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组织管理路径探析
摘 要 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由于其特殊性,中西方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挑战。合理、有效对学生组织进行组织研究和管理机制梳理是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下实现嵌入式德育的重要渠道。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组织的现状考量,分析现行学生组织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成因,通过探析学生组织的管理路径,寻找出融合创新的学生组织管理新模式和新途径。
关键词 中外合作 办学 学生组织管理 项目化管理
作者简介:李佳璐,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8.398
在国家“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不同国家间文化教育交流的日趋增多,中外合作办学孕育而生。在此大背景下,学生组织管理也较之我国传统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存在其特殊性。一方面,多元意识共果学生组织发展,助益时代、携手未来,另一方面,文明冲突问题如影随形,学生组织发展形态各异。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探究学生组织管理路径存在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学生组织管理的特征分析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工作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来自于学生,服务学生,这个组织建设得如何,管理得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工作成效如何,传统学生组织存在着组织发展不平衡、现有的选拔机制比较僵化、现有激励机制效率不高、组织的活动不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组织成员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等弊端。
新时期学生组织应具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生合法权益维护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三部分职能。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 学生自治组织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社团组织通过创办文艺类、实践类、学术类、体育类等众多的社团, 为学生丰富生活、锻炼能力、展示才华、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但学生组织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方面, 作用发挥不大, 不尽如意, 学生自治组织的性质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地体现, 才使得学生对学生自治组织的信任度缺失。我国大学的学生组织尽管以“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但发挥的作用和对学生的帮助却很有限,学生无法通过学生组织尽情展现才能和得到发展。
但是,这样的传统学生组织管理架构和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难以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这是因为在一元价值主导向多元价值并存转变的多元文化背景趋势下,传统学生组织架构和模式模式已面临诸多的困难和质疑,生搬硬套的组织架构转换可能带来效果的磨损,所以需要寻求有效的学生组织管理路径,用以化解这种质疑并以“伴生”的学生组织管理形态,与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融为一体。
二、国外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国外高校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广泛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渗透于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学生组织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在理念、意识、运作方面都与国内高校学生组织存在较大不同。
(一)服务理念
通过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学生组织除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素质拓展、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外,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已成为重要趋势,这与欧美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发展一脉相承。管理理念相对弱化,更多的是运行支持服务体系。
(二)自治意识
在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在学生组织管理上体现出较强的社会化、法制化特点。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与社会组织管理相似,学生自主性强,同时管理制度严密规范。学生组织的各项权利在法律上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保障,学生组织有充分的可能实现自治,代表学生的利益真正为学生服务。在有关于学生组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充分体现公正、平等的原则。
(三)社团运作
学生社团组织以美国高校最为活跃。主要的学生组织形式是学生社团,如学生政府、同会、艺术社团等。学校各项学生活动主要由社团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在学生生活中作用重大。有的大学还未社团的某项具体活动设立了专门的奖学金和激励。
三、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组织管理现状及离心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目前我国进行国际化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从办学体制到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全方位地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并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吸取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对合作办学学生组织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组织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一)体制碰撞
学生组织管理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一种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显然受体制殊同的影响。首先,当下中外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巨大不可否认,中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价值取向、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培养目标等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势必引起办学相关者在政治信念、思维方式、办学模式、拓展途径等方面产生倾向性差异,进而影响到学生组织管理方式。
(二)本土创造
国际化教育的本土化创建需要。国际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开放和包容,但国际化教育的本土化创建过程还在继续。学生组织蓬勃壮大起来,而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管理上的挑战和难题也摆在面前,如有限的学校资源的有序使用,学生组织发展前进到一定阶段的如何加以适时指导和引领,学生组织经费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监督等,许多方面的特殊性都需要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对于学生组织管理启用新思路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文化磕撞
通常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组织高度自治化,同时自负学生组织经营的预算,这样商业化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会促使学生追逐利益,追求物质享受,不利于学生的品德修养,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所以在文化体制不同的条件下,如果将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组织的运营方式生搬硬套,容易造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组织管理“里外两张皮”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