认为心对欲望、情的取舍为“虑”,虑之后的行为便是“伪”。因而提出“化性起伪”,指明人性随后天的复杂环境而得以改变,个体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会受到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善”的培养,荀子强调来自于外在教化,即礼义的教化,从而达到化恶为善、改造恶而成圣人的目的。
  (二)朝向:立足当下,现实主义
  荀子不同于展望未来、理想主义者孟子,荀子“立足于既定的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以现在或当前为基点和中心来认识人的一切”[10],“天地始者 , 今日是也”[11],即荀子立足当下,寻求对当下人性恶的治病良药,改善良方。荀子以当下、目前为基点和参照,主张从现在起不断“化性起伪”。

《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及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及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