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检讨书 > 内容

新旧《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浅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4:14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llz/xllz201212/xllz201212140-1-l.jpg
  摘 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已于2011年由教育部颁布,将于2012年秋季执行。它与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着重从能力培养、概念教学、环境保护、德育强化等方面入手,试图分析新课标给教学传递的新理念。
  关键词:生物课程标准;创新能力;重要概念;环保意识;德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96-02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一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已于2011年由教育部颁布,将于2012年秋季执行,这是一项开创性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
  新课标有了那些变化,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哪些启示呢?本文将新课标与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课标)作比,着重从能力培养、概念教学、环境保护、德育强化等方面加以比较,试分析新课标传递的新理念。
  一、突出能力培养,鼓励大胆质疑
  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创新意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creative)[1]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2]。这难道还没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以及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3]。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的进程中,中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承担着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素质基础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我国生物教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挖掘。
  (一)平衡用脑,注重挖掘右脑潜能
  传统的生物教学更多的训练学生的左脑,着重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如语言、分析,逻辑推理等,而忽略了对右脑的使用。右脑与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尽可能多地挖掘其右脑潜能。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生发现校园里不同地段的桂花树长势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三)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如何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比如“探究蚂蚁的行为”,10只蚂蚁在塑料瓶中的摆放以及蚂蚁与食物的相对位置选择是有多方案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放置方法,然后通过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四)头脑风暴法训练
  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头脑中引发联想,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和方案。当一个学生提出一种设想时,就会激发其他学生产生更多更好的联想,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培养发散性思维
  创新的主要成分是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在讲解生物学概念时,可以以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开来,将知识由“点”变成“面”。比如以光合作用为中心,可以将呼吸作用、新陈代谢、气孔、光、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水、叶绿体、线粒体等概念联系起来。
  二、勇于推陈出新,强调概念教学
  新课标重点引入一个新模块──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新课标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列出了50个重要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4]。
  对于重要概念的教学,可以借鉴建构主义理论。
  (一)注重学生已有经验,促进生物概念科学化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前,通过所见所闻和亲身实践,已经形成了对一些生物现象的认识,在头脑中产生了日常概念。这些日常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在教师进行重要概念的教学时,须纠正学生错误的日常概念,促使其形成科学概念。例如:讲解人体消化系统时,大多数同学认为仅仅包括口腔、食管和胃,事实上还包括小肠、大肠、肛门和肝、胰等消化腺。
  (二)围绕重要概念建构课程
  重要概念与生物学传统的核心概念、具体概念有区别,教师应理清相关概念的关系,把握其内容逻辑联系,帮助学生建构。
  传统教育大都将整体分割成部分,并将焦点放在每个单独部分,但多数学生不能从部分到整体建立概念和技能。当教师将所有的部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强调那些零散琐碎的方面,忽略整体,将导致学生们放弃探究整体的努力。
  教师设计课程时,可以围绕问题的概念群组织信息,然后将概念以整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将整体分割成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学生亲自建构过程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进而了解概念的整体含义。问题和概念只有全部被展示而不是单独孤立地被提出时,学生才能最投入的学习。
  (三)借鉴概念图理论
  每个重要概念往往包括很多具体概念,这些概念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学生杂乱无章的记忆这些概念,则不能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不能深刻理解,就谈不上灵活运用。
  而概念图这一工具可以用图形化的方法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网络。
  学生习得的生物学概念不能单独存在,必须整合到原有概念体系中以建立新的概念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制作并运用概念图。

《新旧《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旧《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浅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