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掀起“汉语热”的高潮。而设计有效的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从课程设计的原则、取向和目标三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分析探索,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获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58-01
一、引言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对外汉语的课程一般包括语言课、语言知识课、翻译课、文学课、相关文化知识课等几大的类型,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作出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因此,设计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从整体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地组织。
二、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的原则与取向
(一)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汉语基础原则。
汉语基础原则要求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努力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汉语基础知识,切实打好坚实的汉语基本功,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着重加强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力度,对汉语知识的结构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掌握汉语本身的规律和内涵。
2.文化素质原则。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文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语言自然少不了与之相关的文化。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多多关注历史文化,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3.教学能力原则。
不管是对国内的学生的教学还是对国外的或留学生的教学,教学能力这一点都是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老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沉着冷静、从容大方,教姿教态亲切真诚而又严格适中,板书书写规范、内容清楚,语言标准、有幽默感、语速也要适当,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种紧张有序而又其乐融融的气氛。
4.实践教学原则。
理论知识学的在好,没有实践经验等于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教师就是天生的演员,他们每上的一节课都是用它所学的知识来向我们展示、表现。所以说,光有扎实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堂实践联系来锻炼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课堂实践,培养我们处理突发事件,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的课程取向。
语言学家张善培指出,教师的课程取向会影响校课程质素。教师的课程设计信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师为学生选取的学习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课程设计应涉及学术、认知、人文和社会四个取向。
1.学术取向。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中课程组织的学术取向涉及语音、词汇(汉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的三大要素。这一点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
2.认知取向。
对外汉语教学的认知取向关注的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刘珣指出,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这一点是针对教学对象而言的。教师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学生们的认知因素。
3.人文取向。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这就所说的人文取向即人本主义取向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即所实施的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是以学生语言学习的背景和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为基础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工作及生活的各方面情况。
4.社会取向。
社会取向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应体现为学校、社会等对学生汉语学习结果、水平以及达到何种程度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对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有很大的影响,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因此,社会的变革、发展等也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我们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综合型人才。
三、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的两个基本目标
(一)提升汉语教师的多元文化教学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学习者往往与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将面临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这两大类型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环境,这也就需要教师具有多元文化教学能力。要做到几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在了解的过程中要拥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态,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第二,教师对学习者的文化适应水平进行持续评估。每一个学习者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都会对该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对其适应性进行评估,随时了解学生动态,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有效指导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第三,教师与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对于中国教师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性,消除民族中心主义,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平等化,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和文化疏离感。
(二)提升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培训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教学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前提,促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学习。
四、结语
所谓“教无定法”,凡事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的原则、取向与目标都是从一般条件下、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来讲的,每一节课堂设置都是不同的、变化的,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会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等多面的影响。这就需要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单位、教师等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课程目标和特点,依据课程组织原则和取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从而对课程做出恰当的定位,设计出符合特点的课程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2010.
[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J].香港中文大学,2002(2).
[4]杨龙立.课程组织原则之探讨[J].编译馆馆刊,2004(1).
作者简介:刘玉丹(1990-),女,汉族,河南洛阳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