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本质特征 创新教育思路
摘要: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背向和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教育是反对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预防性举措。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要树立廉政信念,并使之转化为廉政行为。只有正确认识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反腐倡廉教育才能取得成效。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又面临着原有的行政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观及内在规范的挑战。这就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要在主题、内容、形式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关键词:反腐倡廉教育; 本质特征;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7)11-0031-03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背向和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论断,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学习这一论断并将其精神贯彻于实践,必须把反腐倡廉教育放在首位。反腐倡廉教育是反对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预防性举措,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对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反腐倡廉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这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为此,把握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思路,则是反腐倡廉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笔者对反腐倡廉教育作了一些思考。
一、 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
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行政道德教育。这首先是由于反腐倡廉教育注重的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塑造。反腐倡廉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传授知识性教育,又不同于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强调道德性和公认性。因此,它要求人格修养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成为让群众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凝聚力的道德力量。其次是由于反腐倡廉教育主要是调整规范社会的行政行为,处理行政行为中权力与利益的关系,而不是要调整规范社会关系涉及的各个方面,所以,它又比一般的道德教育更具有政治性。与此同时,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要树立廉政信念,并使之转化为廉政行为,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制约和影响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矛盾因素。
一是正面教育与负面教育的矛盾。道德行为是道德观指导的结果。一个人的思想倾向、道德修养、精神追求决定他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某种道德观的坚定信念,又必须经过长期不间断地反复学习和教育才能形成。因而反腐倡廉教育是一个过程。但在现实生活中,进步的道德观与落后的道德观总是并存的,那些因不接受思想教育而导致信念滑坡、精神颓废、道德沦丧的也不乏其人。我们从不少的腐败分子沉痛的忏悔中不难发现,尽管他们走向罪恶深渊的轨迹有所不同,但起点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疏于理论学习,忽视接受教育,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二是教育期望值与客观现实的矛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的熏陶是行政道德信念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在一个崇尚道德,自觉按道德规范行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会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政道德信念。反之,当贪赃枉法和行政受贿等社会不良风气盛行时,已有的行政道德观念也会受到削弱乃至扭曲。如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然而,社会上大量的假冒伪劣现象却冲击着人们的道德信念,缺乏诚信又恰恰是假冒伪劣现象的道德根源之一。
三是肯定情感与否定情感的矛盾。情感因素是行政道德信念形成的强大动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情感产生中,社会舆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如当一个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得到社会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快乐和荣誉感,进而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当一个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却遭到一些人的讥讽时,便会产生一种迷惘和失落感,顿时又在怀疑自己的道德信念。
可见,制约和影响反腐倡廉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正确认识反腐倡廉教育的本质特征,反腐倡廉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二、 反腐倡廉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时代,这对于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也给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冲击。如经济全球化虽然意味着经济与行政运行规则国际化,使腐败为国际社会所不容,有利于我国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国际合作,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也将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響,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很可能盲目推崇西方的生活方式,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以身试法,以权谋私,对此如何预防和治理,是反腐倡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又如信息网络化虽然有利于强化反腐败斗争的手段,但是网络化同时也将给腐败分子作案带来很多便利,特别是运用高科技作案,跨国联合作案等行为可能增多,这又进一步增大了反腐败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因此社会矛盾、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制约机制的调整,又必将使反腐倡廉教育的内部矛盾运动产生新的变化和特点,使反腐倡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原有的行政道德体系面临着挑战。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旧的经济关系被新的经济关系取代后,旧的道德体系也要相应地调整、更新和完善,特别是原有的道德体系与新的社会关系的矛盾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如面对现代社会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传统的道德观认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与白头偕老相伴随,而有人却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其理由是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没有婚姻的感情也是不道德的。显然,如果原封不动地沿袭原有的道德观念来评价新的社会现象,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缺乏说服力的。
二是社会主义道德观面临着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负效应的影响容易导致部分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思想行为脱离道德规范。如由于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就会因缺乏精神支柱而美丑、善恶、荣辱、是非不分,如何使党的领导干部以高于常人的道德来展示社会进步的高尚规范,从而把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引导到更高的境界,则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重大任务。
三是内在规范面临着挑战。反腐倡廉教育侧重于道德规范的内在“自律”,它有赖于社会制约机制的“他律”作保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这种内在规范与外在规范“失衡”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如法制不健全,行政手段软弱无力,一些廉政规定失之笼统、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加之执行不力,处理不严,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规范性功能。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制定的“土规定”、“土政策”违背了国家利益,从而使外在规范更加混乱。
鉴此,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反腐倡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 反腐倡廉教育要有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增强责任感。一手抓严惩腐败不放松,一手抓预防腐败要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成效。因此,反腐倡廉教育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必须创新其思路,寻找新的着力点,这是反腐倡廉教育取得成效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