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单元测试 > 内容

教育财政效率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12:31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gl/xdgl201903/xdgl20190329-1-l.jpg
   摘要:文章基于2001年~2014年间全国县域层面教育财政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DEA非参数估计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了县域层面财政配置效率的整体状况。研究发现,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变化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北地区和边疆省份地区县域教育配置效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其他省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而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下降趋势,主要与技术变化率的下降密切相关。此外,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变化呈现显著的阶段波动性特征。基于此,为全面提升县域教育财政效率,在保证县域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稳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加大对边远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县域教育财政投入,并且要积极发挥规模效应和纯技术效应的作用。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县域教育财政;效率变化;技术改进
   一、 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而且能够显著提升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面临复杂多变的困局,如何有效的保障教育财政支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潜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全国县域层面的教育投入和支出数据,测度了县域层面教育财政的配置效率。
   现有研究对教育财政配置效率的关注,主要以教育财政投入规模既定为基础,考察资金配置的目标选择、优先次序、比例划分和结果效应。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财政效率的核心是教育财政技术效率。而目前关于教育财政技术效率的分析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單个投入要素的效率,目的是识别影响学校教育效率的关键要素并对投入进行重点保证;二是整体学校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率,目的是提升全国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学校的教育财政投入产出效率(栗玉香,2010)。
   基于既有研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育财政效率展开研究:第一,本文首次采用县域层面的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对既有的县域教育财政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丰富了既有研究视角;第二,本文在测度教育财政效率基础上,通过采用DEA非参数估计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进一步分析教育财政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来自效率变化还是技术变化,为既有的教育财政效率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本文对县域层面教育财政效率的省份差异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能为有效地提升和改进县域教育财政效率,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二、 文献综述
   1. 教育财政效率的内涵研究。关于教育财政效率的内涵,基本围绕着教育财政配置、运行、技术效率三大方面展开。林文达(1986)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教育财政效率:一是同时增加教育支出和教育产出,使总投入获得总产出的经济效率;二是维持教育支出水平不变,通过优化组织、改进技术、引入新知,从而提高教育产出;三是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以维持同一产出的投入效率。根据栗玉香(2010)的研究,教育财政效率是教育财政资金支出在不同环节所显现的效率,可以具体分解为教育财政配置效率、教育财政运行效率、教育财政技术效率,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
   2. 教育财政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关于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在不断上升,从2004年到2016年保持着21%的年均增长率。但是支出水平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尽管在2012年达到了4%的目标水平,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处于低水平。此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财政效率仍然存在着地区上的不平衡。中央财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较高,而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普遍偏低,对所属高等院校的生均财政支出大约是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支出的2倍以上。中央财政对于城乡教育之间的投入力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占总体中小学生的70%,但是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远不及城市。
   关于我国不同地区教育财政效率的差异,陈婉琳(2016)通过研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不高且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投入效率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投入效率最低,这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缺乏东部良好的资源供给且成本控制意识不及西部地区。关于东西部教育投入效率的变化趋势,方超(2017)研究发现,我国中东西部公私高等教育财政技术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东部与西部高等教育投入的技术效率呈递减趋势。除了上述教育财政投入效率、教育财政技术效率之外,王华星等(2018)对我国28个省份2008年~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财政资金支出效率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天津、上海、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等省区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其余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而在初中阶段,不同地区的规模报酬呈现出分化状态。
   3. 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关于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学者先后围绕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因素(如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地方政府财力水平、人均GDP等)、财政透明度等展开。此外,部分学者将教育财政效率划分为配置效率、技术效率以及制度效率并分别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对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美国学者Hoxby等(1996)实证研究表明,教育财政集权不利于教育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我国学者丁维莉等(200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在教育财政分权的情形下,居民对教育公共品消费的逐优过程将引发地方政府的竞争,进而促进地方教育财政效率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缺乏中央适度干预而仅仅采用简单的教育财政分权并不能达到促进教育财政效率的目的,反而会加快聚居和群分现象,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并会影响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部分学者从投入产出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区域人均教育财政支出水平、专任教师人员数、城市政治影响力等因素对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由于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历史遗留因素等,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支出差距不断扩大,这也是地区间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的主要因素。凌彦东(2015)将不同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人均教育财政支出水平越高的城市,教育支出效率反而越低,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教育财政支出水平越高,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强,效率比那些基础教育尚未满足的地区更低。同时,专任教师人员数占城市教育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越高,城市政治影响力越大,对该城市的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的积极影响更加突出。

《教育财政效率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育财政效率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