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摘 要】军训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军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而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军训;素质教育;学生;关系
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这已被世界发展史所证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二十一世纪国际范围内的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跨世纪人才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便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我们要为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素质教育,着眼于一种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多种形式,将德、智、体、美、劳等诸种素质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使之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高等院校是人才素质教育的龙头,肩负着造就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及培养德育、体育、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因此,高校育才面临着新的挑战。总结二十年来军训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证实军训不仅是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是提高人才素质的特殊课堂。
军训是根据国家兵役法的规定,大学生履行自己的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培训活动。[1]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将军训摆在一个首要突出的位置上,这是军训的教育功能所决定的。本文拟就高校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高校军训正规化的确定
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作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并从1955年冬季起,首先在北京体育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进行军训试点,后又增加了北京邮电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6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全国53个大、中城市的38所高等院校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军训试点。到1996年,全国军训试点院校已扩大到157所,此外,近十年来,还有很多非试点院校也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2]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大学生军训以法律的形式被规定下来。2001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48号文件,在《学生军训工作的规划和要求》中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军训内容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这标志着学生军训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二、高校军训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要求,军事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学生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军事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认同感
多年来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军事课,对大学生进行军事教育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学生的认同感
军训期间学生们能自愿接受紧张而艰苦的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军事锻炼,部队派出的优秀教官进校军训,在完成承训任务的同时,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了校园,使同学们有了面对面向解放军学习的机会。
3.家长及社会的认同感
家长及社会对高校的学生军事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认同。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军事训练改变日常生活中懒散懈怠作风,锻炼他们的意志品德,平衡他们的心态。
三、高校开展军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1.军训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素质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是跨世纪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世纪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思想政治素质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因此,要求大学生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军训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军训中学生可以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党我军为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以及不畏牺牲、抢险救灾的革命精神,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决心;
其次,通过学习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以及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使学生们意识到不稳定的因索和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从而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和献身精神,增强他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通过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赏罚分明的军事训练,教会他们用不怕吃苦,克服困难,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培养他们艰苦奋斗、乐观主义的精神。
2.军训可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的精神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学生是在物质条件非常充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缺乏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的精神。军训在这方面具有它独特的功效:艰苦的野外拉练、严格的规章制度,标准的内务管理以及经常性的评比竞赛等都将对学生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军训中通过队列训练、会操比赛、歌咏比赛等形式,同学们亲眼目睹同龄官兵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任劳任怨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使学生们自觉自愿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并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把个人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为国家的强盛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在军训中学生们通过连与连、排与排之间的评比、竞赛,使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个人永远不可能超越集体,要想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做到“牺牲小我,实现大我”,进一步明白只有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信任,才可以取得集体的胜利,从而进一步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最后,通过学习,了解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使学员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充分领会“八荣八耻”,自觉养成诚实守信、勤劳吃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