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物理试题 > 内容

莲池书院:科举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6 06:07:24     阅读:


  1986年国务院命名保定市为历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市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莲池书院就是其中之一。
  古莲花池是我国北方一座著名的古典园林,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入选中国《十大名园》一书。2009年,由百万名网民投票,百名专家评审,连池书院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园林之一。
  古莲花池始建于金元交替时期,即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它几经兴衰,先后属于私家园林(元代称雪香园)、官府园林(明代称水鉴公署)、书院園林(清代莲池书院)、皇家园林(清代莲池行宫)和公众园林(清末以后称莲池公园)。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起,这里是直隶省的高等学府——莲池书院的所在地。在此后的170年间,这里不仅名师荟萃,且人才辈出。
  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古莲池时说:“莲池有名,是因为有莲池书院,莲池书院当时在全国是很有名的。”古莲花池至今还珍存200余通碑刻,著名的有唐代《田琬德政碑》、宋代《蔡京送行诗碑》、元代《老索神道碑》、明代《西夏文经幢》、清代乾隆、嘉庆、道光皇帝的御制诗碑以及莲池书院法帖等。进入21世纪后,古园恢复和修缮了著名的“莲池行宫十二景”,使它小巧玲珑而意境邃远的传统风貌展现如初。
  莲池书院在清代存在了170年,从停办到现在又经过了110多年,这期间莲池书院好像真的不存在了,但是一种真正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是不会消失的。
  清代莲池书院建立、发展和兴旺的背景
  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皇帝颁旨,要求各省大吏在省会建立一所书院。谕旨一下,各省督抚闻风而动。全国23所省级书院先后建成,保定莲池书院即其一。
  清末改革书院的浪潮,出现了一批提倡朴学,重视经史和文、算、天文、舆地等学问,注意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保定的莲池书院从一开始建立就奠定了较好的学术基础和良好的学风。尤其是在清末的几十年间,能够独树一帜,在全国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与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保定处于燕南赵北之地,它既有以赵文化为代表的典型中原文化特征,又受到处于民族交汇之地的燕文化强劲雄浑之风的影响。从考古发掘来看,保定的早期文化主要是以西部满城一带的太行山东部大地。莲池书院设在皇帝的家门口,自然需要特别照顾这个门面。莲池书院不同于其他书院,一是常得到朝廷直接物质支援,二是有皇帝和朝廷大员常来视察,三是常派名儒硕学主持书院,四是常得京师学术风气之先。有了这四条,莲池书院就能在170多年中历久不衰。另外,由于保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事也影响了它在封建社会早期的文化发育。
  第二,莲池书院在清代后期的发展,是有识之士针对封建社会末期官、私学校之弊和学术上的衰落、禁锢、偏颇所进行的批判、改革的结果。如章学诚提倡史义、史德,反对烦琐主义;黄彭年主张博学多通;张裕钊想从桐城派古文和书法的改革中使中国的“古法”得以复兴;而吴汝纶反对“守旧术”,重视新学,开东西学堂等,都说明他们对改革文化方面的一片苦心。
  清代莲池书院办学概况
  创建莲池书院的,是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1733年五月动工,九月建成。
  雍正皇帝指示各省建立书院时,并未明确这些省会书院属于什么等级。三年后,乾隆皇帝即位,指出这些书院是用来接纳由府、州、县学“递升”上来的优秀士子的,书院是“古侯国之学”。所谓“古侯国之学”,是指西周学校系统中的“大学”。西周学校系统分“大学”“小学”两级,“大学”是高等教育,因此,莲池书院属于“大学”,如今日之高等教育,是直隶省的最高学府。
  一般的书院招收“生员”和“儒童”两类。莲池书院只招收“生员”。这些生员由省内各府、州、县选送,再由莲池书院考试合格,经省级官长批准后,才成为书院的学生。黄彭年第二次入主莲池书院,开办“学古堂”之后,又吸收省内的一些举人和贡生入学,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更使莲池书院名声鹊起。莲池书院的学生享受公费,因此有名额限制。名额之内的称“正课生”,名额之外自费的称“附课生”。正课生于每年正月甄别考试时,如果不合格,即失去留院学习的资格,由附课生递补,这是一种竞争机制。正课生与附课生均须在书院食宿,统称“内课生”。另有一部分走读生,称“外课生”。鼎盛时期,莲池书院共有内外学生120多人。
  书院的课程设置有“经学”典籍,为“四书五经”。也学习诗歌和散文,如楚辞、唐诗、先秦散文和韩愈等人的文章。清代的官办书院主要目的是,把士子引导到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一官半职的道路上去。莲池书院的考课分“月考”“岁考”。月考每月定时举行。岁考在每年正月举行,及格者才能作为正课生继续留院学习。考课又有“官课”“师课”之分。官课由地方官员出题、监考和阅卷。莲池书院地处省会,又是清河道署和保定府衙所在地,因此直隶总督、直隶布政使、直隶按察使、清河道员和保定知府“五大宪”要轮流来主持。师课由本院院长主持。两种考试都模拟科举考试,离不开写作八股文、诗赋、古文、策、论等。一般为闭卷考试。一度采用开卷考试,以期提高答卷质量,不料滋生了抄袭之风。自张裕钊始,莲池书院又增设“古课”,科举功令文字以外的经史学问。各种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得奖。奖分超等、特等、一等三个档次,每档又分若干名次。莲池书院同清代其他书院一样,没有一定的学习年限,一般以学生学习合格或取得所期望的功名为限。清代三年一度乡试,考中举人即算毕业;中举后也可留院继续深造,何时离院即算毕业。没有中举者,只要学完规定的课程,并经甄别合格,也可结业。刘春霖从1890年2月考中秀才入莲池书院学习起,到1899年选为拔贡生为止,历时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其中品学兼优者,由书院向总督举荐,可以担任教职或基层的公职。
  莲池书院的学风
  古代的书院设置十分简单,院长是书院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总主持人,曾有山长、洞主、教授、主讲等不同称呼。下面仅设提调一人,管理行政和后勤。至于食宿、自学、学生管理,都由品学兼优的学生任“斋长”来兼任。由于档案资料于1900年遭受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的破坏,今可考者仅以张鳞甲、夏宗澜、章学诚、张裕钊、吴汝纶等16人。

《莲池书院:科举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莲池书院:科举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