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委托书 > 内容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问题研究探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6 06:16:11     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管理是在教育部组织领导下实施的对高校的教育政策、教育目标、教育规划及教育督查,通过自上而下的层级化行政管理机制得以实现。本文主要谈了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进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策
  一、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概念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包括教学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基建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对内对外联系和服务,通过各种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学校整个体系可以高效运作。一般来说高校不是普通公司企业,它对于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在学校运营过程中即占据领导组织的地位,也是服务于保障的地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学校运行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各高校之间对生源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作用日益凸显。所谓模式是指一种标准和样式.现代汉语辞典对模式的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我们也可以将模式解释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定义成学校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定型的,开展学生管理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基于这一定义,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动态的学生管理程序和套路,它既不等同于学生管理实践,也不同于学生管理理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将学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沟通起来的桥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1.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由高校在职行政工作人员担任,主要是比较传统的“上传下达”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被动地接受各项指令,缺少发表意见的机会。该模式过于集中于管理者,实施的效率受到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完善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和产生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滞后的原因大致一致,主要是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结果。就目前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可谓党、团、政并存,从形式上看机构和体制非常的健全,但是在具体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其效率不高。
  3.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不足
  当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全员参与,而高校的思政教育、技能培养、团学活动等并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只强调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却未正确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等。
  4.教育管理者工作量多,压力大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学生自入学到毕业的整个阶段。教育管理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每天疲于应付各种现实问题。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比较被动,教育管理者压力大、负担重、工作效率较低、质量也不高。
  5.受网络的影响,学生思想教育管理难以到位
  随着信息化网络的普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快速膨胀,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和快捷时,也导致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均造成影响,使学生的管理难度得到增加。而网络上不健康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三、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进的对策
  1.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机制
  首先是要确立目标。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服务于全校师生,为师生提供最大的方便,进而有效提高教研质量。传统的教育工作只是单纯地为了教育而教育,只有明确工作的目标,才可以为科研以及教学提供最大的助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真正提升工作效率;其次是要去糙取精。高校的教育工作体制都是沿袭下来的,本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但是不能否定里面的精华,因此在对工作机制改革创新时,要去粗取精,消除冗余的部门和人员,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分散,对于中、低部门要适当提升自身自主权。同时,还要向师生征集意见,针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以求更好地为学校为大众服务。
  2.强化教育管理工作责任意识
  一是要加强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鼓励教育部门根据学校发展现状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更适合学校运行、发展的工作方案。另一方面要在思想上以及制度上将“学官结合”杜绝掉,要对两个领域的工作进行平衡,科研人员就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而教育管理就认真做好教育工作,避免出现一人兼两职的情况出现。同时,学校领导应该减少对科研工作的干预,为科研、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比较自由的工作环境。通过强化教育管理工作意识,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管理作用,从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度
  目前一些高校学生未明确学习目标,缺乏充足的学习动力,高校必要时应帮助学生制定发展目标,引导和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在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时,主要是根据学分计量,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及课外教育活动等方法,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主要包括两部分:教学学分和管理学分。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可满足基本发展的目标。
  4.加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水平与素质提升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是各高校录用新教师时必须严格把关,除了对新教师的学历进行严格要求外,还应把生活作风与职业操守当做录用新教师的先决条件。同时还需严格考察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拒绝录用不合格的人。二是吸引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加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待遇,给予优秀的管理人员晋升的机会。并定期给学生教育管理人们提供相关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攻读更高的学位。三是对于采用交易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变革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管理人员通过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四是完善高校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通过落实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学生教育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逐渐普及到我国各高校,然而网络化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还未得到重视。因此,各高校应投入资金建立数字化校园平台,将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都归于网络化管理中,形成多媒体、多方位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格局。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的优势,将学生的教学评价、学籍管理以及选课等工作全部纳入网络化管理系统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日常教学,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方便老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利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6.促进高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合作,让学生参与管理
  在高等教育系统里,最为活跃的两个因素是高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高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需要传递各种信息。加强管理机构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使他们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另外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充当利益协调者的角色。在高校教育机构中,学生是最大的利益集结点。所以让学生参与管理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尚文勤,彭丹菊.基于学生社区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
  [2]张伟.大学生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J].成功,2013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问题研究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问题研究探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