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有效研训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闽侯实验小学现有51个教学班,学生2900多人,教师139人(其中小中高2人,小学高级教师57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4人),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州市绿色学校,我县教育研究的基地。怎样让这棵老树沐浴课改的阳光雨露再发新枝呢?我们选择了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切入点。在探索有效的校本研训路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培养“鲇鱼”,激活研训草根文化
学校是发生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当是校本研训的主体。然而,教师的工作辛劳繁忙,加上目不暇接的检查评估,要让教师静下心来深入进行教学研究绝非易事。如何让教师“钻”“挤”时间,对专业成长产生浓厚兴趣呢?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鲇鱼效应”。
据说,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只有一艘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发现了秘密: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鲇鱼。原来鲇鱼放进槽里以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游动,到处挑起事端。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流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被运回了渔港。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鲇鱼效应”给了我们极大启示,因此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乐于进取,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中青年教师进行“炼狱”,激励他们敢为天下先。学校引进并原创了一些举措,在“集体备课”、“微型讲座”、“教研沙龙”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林清老师主持了“福建教育”110网站的“与名师零距离”栏目,多次应邀到全省各地上示范课;胡梅梅老师在2009年福建省自制教具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福建省参加教育部的比赛;王发源老师课题阶段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第一名;余庆燕老师在全国“成长·智慧”杯比赛中获一等奖;程文敏、陈春华老师教学录像课比赛获省一等奖;还有那些学科带头人、学科工作室成员、各级骨干教师组成了“鲇鱼”团队,他们成为引发大家进步的引掣,有效地将聊“吃穿”、聊“社交”的习俗转化成聊“学术”、聊“育人”的文化。
二、本土挖掘,全面启动“青蓝工程”
学校有一批老教师是一支教学过硬的队伍,他们是学校之宝。一批老同志德艺双馨,经验丰富。我们充分挖掘这些优秀教师文化资源,启动了名为“青蓝工程”的校本培青工作。从“青蓝工程”走出来的学员成为了我校的骨干力量。“青蓝工程”的成功做法也在我县校本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肯定与推广。在“青蓝工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夯实了“师徒协议”的基础,形成“一师多徒”、“一徒多师”、“拜师带徒”的格局,让更多教师汲取优秀的实小教师文化,共同成长。许多教师在这座文化校园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站在“青蓝工程”这个平台上,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教学技艺不断提高,“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再是一句口号,“以人的发展为本”得以落实“青蓝工程”建设是我校校本培训的重头戏。几年来,我校分期分批聘请退休教研员、教师等莅校带徒。今年,我校又聘请原闽侯进修校教研员陈展青老师为我校第六期“青蓝工程”校本培训参训学院的导师,六位教师跟随导师学习六个月,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提高。这些学员分布不同的年段,在自身提高的同时分别把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等及时传给同年段的老师,带动同伴共同成长,达到了以点带面的目的。
三、骨干引领,联“树木”为“森林”
学校已经拥有了三名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四名市骨干教师,23名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6名县骨干教师,但光有名师难以成名校,只有全体教师沐浴着优秀的教师文化茁壮成长才是兴校之本。而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基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育”,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采取不同的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行进在成长的路上。
首先,是学期初的新教师岗位适应培训。每学年都有新教师交流或轮岗到我校,为了让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我校工作,学年初即开展新教师岗位适应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各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部分优秀教师代表等,各负责人就本部门的工作及注意点等逐一向新教师介绍,教师代表也详细介绍学校的教学教研、班主任工作等。这样,新教师就能较快地融入我校。
其次,是捕捉教科研信息,分期分批分层次外派学习。学校鼓励每一位教师及时关注教科研的动态,选择合适的机会分层次、有计划地让教师外出学习,尽可能做到每一位教师每一学期至少外出学习一次。而外出学习听课的教师回校必须做微型讲座或信息反馈,实现资源共享。
再者,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达成共识,一切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办学基本策略。因此,我校的所有行政人员均能做到关注教师的课堂常规,除了每日例行的巡课外,我们还不定时安排随堂听课,新教师岗位适应课,优质课比赛等,并及时评课,让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
四、引导读写,搭建学习展示平台
首先,以构建学习型组织统揽工作全局,要求全体教师:一要加强学习。学校选定《谁动了我的奶酪》《静悄悄革命》《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影响中国学生的80部书》《走在行知路上》《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反思教育习惯》《用心做教育》《与青春同行》《教学改革中的行动与诠释》《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为必读书籍,引导教师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提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二要且行且思、着力研究。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动态,积极参与新课程实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结合素质教育的推进,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三要拓宽视野、广猎信息。通过多种形式与专家对话、与名师互动、与同行交流、与课改前沿对接。
其次,学校经营起了几“家”媒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科室的《课改行动与思想》、教导处的《实小简讯》、德育处的《春蕾》、办公室的“实小网站”,都为广大实小教师提供了发表观点、传送作品、偷师学艺的畅通渠道。如今,这些我们自己的文化校园催生的文化刊物俨然成为了我们校园的主流刊物,随便翻开一本我们自己的厚重的刊物,实小的教师文化伴随着翰墨之香扑面而来。虽然略显粗糙与稚嫩,但她是朴实的,而朴实的东西最有文化韵味。
五、依托集备,营造“平民化”研讨氛围
教学是学校的第一主旋律,我校切实保证教师教研时间。每周二、四下午二、三两节分别是语数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时间,每周三上午一、二两节则是综合科及英语学科教研的时间。我们先大组集中听课,传达有关教科研信息,部署或汇报近期的工作后,再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中层以上干部分别参加组内学习。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我们有时还随机组合,即每小组都安排有不同年段的教师,让每一个教师有机会了解其它年级的教材,以便更好地进行知识的链接。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均有详细记录,学校领导不定期抽查、随访,及时表扬先进、调整方向,提升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此外,每学年还由教科室牵头,开展一次同课异构研讨会。同课异构从另一层面激活教师的教研氛围,开拓教师的教研视野,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而通过同课多轮研讨(个人自主备课、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教师不断的行动与反思、在行动中积累了实践的智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这种长期、定时的校本教研成为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